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雪中耐心等公交。刘浏 摄 |
雪中骑车,全副武装。宋峤 摄 |
惊蛰南京 滚滚冬雷漫天雪
气象专家解说“雷打雪”现象,明天全省还有雨雪
昨天0点46分进入“惊蛰”。如天气预报所说,大雪如期光临南京。但让人意外的是,除了大雪之外,南京还出现罕见的“惊蛰雷”,这种“雷打雪”的奇观连很多老人都没有见过。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会暂时平静一天,无雨雪骚扰。但又有一股冷空气将于周一影响江苏,全省大部分地区仍将出现一次雨雪天气过程。
南京昨日“雷打雪”
10:18 漫天飞雪
南京开始飘雪。从一开始雪势就很凶猛,雪花有一角钱硬币那么大,在强势的东北风的鼓动下漫天狂飙。
11:00 天地皆白
此时,雪花已经将天空全部覆盖,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
11:20 雪中响雷
天空突然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家住河西的市民反映,雷声虽然有些沉闷,好像距离比较远,但是听得非常真切。“太奇怪了!怎么会边下雪边打雷?”而主城大部分地区,市民都听见了雷声,还不止响了一次。此时窗外雪花仍然很密集,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12:00 天空放亮
阴云密布的天空越来越亮堂,屋顶和街边的草地已经被白雪覆盖,但是主干道上没有出现积雪,都边落下边融化了。
13:00 雪势减小
到下午1点左右,雪势逐渐减小。
傍晚 雨雪渐止
南京的雨雪渐止,但天气依然很冷。
奇观 罕见“雪中雷”仍属于冬雷
于丹丹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惊蛰,从字面理解,就是雷始鸣,蛰伏地下的昆虫开始活动。而昨天大雪中的滚滚雷声,让人惊叹节气与现实是多么巧合。其实,2月10日,南京就曾经出现过“雪前雷”,但是像这样的“雪中雷”绝对是气象史上极小概率的事件!古人将节气中惊蛰的雷归为春雷。但是由于南京从温度上讲,还尚未真正入春,所以昨天仍属于“冬雷”。
民谚有“冬天打雷雷打雪”的说法,冬季打雷是出现暴雪的先兆。在2月9日,南京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雪前雷”,此后年前的持续雨雪天气也印证了这句谚语。但是像昨天这样一边打雷,一边鹅毛大雪的景象,还是相当少见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极端天气出现呢?
“雷打雪”有多罕见?
南京还没有资料记载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尹东屏告诉记者, “雪中打雷非常少见,”尹东屏直言,包括她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气象台的工作人员特意还查阅了资料,南京尚无“雷打雪”的气象记录,江苏地区也只有苏州有过类似的情况。
但是气象专家分析说,其实,不能说南京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雷暴是一种小尺度的天气现象,局地性很强,有可能鼓楼打雷,新街口就没有打,所以单凭观测站的记录并不能全面显示真实情况。
气象老专家余志豪教授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从他1952年来到南京以来,这样“雷打雪”的天气现象也只有过三四次。让他印象最深的是1966年3月,前期回暖的很厉害,后来气温突降开始飘起大雪,很多人都听到了雷声。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他印象中南京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天气奇观。
“雷打雪”为什么罕见?
从形成原理上讲不通
为什么说下雪时一般不可能打雷呢?因为打雷是云内、云和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这种云叫做积雨云,也叫雷雨云。它是地面受热后,含水汽的热空气不停地上升凝结造成的。夏天,地面温度高,对流旺盛,空气中的水汽多,很容易形成雷雨云。但是冬天,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地面温度一般来说在2℃以下,几乎不可能形成雷雨云。
那为什么昨天又出现了“雷打雪”呢?江苏省气象台专家分析说,昨天上午南京在出现降雪之后,突然又有一股较强的冷空气从底层“潜入”,将暖湿气流抬升到一定的高度,造成对流不稳定加剧,于是出现雷暴。但是气象台专家坦言,目前对雪天打雷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因为这在气象史上是概率极小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资料和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所以很难说清究竟是什么样的机理。要想提前预报出来,真是难上加难。
雷达为何没捕捉到雷电?
雷声可能是从安徽传来
昨天,江苏其他地方的观测站都没有记录到雷声,唯独只有南京听到雷声。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气象台的雷达上也没有捕捉到明显的雷电活动。所以气象专家分析说,也有这种可能性,就是南京上空没有打雷,而只是“闻雷”。雷声可能是周边地区传过来的。
记者了解到,就在南京大雪纷飞之时,南京的邻居安徽马鞍山正在下雷阵雨。所以专家猜测,我们听到的雷声,可能来自马鞍山。
明天全省仍有雨雪
后天起天气转好
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雪暂止。但是此番冷空气虽然过去,另一股冷空气正在蓄势待发,在周一将影响江苏,预计南京还将有一次中等强度的雨雪。到了周二,本省自北向南雨雪终止,南京的最低温度降到-3℃。预计周三前后,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太阳。而天晴后的头两天,温度会比较低,但是不会过多长时间,我们就能体会到小阳春的温暖,因为毕竟已经快到三月中旬了!
所以说,明天的这场雪,可能将是这个漫长冬季的“谢幕表演”。
于丹丹
分析 二十四节气要失效?
本报讯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惊蛰是万物复苏的标志。但是目前,南京的天气仍然冰冻三尺,没有走出“烂冬”的怪圈。而同样,早在2月4日就已经“立春”了,但时隔一个多月,南京到现在还没迈入春天的大门——流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好像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了。
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说的并非太阳的运行情况,而是“物候”状况。古人注意到身边动植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规律地生长与活动,而天气情况也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周而复始。他们从这些有规律的变化中,总结出“清明、雨水、惊蛰、大雪、霜降”等称呼,并以此作为自己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坐标。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黄河流域,本身和南京在气候上就有偏差。而如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的天气越来越多,节气的变化也已经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比如昨天,连下雪天都能打雷,再套用节气的说法,已经明显不合时宜。 (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