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手机业务收费暗藏猫腻 “被订制”服务悄悄吸费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燕赵晚报
2010年03月10日07:34
  (本报记者 陈霞 秋凌)

  “我没有订制过联通在信,却被莫名其妙扣费”,“为什么手机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再被加上各种业务?我不想"被服务"!”……昨日是晚报3·15热线开通以来电话最烫手的一天。在维权热线中,诱导消费、欺骗消费、乱收费、手机吸费、恶意订制和退订难等电信消费陷阱不断地被消费者投诉,其中“联通在信”由于经常莫名“被订制”而高居投诉黑榜榜首。

  谁动了我的手机?

  原来“被订制”


  在昨日的投诉热线中,“被订制”、“联通在信”成为投诉率最高的问题。消费者对此非常气愤,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电话中说:“我的手机只用来接打电话就够了,我不想被服务!”

  “免费试用”是个套儿

  你无意他有意


  李女士:我的手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订制”了“联通在信”服务,每月扣费。像这种“被消费”的情况真的很多,以前有称联通业务人员的曾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参加“一个月免费体验”的活动,说一个月后回访,如不需要可取消。但根本没人再回访过,这个业务也“被订制”了,手机也就“被收费”了。一个月后,你可能无意忘了这件事,但对方是有意不回访的。这种做法不知套了多少用户的钱。这种现象有关部门该好好管一管了。

  “被订制”了

  费用该不该双倍返还?

  张女士:年初交费时,发现单子上有一项“增值业务费”。经向工作人员询问,才知道被扣了“联通在信”的业务费,已经扣了70多元。我们老年人根本不懂这些,也没有订制过任何服务。找到联通,对方也承认扣错了,但多扣的费用并没有双倍返还。这合理吗?

  “免费下载炫铃”

  其中有多少费要收?


  翟先生:前两天我收到一条短信,大概意思就是说联通推出免费下载炫铃活动,欢迎拨打电话试听。我怕有被扣费的陷阱,先拨打了10010咨询了一下。原来,只有下载是免费的,打电话试听铃音是要收费的,每分钟0.4元;从打入电话按照提示不停地按键,再到试听铃音要好几分钟。此外,一但下载,就会自动“被订制”,每月收费5元。好在我没有盲目下载,真是到处是陷阱啊。

  退休老人:

  我不需要“被服务”


  吕女士:我的手机是单位办的联通集团卡,感到挺便宜的。可使用后,总是被无缘无故加上各种业务。先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订制”了“如意折”,天天发短信,生活特别受骚扰,每月还要扣费5元钱,我提出后,这业务没有了。没多久,又加了“来电宝”业务,每月扣2元。我提出撤消该业务,工作人员要求我出示身份证。他们给我订制这业务的时候怎么不要求我出示身份证?我是70多岁的退休职工,就会接打电话,从来不懂也没有订过任何服务。我不需要“被服务”,为什么强加给我?

  还有多人在不知情中被“订制”

  姜先生:去年10月份交话费时,发现每月扣除“联通在信”5元钱,已连续扣了6个月。“我从来没订制过什么"联通在信"。”姜先生向客服投诉,要求返还被扣的费用,但对方说是我同意的。我根本没听说过这种业务,也没订制过。

  贾女士:前天我去联通营业厅交手机费,发现被订制了其他业务,每月扣款5元。这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订制”业务不是一次两次了,经常有这种情况。不仅我这样,我周围的同事中也有很多,还有天气预报被订制……

  专家剖析

  电信收费

  暗藏多少猫腻?


  电信消费纠纷,近几年一直是消协和工商12315投诉的热点。小到几毛钱的短信费,多到上百元的话费,尤其是短信、彩铃等电信增值业务更是给不少消费者蒙上阴影。石家庄市工商局交通分局邮电科的王辉科长说,近年随着国家整治、监管力度加大,目前硬性扣费的方式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不法内容应用提供商未经用户许可强行订制的现象,以及通过隐蔽的手法、不断变换的方式给消费者设置消费陷阱。

  陷阱一:山寨手机

  内置吸费软件


  手机内置吸费软件、扣费陷阱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个热点现象。

  “我没用手机上过网,手机竟半夜三更自动上网,然后被扣费。这是怎么回事?”昨日一位读者打来热线电话。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山寨手机以及部分国产品牌手机,都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内置了内容应用提供商吸费软件。用户在使用被内置了吸费软件的手机时,一点浏览就被订制了,甚至在不知情时被扣了费,少则几元,多则几十元、上百元。

  陷阱二:免费诱引,悄悄订制

  免费试用,过了试用期或者优惠期,不经二次确认或者二次提醒就收费,也令不少消费者“中招”。“我们现在开展的是打长途优惠业务,一个月内免费。”结果到了免费期结束,部分内容应用提供商会打电话再次询问消费者是否还需要继续提供服务,有的甚至没进行二次确认就直接给用户订制了;还有些消费者在对业务不知情情况下,说出一个含糊的回答,内容应用提供商也会默认为用户选择了继续订制。

  陷阱三:不用业务 就发短信取消

  国家对用户申请订制包月类、订阅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要求进行二次确认,结果有些内容应用提供商就会采用逆向方式反过来要求消费者:“为您订制了××服务,如果不订制就发送短信××取消”。消费者或者因为忘记取消,或者因为如何取消的短信早已经被删除了,往往并不发送短信取消,导致消费者“被消费”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信息服务。

  陷阱四:有奖销售陷阱多

  还有的内容应用提供商利用有奖问题的方式设置陷阱,引消费者主动往坑里跳。“您知道××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吗?百元大奖等您拿。”一旦消费者回复参与短信竞猜了,往往就会被收取动辄好几毛甚至几元钱的费用。

  陷阱五:免费体验,最终不知不觉地扣费

  “你想知道今年的财运吗?此条免费。”“你想知道今年的爱情运吗?此条免费。”“你想知道今年的官运吗?”……邱女士就曾掉入过类似的诱导消费陷阱中,并为此付出五元的信息费。

  先给你个免费体验,再给你个免费体验,等第三次让你体验时就不提费用的事儿了,这往往误导不少消费者产生错觉——这后续的体验也是免费的!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的惯性思维中,中了内容应用提供商的招儿。

  见招拆招

  主管部门应加强约束消费者要谨慎回复


  “2006年,工信部出台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措施,其中最具杀伤力的是规订用户申请订制包月类、订阅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需二次确认。但现在更多的服务商却把收费模式更隐蔽化了,这对未来的监管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辉透露,今年工商部门将继续畅通举报渠道,要求运营商限期处理;加大执法力度对涉嫌强制扣费、无照经营、发送涉黄不健康信息的服务商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将二次确认被屏蔽的现象从源头上杜绝,才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电信消费环境。

  那消费者如何提防这些电信消费陷阱呢?

  “对不明来源的短信不要轻易回复,一旦发现自己被强行捆绑、收费后,要及时投诉。”石市消协相关人士则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用户在接受有关服务前,应认真了解双方即将签署的合同和服务协议,明确自身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同时,要妥善保存好服务协议和交费凭证,这对消费者的事后维权是十分必要的。

  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前,为了避免被手机内置业务骗钱,消费者在购买国产品牌手机时,插卡前要把手机中的所有功能都试一遍,如果出现相关提示的,可能已经被安装内置软件了,建议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稍加注意,或选择不购买。

  另外,针对电信收费透明度低的质疑,移动、电信和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回应,消费者可每月通过各种方式查询话费清单,如发现话费计算错误,将双倍返还,先行赔付。
责任编辑:新闻公共帐号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