海外媒体给中国经济打高分 中国模式经验受关注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3月03日12:57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综述:海外媒体给中国经济打高分
新华社记者
对于2009年深陷低迷的世界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向好成为难得的亮点。海外重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政府成功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经济在实现强劲增长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信心与动力,理应给中国经济表现打高分。
世界经济寒潮中的“中国红”
3月1日出版的德国《经济周刊》在政治和世界专栏下刊登题为《新的中心》的文章。文章称,当西方国家忙于摆脱危机影响时,东亚地区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世界经济正处于亚洲世纪的开端。
文章援引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诺伊曼的话说,中国对平板电视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显然弥补了美国和其他市场的需求滑落。“危机开始时,没有人会想到,当中国经济回升时,会拉动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从而推动整个地区走向复苏,而现在这一现象出现了。”
文章说,在中国,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个人消费将发展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东盟10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已超过对美国的出口。此外,去年12月,韩国对中国出口增长94%。文章还说,民调显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改善是德国企业对自身前景表示乐观的主要理由。
法国《世界报》前不久刊登的题为《北京在全球市场庆祝虎年》专栏文章说,中国进口在2009年呈现史无前例的增长。2010年以后世界市场的关键在中国。法国《费加罗报》也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如今是世界复苏的真正动力。中国去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也在大量进口。
法国《财经新闻》周刊最新一期的头版文章题为《金砖四国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文章中,安盛投资管理公司的拉法埃尔加拉多说,正是中国的复苏让原材料世界贸易和亚洲内部贸易复兴。
俄罗斯《独立报》日前发表题为《中国年——危机时期中国起到了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的评论文章。文章说,过去一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出口额达到1.2万亿美元。在全球危机对贸易造成严重打击的背景下,这是极其庞大的数额,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把2009年称作中国年。
中国模式与经验受关注
韩国《朝鲜日报》前不久刊登题为《中国增长模式还能延续多久》的文章,剖析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呼吁关注“中国模式”。“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中国模式产生新的信心”。
俄罗斯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前不久刊登汉学家欧福钦撰写的题为《帆与舵》的文章。文章说,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在过去的一年中仍将国内生产总值提高8.7%。文章认为中国主要有三大成功经验。第一,国家对经济进行有效调控;第二,历史性地战胜贫困,内部需求不断增加;第三,采取了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等克服危机的关键措施。
加拿大主流刊物《政策选择》2月号发表署名文章,充分肯定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快速发展,认为加拿大应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促进两国投资和贸易发展。文章说,中国政府越来越注意满足边远地区穷困人口的需求。从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可以看到,政府将巨额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开发和维护、医疗改革、减贫、教育等方面,这令许多中低收入国家非常羡慕。
韩国经济专业杂志《韩国经济》第737期发表文章指出:“在经济危机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发生实质性转变,正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化。”文章提到,在世界经济低迷时期,“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更全面更重要”。
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值得期待
德国《经济周刊》认为,中国未来的繁荣更多地取决于政府是否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改革,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农业改革和服务业开放。同时,中国必须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该刊物认为中国已开始这样做了。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辟出专版纵论中国经济。该报说,中国经济依靠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迅速复苏,但也出现不动产市场过热等趋势。该报援引日本瑞穗银行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铃田贵员的话说,中国目前需要解决好部分地区房产价格虚高和部分地方政府的投资过度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日则援引经济界人士的话指出,中国经济“有泡沫出现的趋势不等于这一定会成为事实。而且中国决策者正保持警惕,准备好了应对要形成的泡沫”。(完)(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刘向、刘卓、张大成、石莉、姬新龙、卢敬利、张永兴和何德功报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