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 南方人物周刊最新

小虎队 男孩四十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10年03月05日11:51

  复杂的三角兄弟

  吴奇隆虽然家在台北,但当时正好也在台中念书。每逢周五就到陈志朋学校门口等他放学。然后两人再坐近3个小时的大巴赶去台北,坐吴奇隆的摩托去公司学跳舞,接受培训,排练到凌晨一两点钟。隔天就要表演和录影。

  “吴奇隆是我们三个人当中的领袖人物。除了他年纪最长,相对的,他是一个非常有气度而且懂得照顾人的大哥。每当他来校门口等我下课时,他的手上一定不会忘记多带一个便当给我。那份温暖与感动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陈志朋说,他跟阿奇就因这份同车的“革命情谊”,在3个人中走得比较近。“苏有朋的功课非常好,或许也因为家庭环境因素,他不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再加上他的年纪最小,总觉得公司的同事们特别照顾他。相较之下,我和小乖互动上略差些。”

  苏有朋家在台北,地理上有优势,不用赶来赶去那么辛苦,又是人人称道的好学生,除了排练就回家埋头做功课,志朋跟阿奇常常忍不住要捉弄捉弄他。

  他俩闲了结伴去逛街,看中同一件衣服,就买下来,回去向小乖炫耀:“喏,你不听话,你没有这件衣服。”乖乖虎于是一脸倔倔的、又不开心又假装不在乎的表情。

  出去做唱片的宣传,他们还只是孩子,完全没有大明星那么风光,3个人只能睡一个房间。酒店房间里只有两张床,就把床垫拉到地上做成个大通铺,睡在一起。苏有朋近视加散光1000多度,吴奇隆和陈志朋跟他开玩笑,把灯全关了,让他摸黑。

  “我跟吴奇隆的年纪只差10个月,有朋年纪小,当时对我们来说他就是个小屁孩,有点任性,不太听话,你跟他讲什么,他听不懂,也不理你。有时他自己有危机意识,会觉得我们俩不太理他。后来公司很多长辈私下教育他,他也很聪明,不久发现他一夜之间长大了,在待人处事方面长进了不少。”

  他们之间也有过冷战,原因是吴奇隆当时谈起了恋爱,对方还是公司的“师姐”。坊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忧欢派对”的“忧忧”,另一种说法是“小猫队”里的徐若暄。全公司的人心知肚明,只是没有说破。当时的社会对偶像绯闻还没有这么宽容,许多前车之鉴都说明了绯闻的杀伤力,不管男艺人还是女艺人,传出绯闻后唱片销量往往一落千丈,严重者甚至可能因此销声匿迹。

  当时随磁带附赠的一份小虎队海报力证了他们的纯情,在3位小虎有没有过接吻经验一栏上,陈志朋写的是:还没有;吴奇隆的是:吻过颊;苏有朋的答案最有乖乖男风范:我想都不敢想!

  这里面有几分真实、几分运作的成分呢?这种表白清纯与提供幻想的配比,几乎可以讨好一切女生。

  陈志朋认为吴奇隆谈恋爱伤害了小虎队的团体形象,就拉着乖乖虎一起抵制他,甚至当面跟霹雳虎起过口角、放过重话。

  “那个时候年纪小,经常玩这些小孩子的游戏。现在想起来真好笑,人家恋爱我凭什么阻止?”

  偶像必须念好书

  他们还是简单而傻气的孩子。跟“忧欢派对”录制完合辑,第一次去孙中山纪念馆参加“万人马拉松签名会”时,他们吓得傻住了。是不是真的万人数不清楚,但是放眼望去人山人海,场面几近失控。

  “他们全部是为了我们而来?这个问题我们三个人不知道问了工作人员多少次。 原来,我们红了!但是,在这天之前,我们毫不知情。”

  一边忙于工作,一边忙于功课,仿佛蜡烛两头烧,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公司怕3个孩子小小年纪把持不住自我膨胀,每周从电视台转来的几布袋歌迷来信就此藏过,只字不提。

  小乖苏有朋功课最好,但学起舞蹈来就比较迟钝,不如小帅虎有天生的舞蹈细胞,也没有霹雳虎的运动优势。这让苏有朋有一阵对自己缺乏自信,情绪低落。公司于是破例,惟一一次让他看了歌迷来信。

  陈志朋和吴奇隆从没看过歌迷写给他们的信件,压根不晓得自己竟已大受欢迎。这时他们已经推出了《青苹果乐园》、《新年快乐》等单曲,第一张专辑《逍遥游》一发行就成了排行榜冠军。

  从1989年5月到1990年9月,短短1年零4个月里,小虎队发行了4张专辑,平均每4个月1张,每张都创下销售奇迹。以“逍遥、货柜、小虎队”为主题的20场全省演唱会开着货柜车巡回演出,创下各项纪录:场地最大、交通最乱、人员最多、时间最长、叫声最高……

  同时,小虎队打破了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成为当时亚洲最重要的华人文化象征之一。第一张流行舞曲专辑《逍遥游》和第5张公益专辑《爱》的销量总计近1500万,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亚洲歌手或组合能够打破。

  日本NHK特别来台湾采访他们,在日本,青春偶像团体几乎都是休学专心闯荡演艺圈的,他们十分惊讶,小虎队的这3个孩子居然都还在念书,而且成绩不错:霹雳虎柔道黑带二段,跆拳道黑带五段,拿过不少大型体育会的金牌,体专毕业后考上了辅仁大学体育系,还曾入选亚运会台湾地区选手;乖乖虎后来顺利考上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考分排名全省第5。

  小虎队代表着健康、明朗、积极上进的少年形象,所以连保守的老师、家长都不反对孩子迷小虎队,还号召孩子们向偶像看齐。公司对小虎们很严格,曾在1990年代担任经纪人的宋文善说,吴奇隆因为恋爱常迟到被他打过,苏有朋也因迟到被他踢过,陈志朋则因爱吃被他骂过。当时很多节目里只能看到吴奇隆和陈志朋,因为念建中的苏有朋课业繁重,公司开始打算换掉苏有朋,连“备胎”都找好了。

  “我不要退出!”苏有朋强忍眼泪,“我的课业自己负责,再苦我一人承担。”

  为了乖乖虎的学业,公司经过开会讨论,决定将小虎队所有的发片计划全部延期,直到小乖考完大学。

  解散,重组,再解散

  1991年,小虎队来内地开了好几场巡回演唱会。当时两岸的交流没有现在频繁,台湾艺人来大陆的少之又少。“那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内地观众的热情,歌迷只要摸到你就再也不肯放手,衣服眼巴巴的一阵混乱后被撕烂,有的歌迷一见到我们就放声大哭……”

  10多年前,上海飞往武汉的航班很少。上海的演出结束之后搭不到合适的航班,眼看武汉演唱会就要耽误,演出单位协商找了大陆军用直升机让小虎队搭乘。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军用直升机,机身上甚至还有班驳的掉漆和弹孔。“我们一行二十多个人,和一堆行李衣服行头一同挤在机舱,身旁还有一笼又一笼堆放的鸡鸭……每一次剧烈的晃动颠簸都使我们的心脏快要跳出来。飞行员还会回过头来跟我们聊天……”

  在北京演出期间,他们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谈到了第一次来大陆的印象。苏有朋很学生腔地说:“这边讲话都很好听。”吴奇隆说,“这边的感觉很大、很干净、很舒服。”陈志朋说,“我觉得很多脚踏车,然后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他觉得最好吃的是北京烤鸭。

  但好日子就要中断了。1991年12月,出了第6张专辑《再见》后,陈志朋应征入伍(因为不敢一个人去,哥哥冒充服兵役的人陪他一起去),小虎队宣布解散。他们在歌声中向歌迷承诺“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

  单飞后,霹雳虎入亚洲电影公司继续发展;乖乖虎赴欧洲游学;在军营被人讥为“小胖虎”的陈志朋被分配到部队文工团的飞马豫剧队,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劳军演出。“比较恐怖的是还要不断学别人的歌。今天谁出了一张新的专辑,明天演出你就要唱这个人的歌,根本来不及学。一天3场,一年9个月唱了好几百场。”

  1993年,霹雳虎回归乐坛,乖乖虎游学回国,小帅虎退伍,小虎队重组,推出《星光依旧灿烂》专辑。但当年的粉丝已长大,此后小虎队人气无法重现当年的火爆。两年后团体名义活动停止,3人再次分头发展。“虎啸龙腾”演唱会成为最后同台的画面。

  从波峰跌入谷底,他们3人都捱过难熬的日子。

  吴奇隆的伤痛

  吴奇隆单飞之初反响平平。他唱歌功力一般,演技也不专业,特长是有体育基础,身手敏捷,能拍打戏。有时做综艺节目,还会讲授女孩子防身术。从加入小虎队开始,一直到2000年为止,十几年帮家里偿还巨额债务,他对钱没什么感觉,因为“没看过多少钱”。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公司今天通知,钱已存到你账户了,第二天就告诉他,那笔钱被提走了。

  拍戏之后他大部分时间在大陆。无锡的影城里,别的组哪个台湾演员出什么状态,大家都知道。在台湾演员看来,大陆更有能力拍大场面,“演皇帝下面跪人都跪得比较多”。影城周围有很多人家全家做群众演员,要老的有老的,要小的有小的。有的群众演员很会“轧戏”:对不起,我时间到了,我要去隔壁组。有些不敬业的大陆演员连剧本都不看,来了现场才私底下问:喂,拍什么?今天拍什么?

  影城除了收租金,还开放给游人。刚好没戏的时候,他在旁边的小椅子上打盹,醒过来发现身后有人正在摆“V”手型的pose,哪怕你在睡觉。正在上厕所的时候被人发现了,“两手正忙”,也有人递过本子:签个名儿!

  年龄渐大,他还尽拍一些高来高去的武侠片,手掌骨、脚掌骨都断过。一次中暑从上面摔下来,两节脊椎压扁到了一节的长度。医生说最少躺4个月,但戏拍到一半不能停,只过了两个礼拜他就签同意书出院返工了。因为有习惯性手臂脱臼,一次拍戏时出了意外,差点半身不遂。

  当时他跟马娅舒还是佳偶一对,马娅舒对媒体告白:如果吴奇隆真的出了什么事,她就养他一辈子。

  两人结婚前谈了5年恋爱,大家工作都很忙,真正相处的时间大概有两年。为了马娅舒,吴奇隆生活、工作的内容都调整了,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他最喜欢的潜水、动作戏,因为这两样都有危险性。

  后来他说,在外面到处跑,很长时间不在家,很容易希望有一个地方有家的感觉,所以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就结婚了,跟父母也没有说——也许是因为一直觉得不管讲或不讲,都是自己在承担。

  现在,此情已成追忆,媒体上充斥着的是马娅舒“劈腿”,跟吴奇隆离婚分走阿奇大量财产的新闻。本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吴奇隆在这场离婚官司中表现出来的低调、成熟和大气,几乎为他赢得了一边倒的同情分。

  苏有朋的休学

  苏有朋当初报考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就是要证明自己“会玩,也会念书”,找最难考的来报。进大学后发现自己完全没兴趣,偷偷去修企业管理系的学分。他想转系的传闻被公司的人爆出,成为新闻事件,甚至企业管理系的教授上课时也做调查:你们赞成不赞成苏有朋转到我们系来?终于没转成。因为之前“身在曹营心在汉”,落下了本系的功课,要再念3年才能拿学位。自己这辈子也不可能去做机械工程师,何必呢。

  当时家里也出了状况,妈妈搬出来住,弟弟住在学校附近,爸爸一个人住在老家。家里的4个人,各自住在不同的地方。苏有朋出生前妈妈是做老师的。他出生后,妈妈辞了工作,专心带孩子。做了20年的家庭妇女,此时又要去师范学校从头修教育学学分,从代课老师做起,去偏远的山区学校教书。妈妈当时骑着摩托车上班,苏有朋心疼她,就硬着头皮帮她买了车。他收入下降了,却还要为家里的房子还贷,为妈妈的车还贷,给弟弟钱交房租,一个月要开销20万元新台币,而户头只剩下7万元。所以,出乎所有人意料,“乖乖虎”竟然休学了。

  这个消息第二天自然上了台湾各大媒体娱乐版的头条。苏有朋躲在家不敢上街。很多媒体说,他之前的形象是塑造出来的,根本做不到“会玩,又会念书”。网上把他称作“输又碰”。抑郁的他开车时总找没有走过的路转进去。

  低谷好几年,1997年拍了《还珠格格》。

  当时他演戏还是“新人”,也没有自己的车,每天带着板凳拿着剧本,上小巴一路颠到片场去。那时正是北京的夏天,热得要命,穿厚厚的古装演戏。暂时没有戏也不敢把衣服脱下来交给管服装的阿姨,怕惹人嫌。剧组规定到40度可以停工,但是不管怎么热,就是38、39度,上不了40。

  片子播出后,苏有朋的运势终于触底反弹。他和林心如去香港一个商场办签名会,报纸上说去了8000人。好几年没见到这种场面,一时百感交集,话都说不出来。

  他很想唱歌,争取《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等几部片子的歌曲,都没如愿。但苏有朋“贼”心不死,拍戏的时候也带着音响去剧组,一有空就听CD。稍微有点钱了,就租了套比较大的房子,让弟弟搬过去一起住。工作到半夜回家,还没进门,弟弟就知道他回来了,因为他在楼道里已经开始唱了。弟弟体谅他,假装睡着了,由他唱。

  好在琼瑶阿姨拉了他一把,《还珠格格》后,他终于时来运转。

  陈志朋的游走

  3人中陈志朋的低潮期最长。征兵入伍在军营里饱受嘲弄。单飞以后,几张唱片都叫好不叫座,敏感的他产生很深的自我怀疑。

  “我想我表现出来孤傲的冷漠,仅仅是为了掩饰我那骄傲的自信。多年之后,又成了自卑的保护面具。”这个苛求完美又心事重重的男孩,陷在自我放逐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他用酒精麻醉自己,两次醉后自残都在身体上留了无法磨灭的疤痕。

  他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去加拿大求学。头天晚上跟老板谈,第二天就上了飞机,希望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从头开始。台湾发了一篇新闻,透露了这个消息。不久学校的老师感到不对劲,怎么外面老有人来看你?你以前干什么的?他写了个“Writer”。老师说,你是作家?他说不是。老师说,你是写歌的?他说“Maybe”。然后就开始逃学,往往是去海边,坐在枯木上面看大海,一看就是一整天。晚上寂寞了就放以前的录影带,看3个人的演唱MV。难过得掉泪,觉得当时3个人是那么好,一个人单打独斗好辛苦。

  不久他被公司“骗”回,之后转战大陆拍电视剧,还是红不起来。

  直到2001年,陈志朋出演舞台剧《看见太阳》,他的心里又出现曙光。之后前往纽约,上了百老汇的舞台。第二年又和蔡琴合作舞台剧《情尽夜上海》。2004年,冒着极大风险出演舞台剧《张国荣——负距离接触》。

  当时有媒体报道,说陈志朋为了演好这出戏,自己也得了忧郁症。其实并没有。只是他几乎24小时接触张国荣的东西,不光排练的时候听,睡觉的时候,周围都在播放张国荣的歌曲、录像,从来就不关。一次竟梦见张国荣对自己笑了笑,转头走了。

  等到将张国荣的灵魂再现于舞台,听到前辈艺术家的赞扬,他才“什么都不怕了”。

  你们各自打几分?

  从小虎队诞生之日起,媒体、歌迷、唱片公司,包括他们自己,都产生一种微妙的“比较”心理,3个人中谁比较帅、谁比较活跃、谁比较红、谁比较受媒体欢迎、谁出场女孩子的尖叫声比较高,大家一直在明面上或私下里较量提问。

  直到现在陈志朋还被记者不停追问:“你是小虎队3人里最不红的,请问比起另外两只小虎,你给自己打几分?”

  “打从有小虎队那一天起,我就与阿奇、小乖赤裸裸地摊开被比较着。折磨我的魔鬼就是那现实残酷无情的‘比较’。”“我很受伤在许多时候,歌迷们直接的反应。我是被‘比较’下去。我很不平衡在公司里,大家永远比较照顾小乖。我是‘比较’不受重视。我很不舒服在发通告时,我和阿奇通告时间永远早一个钟头,小乖‘比较’需要睡眠。”他在自传《有志者,朋》中自剖:“三个人也默默地在心底做着比较,就像滴水可以穿石,那种不在台面上的暗流,从那一刻起在我们三个人之间无形地侵蚀。”

  跟苏有朋同演《还珠格格》,有朋的“五阿哥”粉丝一片,志朋的“福尔泰”反应平平。但当苏有朋在片场被大陆男演员欺负,回去向陈志朋诉苦时,陈志朋照样一听就冲出去代三弟出头,把这个有“鼻孔教主”之称的男演员臭骂了一通。

  许多年后,媒体还在起哄3只小虎到底和不和的话题。制造这些话题的人要么是天真,要么是严重缺乏雄性群居经验。关起门来会掐架斗气、彼此不服的,未必不是兄弟。他们是人,他们有人的软肋和痛点。

  当时的公司老板苗秀丽说,“小虎队要不是有吴奇隆,不可能维持那么多年。”

  陈志朋也承认,“这个大哥我很佩服的,真是没话说,很大气、照顾人、讲义气。不可否认,多年来大多是他主动联系我,如果不是他老是主动对我伸出手来,我不太会去主动想和他联络;我知道我小气又自卑。比如小乖发展得很好,我就不想去攀附他们。”

  因为常拍打戏,吴奇隆跟一帮武行很好,每次他得知陈志朋开拍的剧组里有熟人,都会私下跟对方联络交代,要他们多照顾志朋一点,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要对方不要跟志朋提起,他知道,志朋敏感、心多。“这个圈子没有秘密的,虽然他小心翼翼,但其实我通通都知道。”几年前陈志朋开始做天珠生意,已经先行一步经商的吴奇隆知道后马上问他:想不想来北京开分部?我肯定给你保留一个专柜。

  由小看到大,据说还在小虎队时代,吴奇隆身边就有一堆死党,人缘好,讲义气。他常大谈将来要怎样做生意,怎样投资个人的事业。事实上,他也是3个人中最多才多艺,并且最早拥有副业的人。他是持有国际认证执照的潜水教练,还先后涉猎泰式全球连锁餐厅、戏剧制作公司、小型游艇出租、宠物美容等行业。相形之下,乖乖虎苏有朋就没有这份生意头脑,他不懂得怎么跟别人谈价钱,跟朋友的奶茶店开张没多久就关门大吉。

  《张国荣——负距离接触》在台北上演时,吴奇隆特意跟剧组请了假,千里迢迢跑回台湾去看,且事先没吭一声,直到当年的二弟演完才到后台去打招呼。两个大男人一见面就结结实实来了个拥抱,刚卸妆的陈志朋不可抑止地大哭,吴奇隆跟着流泪。“对于大众不过就是一部舞台剧而已,然而阿奇知道对我的意义,他知道我的好强和骄傲,我这些年来的辛苦他都知道。没有别人,我们兄弟俩在后台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拥抱着狂哭停不下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