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空巢老人双重窘境折射我国“居家养老”尴尬现状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3月07日08:31
  新华网哈尔滨3月6日专电(熊琳、管建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近年来空巢老人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了解,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短短一年时间,我国老年人口就增加了725万,空巢化比例进一步提高。

  面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我国空巢老人这一日益庞大的群体在“居家养老”问题上依然缺乏有效保障,高额医药费支出与难以承受的精神孤寂使空巢老人深陷双重窘境。专家认为,只有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狠下工夫,才能使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这场已经到来的大考中赢得主动。

  高额医药费支出成为空巢老人“不能承受之重”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但老年人作为疾病的高发群体,特别是罹患大病、重病、急病时,不在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内的高额医药费支出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

  家住哈尔滨市的空巢老人刘超文今年81岁,在做了直肠癌改道手术之后,常年需要人贴身照顾。他的身上总是挂着一个塑料袋,方便随时接收身体的排泄物。老人的病一直依赖药物维持,而他83岁的妻子王玉环也由于患有高血压需要经常服用降压药物。两个儿子都已下岗,和老人分开生活已整整20年。

  “一个月的药费就需要600多元,这些不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药费支出成了家里的沉重负担。”王玉环告诉记者,每个月一拿到退休金就先买药,再买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剩下的钱才是这个月的生活费。

  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居民医疗保险科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参保居民在定点医院住院所发生的符合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可按比例给予支付。除此之外,进行恶性肿瘤放化疗、重度尿毒症的血液(腹膜)透析治疗等需要门诊治疗的,可在定点医院门诊治疗,所发生的符合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按比例给予支付。而记者了解到,不少老人非住院期间的药费支出并不在此报销范围内。

  据哈尔滨市香坊区六顺街道办事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办事处现有居民21660户,其中空巢老人家庭799户。在空巢老人家庭中,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共有96户。还有一些空巢老人家庭尽管不在这一范围内,但由于退休金等收入有限,加上医药费、生活费过高,实际生活也很艰难。这样的空巢老人家庭占到全部空巢老人家庭的50%。

  精神孤寂成为空巢老人又一心病

  忙碌一生,晚年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儿女因为种种原因又不在身边,这一切使得相当数量的空巢老人陷入精神孤寂,长期空巢甚至引发心理障碍等疾病。

  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的李长斌老人今年67岁,老伴王宝莲68岁,两位老人已经空巢十五年了。两个子女虽然都在哈尔滨市工作,但由于工作忙碌,半个月左右才回来看望他们一次。李老喜欢热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空巢让他很无奈,生活也变得索然无味。

  “我们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比如早上,孩子们都着急上班,而老人上厕所时间长,次数多,可能影响到他们洗漱。时间久了,大家都不舒服,还有可能因此闹矛盾、得病。”李老告诉记者,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允许,但生活习惯的差异让他与老伴主动选择了空巢,即使觉得孤单也只能忍受,别无他法。

  “一个人生活,年轻时候没啥感觉,年纪大了虽然觉得挺孤单,但也没有办法。”73岁的空巢老人郝兰芬告诉记者,一生无儿无女的她已经独居50多年。看电视是她平时最大的乐趣,过年也喜欢看看窗外的烟花,但外面热闹,里面冷清,即便是除夕夜的饺子有时也不愿意煮。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陈钟林认为,部分老人主动选择和子女分开生活,主要是出于相互尊重的考虑。这些老人多数文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开明的心态,能够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真正面对空巢生活时,老人们仍然不免心情沮丧、郁闷,更有甚者引发心理障碍,进而造成身体伤害,形成恶性循环。对于那些因膝下无子女而被动空巢的老人而言,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专家:政府仍需为“居家养老”提供制度保障

  据了解,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打扫卫生,陪空巢老人聊天,替他们买菜、买米等。对于老人可能出现的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现有的“居家养老”模式并不能予以解决。此外,子女提供给老人的赡养费使老人的“收入”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因此,不少空巢老人虽然不在“低保户”之列,但实际生活却很困难。一旦生病、住院,平静生活就会被彻底打乱。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陈钟林认为,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即便没有疾病,也不能保证充沛的活力。因此,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必要的医疗保障以外,还应该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娱乐、健身等活动,这些对延缓衰老、愉悦心情都十分有利,也可以尽量避免空巢老人出现心理疾病。

  陈钟林说,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是针对老人,而是针对困难群体,建议建立专门针对老人群体的保障制度,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公共投入。要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须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机制,从“社会保障”向“社会福利”过渡。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实行“居家养老”,即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免费服务。但这些服务多数仍限于生活层面,还不能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部分从业人员缺少培训,服务质量不高。

  “完善居家养老模式,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大政府投入,这些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的积极措施。”陈钟林认为,如果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得到有效保障,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十分巨大。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