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记著名教育家顾蕴玉(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3月05日23:25

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世界杰出人士顾蕴玉肖像邮票

  从事教育工作近六十年的顾蕴玉今年78岁了。按常规,她早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她却安静不下来,她还在继续为办学操心、探寻、创新。她说过: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生命融化到许许多多年轻的生命里头去,那是多么幸福。眼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生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觉得自己和他们在一起,那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这是无锡市大桥中学十周年校庆时她献词里的一句话。这就是顾蕴玉的幸福观和价值感。

  顾蕴玉在无锡是个名人。她的头顶曾闪耀着道道光环:党的十三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被总部设在马来西亚的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授予“世界杰出人物”称号,邮电部还专门为她发行了邮票。但透过这些光环,还原其本相,我们看到的顾蕴玉就是一个教书匠,一个老教育家。

  1952年,顾蕴玉从无锡市第一女中高中毕业了。她是团委书记兼学生会主席,中共党员,前程似锦。她像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一样,阳光、单纯而充满激情,胸藏丘壑,心怀抱负,祖国指向哪里她就奔向哪里,义无返顾,热血沸腾。她一心想跨过鸭绿江,当一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女战士。结果,在车站她被喊了回去,组织上安排她留校执教。组织的决定她绝对服从,二话没说,虽然内心对没有去成硝烟弥漫的战场而隐隐感到惋惜。

  顾蕴玉出身在一个医生世家。祖父是老中医,父亲是协和医学院毕业生,一代名医。医家割股之心的熏陶,使顾蕴玉从小就富有同情性。这是个大家族,四个姐姐,两个哥哥,她居末。生在乱世,时局的动荡,家庭的衰落养成她叛逆独行的性格。谈起少年时期的苦,她会止不住流泪。显然,那是撕碎的伤口。但正是儿时逆流而上的挣扎和苦痛,塑造了她干练、坚韧、敢于担当的性格。因此,她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再也不愿回头。

  1973年,她调到无锡市第一中学,先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后担任党总支书记。无锡一中是省内著名重点中学。一场浩劫,让这所名校一片荒芜。粉碎“四人帮”后,顾蕴玉大展身手。她坚信,名师出高徒,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学生。因此,她首先着手打造教师队伍。大刀阔斧地进行“换血”,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坚决把根本不符教师起码知识结构和素质的人调走,分期分批将教师输送到大学深造,基本解决师资力量因文革冲击所出现的“断层”现象,为浩劫后的学校振兴奠定了基础。

  她在一中工作了二十二年。这是蕴蓄、厚积、绽放的二十二年。对她本人而言是这样,对学校而言同样如此。她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凝聚精华、焕发生机、实现价值,培育国家急需的人才。她说:“教学和种田一样的,要有良种,然后按节令撒种,按节令除草,然后浇水施肥,更需要一个风调雨顺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丰收。”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再跟上扎实的措施,顾蕴玉的“一亩三分地”连年丰收,厚积簿发,市一中从位居第二提升到全省五所最佳中学之一,号称“五朶金花”,在全国都是大名鼎鼎。全国各省市的不计其数的教育界同道,和几十个国家的国际友人都慕名前来参观考察。无锡市一中成了无锡的一张教育名片。

  1995年,顾蕴玉退休了。但她意犹未尽,过不惯闲适的生活。她自认精力还充沛,像一个勤勉的农人舍不得离开田地一样舍不得离不开她心爱的校园。于是,她同原一中校长丁渭道及一批有志于此的中青年教师一起,欣然办起了无锡民办大桥实验中学。

  从公办到民办,体制不同,但她角色未变,依然是个“一亩三分地的耕耘者”,不过是换了块地而已。但在这块新地里,她发现与以前在一中担任领导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异样:国家不投一分钱,一切靠自己去筹措,生死存亡,荣辱成败,几乎都压在几个办学人肩上。她是学校董事长,深感压力沉重,但也感到某种程度上的松弛——能够更灵活地按自己的想法办学。经过十七年的奋斗,当年只有二个班级,连教室也是借用的大桥中学,如今已拥有12层高、总建筑面积近2.85万平方米的校舍,共有47个初、高中班级,2300名学生。十七年里,大桥中学共培养了八千多名学生。历年的中、高考成绩一直位列于无锡市各校之前茅。高中部已成为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的面向全省招生的二十所苏南优质高中之一。每年春夏之交,只招收四五百名新生的大桥中学初中部要接待超出招生人数近十倍的报名者。

  顾蕴玉早想引退,但此生她尚有所待。她还想把几件事做好。没办法,既然嫁给教育,就靠教学生存了,直至生命划上句号。她曾经说过:“命里注定教师是最适合我的职业,我为此而感到幸运。如果再赐我一生,我会继续我今生的选择。”

  从执教的第一天起,顾蕴玉就对教育有种敬畏感,在校园待的时间愈长,她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她多次说,教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书匠不能自甘平庸,凡心不能太重,要超凡脱俗,力戒匠气,要活得要有尊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收入偏低,甚至居无定所。顾蕴玉意识到,要让教师敬重热爱自己的职业,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提高他们的待遇至关重要。为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她到处呼吁。作为党的十三大代表,她大胆直言:“教学匠不如剃头匠,这种情况不解决,教育不可能得到振兴!”她的意见受到了党的代表大会的重视,立即刊发在“大会简报”的头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替她揑了把汗,这样的话你也敢说?她回答说,我仅仅是说出了一个实情。一个国家不尊重知识是没有希望的。后来她的话又被演绎成“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等,一时广为流传。成为那个时期公众话语中的常用词。

  在国家在着手改善教师待遇之前,顾蕴玉在发出呼号的同时,便在学校里想方设法为教师增加一点收入。那时教学经费十分紧张,怎么办?她便开始寻找“生财之道”。一个冬天,无锡有一家蚊烟厂因季节原因,积压了大量蚊烟香,她灵机一动,买了整整一个教室的蚊香,这一蚊香名“野猪牌”。有人讥笑她:堂堂学府,居然成了“野猪窝”。夏天到了,她设法将蚊香推销出去,每盘赚9分钱。共赚了2万多元,教员每人发了50元钱。

  后来,她又办起了校办工厂,借了二十万元钱白手起家。积累了一些家底。有了钱,她底气足了,开始给教职员工发起了奖金,还两次建造了五幢家舍,使教师们“蜗居”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安居才能乐业,教师居有屋后,生存、工作环境改变了,心里也踏实了,增强了自信心和尊严感。顾蕴玉还通过发展校办工厂筹集资金,扩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当时无锡一中的校办工厂被评为全国第一,教育部曾召集全国中教负责人到一中召开现场会议,推广他们的经验。但顾蕴玉反而有种悲哀感,教育是神圣的事业,却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发展的资金。“这是权宜之计,是迫不得己而为之,没有校办工厂之时,才是真正的教育复兴之日。”她在会上说,“学校应有的是读书声,不应有的是机器声。”

  她把兴办校办工厂作为一种自我救赎的行为。她不得己为了教师的尊严而暂时做起了“商人”,她到处奔波,又苦又累,到处求人,但她并不感到“掉价”,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她所敬畏的教育事业。正如她所期待的,国家后来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亦不断提高。机器声在校园戛然而止,她为此感到欣慰。

  顾蕴玉有句口头禅:办学就是给孩子们搭建一顶“桥”,让他们从此岸通往彼岸。因而,现在身为民办学校的办学人,她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她自办大桥那日起,就抱定宗旨,大桥中学坚决不实行公司制、股份制,不办成收费天价的贵族学校。坚决不借办学圈钱,不把孩子当成摇钱树。她和丁校长在办学最初三年分文不取,现在也不是高收入,她说,一个学校一个教师如果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就丢失了尊严,玷污了教育这个神圣的殿堂。教师中有搞家教的,她坚决反对,对他们严肃地批评:在大桥必须心无旁鹜,想发财,另请高命,她说:“大桥中学是一方净土,不能把它弄脏!”她信奉的是伟人的至理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顾蕴玉有次听说瑞士有16位诺贝尔奖得主。她深为感概。她在各种场合反复说:“我们中国有234个瑞士那么大,人口有180个瑞士那么多,却连一个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都没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心情沉重。”

  她因此有一个美丽的愿景,期待大桥能培育出一两个牛顿、爱因斯坦式的巨匠大家的种子。她说,那该是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情啊!

  大桥在向这个愿景前进。大桥的初中教学质量全市最好,高中教学质量全省一流。近几年大桥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成绩甚至超过了全市最优的公办重点中学。

  大桥的学生先后通过顾老师他们所搭建的桥走向哈佛、牛津和剑桥。

  1996年到2009年大桥去新加坡留学的共有191人。他们分别在著名的华侨中学和南洋女子中学就读。至今已有131人读完高中,百分之百考上了世界一流大学。

  在大桥的毕业生名单中,还有考上康奈尔大学的,斯坦福大学的,麻省理工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史密斯大学的……在他们中间,说不定有着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位考上剑桥的刘成同学已读完低能物理的博士学位。大桥已有五十多人在世界一流大学毕业,其中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或著名科研机构就职的达38人。更多的学生在各个岗位上涌动着知识的创新活力和生命的灵性。这就是大桥所培养的栋梁之才。

  今年春节,顾蕴玉的客厅里高朋满座,大多是向她来拜年的学生,从世界和全国打来的拜年电话更是络绎不绝,她的先生和子女都远在他国,但她并不孤独,也不寂寞,她的桃李满天下。她和学生的谈话主题永远离不开大桥和中国的教育。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