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哈尔滨在外游子看好家乡发展 开始“返乡运动”

来源:东北网
2010年03月07日09:38

  看好家乡发展潜力 游子开始“返乡运动”

  东北网哈尔滨3月7日讯 据哈尔滨新闻网讯 北京、上海、广州曾经让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心生向往,但生活压力的不断攀升,让这些追梦者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

  在家乡哈尔滨,市委确立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2010年“项目建设提速年”动员大会上公布了“项目建设提速年”实施方案,确定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当年投资900亿元以上实施560个大项目,促城市换新颜。

  火热的发展现状,美好的发展愿景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在外的家乡年轻人。他们开始重新定位,把发展的重心选在了哈尔滨,开始了一场新的返乡运动。

  很多年轻人带着无限美好的梦想奔向国内发达的一线城市,可是,他们在这些城市经过一番拼搏之后才发现———

  大城市再好自己难融入

  “虽然在北京生活了5年,但总感觉自己只是一个过客,从来也没有被这座城市认同与接受过。所以,我选择了回来。”刚刚进入而立之年的赵凯文这样对记者说。

  2001年,赵凯文从哈尔滨市考上了南方一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他拿着硕士文凭到北京开始闯荡。当时他认为,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无论生活条件还是工作条件都是哈尔滨无法比拟的,而且以后自身的发展空间也一定会比在哈尔滨大。然而,在经过了5年的奋斗后,赵凯文还是离开了那个让他曾经满怀憧憬的城市,回到了他的故乡。

  与其他“漂”在北京的年轻人相比,赵凯文还算幸运。2004年到北京后,他很快便在一家与制药相关的企业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北京的5年中,他先后换过四家工作单位,最后成为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他的月薪也从刚到北京时的每月3000多元,上涨到了8000元。

  然而,无论是职位的变迁还是收入的增加,都没有让赵凯文感觉是一名北京人,反而让他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不属于这个城市。“房子和户口始终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由于是外地人,连婚姻都受到影响,对象也不好找。”当被问及为何对北京没有归属感时,赵凯文这样回答。

  赵凯文虽然在北京已经找到了一份年薪近10万的工作,但对买房的事他却想都不敢想。“房价一涨再涨,以我的收入根本就买不起。而且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我的工资看起来虽高,但每个月下来基本攒不下钱。”

  为了省钱,赵凯文把租住的房子选在南城,小小的蜗居每月的租金也要2000元。开销虽小了一些,但每天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差不多要两个多小时,“我们的公司在北四环外,每天要先坐公交,然后坐地铁,再倒城铁,两个小时能到就算很不错了。即使自己买车也是一样,如果堵车,还有可能更慢。”而公司附近房子的租金,则让他根本无法承受。

  除了房子,生活成本的提高、工作压力加大以及疏离的人际关系,常让赵凯文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城市再好,也是别人的。”

  了解到家乡哈尔滨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虑,赵凯文2009年6月份向单位递交了辞职信,从北京回到了哈尔滨。如今在哈尔滨市一家制药企业担任技术人员的赵凯文,生活得十分轻松,每天上下班再也不用花在路上两个小时。虽然现在的工资比原来少了一半左右,可是跟很多同学相比他的收入还是算高的,而且由于生活成本大大降低,他有了一些存款,并定了攒钱买房的计划,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随着哈尔滨市500余个大项目启动,很多漂泊在外的哈尔滨人看好了家乡哈尔滨的发展潜力,他们纷纷重新回到故乡,在他们看来———

  如今哈尔滨机遇非常多

  在上海“漂”了近四年的冯一鸥,在今年年初离开了那座曾经承载了他所有梦想的城市,回到了哈尔滨。促使冯一鸥回来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哈尔滨的发展潜力正在逐步显现,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机会可能会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要多。

  2005年冯一鸥大学毕业后,同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直奔上海,并希望在那里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来到上海后,他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一家环保公司找到了工作,成为这家公司技术研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他自己感到很满意。

  “到上海的第一年,一切都是新鲜而令人激动的。”冯一欧这样说。虽然工作和生活都相对远离市中心,但初出茅庐的他对大城市的向往之情弥补了这种缺憾。很快,第一年的新鲜感消失了,他开始厌恶这个上班时人声鼎沸、下班时空无人烟的园区。天性爱热闹的他将自己的住所搬到了上海的闹市区,与一对小夫妻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老房子。虽然他的房间只有12平方米,但每月他要为这个房间支付1500元的租金。即使这样,冯一欧也没有后悔搬到闹市区,因为在这里他体会到了大上海的繁华与热闹,这些可以排遣远离亲人的寂寞。

  可是好景不长,2009年年初,那场席卷了全球的金融风暴波及到了冯一鸥所在的公司,让他失去了工作。而此时上海所有的用人岗位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冯一鸥没有找到一份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他不得不过起了节衣缩食的生活。他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搭上了上下铺,增加的床位租给了另外两个从外地来上海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房间住了三个人,冯一鸥也将自己的房租负担减少到每个月500元。

  除了生活上的拮据之外,寂寞也让他感到难以忍受。以前每到周末他都会约上几个同事小聚一下,偶尔也会到夜店去奢侈一把,但现在他每天除了去各个公司求职以外,就是“蜗居”在自己的那张床上,将自己的生活开支控制在最低水平。也就是在那时,冯一鸥开始反思,自己当初选择来上海工作的决定是否正确。

  冯一鸥说:“上海的机会确实比较多,也许大家都有这种认同,所以上海的人才远远多过这些机会。近几年来,随着人才的聚集,这里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得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很少有人敢轻易‘跳槽’。而且上海的房价高得有些离谱,当初选择到上海工作,主要是希望能够在这里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将来可以荣归故里。可是现在看来,现实似乎离当初的想法越来越远。”

  失去工作后,冯一鸥开始在网上关心哈尔滨的情况。每天除了找工作,就是在网上浏览有关哈尔滨发展的信息。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哈尔滨提出了“以水定城”的发展理念,这让他眼前一亮,因为,如何解决城市内河水污染正是他以前所从事的工作。他感到自己的所学和工作经验在哈尔滨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立刻收拾行装,打道回到哈尔滨。

  回到家乡后,冯一鸥在哈尔滨市中高级人才市场进行了登记。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就有两家单位看中了他工作经验,目前,他正在选择去哪一家单位。谈起回到哈尔滨的感受,冯一鸥说“现在的哈尔滨机遇比上海多,发展空间也很大,我想我一定能在这里成就一番作为。”

  一封在媒体和网络上刊载的公开信,表达了哈尔滨求贤若渴的意愿,引起了哈尔滨籍在外人才的强烈反响———

  一封公开信引发返乡潮

  今年2月11日,很多市民和网民都在媒体上和网上看到了一封《家乡的发展期待着你们———致哈尔滨籍在外人才的一封信》的公开信。这是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为吸引中高级人才来哈发展采取的一种方法。这封信在媒体和网络上公开后,立刻吸引了大量哈尔滨籍在外人才的注意。据了解,公开信从2月11日发表至今,短短的20多天里,已经有近六十名中高级人才在人才库中登记。而打来电话进行咨询的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不乏哈尔滨市大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这次在人才库登记的哈尔滨籍在外人才中有9名为硕士研究生,本科以上学历占到总人数的70%,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有在外地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经验。

  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副局长周继文介绍,哈尔滨蓬勃的发展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为吸引人才,这是哈尔滨今年打出的一张“亲情牌”。希望用乡情打动那些在外工作的哈尔滨籍人才,希望他们能够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服务。

  当记者翻看这些登记表示时发现,很多希望回来为哈尔滨建设服务在外人才,在人才登记表上写下了美好的心愿和建议。一位在日本从事多年环境工程的哈尔滨人在登记表上写道“哈尔滨是我的美丽故乡,很高兴哈尔滨人才网能给家乡人开辟这样一个有利的平台,为更多的家乡人找到服务家乡的机会,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还有一位在深圳工作近十年的软件工程师在登记表上留言“在经济发展上,哈尔滨虽比不上沿海城市,但可以创出城市自己的特色。加大水及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开发,废弃物清洁化及资源化的再利用,哈尔滨可以建设成为‘东方威尼斯’”。

  周继文说,业以才兴,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对人才的引进和竞争十分激烈,在这场争夺中,哈尔滨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由于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一直都处于不利的地位。然而,金融危机后,给哈尔滨市的人才引进迎来了新的机遇。原来从哈尔滨市走出去的很多人才,在外地感到生活压力加大开始出现回流的现象。再加上哈尔滨市多个大项目的全面启动,让他们看到了哈尔滨的发展契机,于是纷纷回来参加家乡建设,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人才返乡回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弘扬认为,白领阶层从大城市的聚集向二三线城市的扩散,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才、技术、资金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流动和转移,是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十大趋势之一。发展中地区缺资金、缺技术,关键还是缺人才。白领阶层从一线城市向二三城市的自由扩散,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能够促进发展中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均衡、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新闻公共帐号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