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飞蝗气象监测预警项目验收
来源:中国气象局
2010年03月09日12:42
中国气象报记者邢开成报道3月5日,由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环渤海飞蝗气象监测预警技术推广应用”在北京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该项目作为河北省气象部门获得的首个国家科技部项目,由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主要研究任务,河北省植保植检站、天津市气候中心等单位作为合作方参与项目研究工作。
我国蝗灾主要由东亚飞蝗引起,一旦爆发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受异常气候、农业生态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河北省东亚飞蝗出现了暴发频次增加、发生期提前、秋蝗发生加重、潜在和隐伏蝗区突发等特点,尤其在河北、天津环渤海区一度连续大发生,仅河北每年投入防治飞蝗经费就达1000万元以上。蝗灾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该项研究成果旨在提高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的服务水平,为各级政府防治蝗虫提供决策服务,避免蝗灾爆发,有效减少蝗虫灾害损失。
通过近三年时间的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该项目在飞蝗灾害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实现了预警模式的创新。一是对原有飞蝗气象预警模型和遥感监测模型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主要包括:将飞蝗发生程度单一的气象预警改进为气象和生物模型权重集成的综合预报模型,将飞蝗发生期的积温预测模型进行有效积温试验模型参数化,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在遥感监测模型中增加了飞蝗出土之前土壤温度的监测,实现了出土前和出土后整个发生期动态监测;二是建立了以数据库管理为基础、飞蝗预警模型为核心、遥感监测为主要辅助手段的集传统统计预警预测模型与“3S”技术于一体的环渤海飞蝗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实现了与飞蝗预警相关的气象和蝗虫监测数据的提取、查询和统计分析以及对环渤海东亚飞蝗进行发生量和发生期的预警。该项目实现了环渤海飞蝗成灾预测时效15~30天,飞蝗发生程度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发生期预测误差为4天以内,并利用EOS/MODIS遥感资料动态监测河北省和天津环渤海蝗区飞蝗消长,达到了业务运行要求。
环渤海飞蝗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提供对飞蝗发生的预测预报和监测服务,主要包括:飞蝗发生量预报、飞蝗发生期预报、蝗虫遥感监测技术和环渤海飞蝗的区域分布、飞蝗的形态特征、飞蝗生活习性、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主要因素及1990年以来飞蝗在环渤海的发生特点等。该系统在河北、天津环渤海蝗区植保和气象业务部门进行了推广应用,对环渤海飞蝗防治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栾菲)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