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大:青少年不愿当科学家,中华民族怎么能振兴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3月10日10:41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庭大委员在题为《全社会都要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家》的发言中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青少年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长大了也不愿当科学家,那我们的国家怎么能发展,中华民族怎么能振兴?我为之深深地担忧。我想在座的各位也一定为之深深地担忧。
王庭大说,我在一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的学生中进行了理想职业问卷调查。在九个可选择的职业中,科学家的职业竟排在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工人。这样的结果让我无语,让我哽咽。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简直梦寐以求。可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王庭大强调,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科学家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当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之时,开国元勋们首先着手组建中国科学院。我们不会忘记,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学技术的基础和世界大国的地位;是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是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是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家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技术重视程度、对科技人才重视程度,决定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我要大声疾呼——全社会都要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家!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要让全社会关注,必须形成舆论氛围。在新闻媒体上要有位置,要有版面。据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占节目总量的20%,日本占15%,而我国只占6%。建议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都要加大对科技和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建议筹建国家科技电视台或在中央电视台单独开设科技频道,综合频道也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重要报纸要有专版。建议筹建国家科学网站。建议加强对科学家的宣传,像当年宣传陈景润那样宣传当今科学家,像了解尊重老科学家那样了解尊重当今的青年科学家,让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心目中留下科学家可敬可爱的形象。建议新闻工作者深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去发现好的典型,宣传好的典型,让民众在享受科学家科研成果的同时,知道是谁千辛万苦地创造了这一切!建议设立科学公园,宣传科学知识、宣传中外科学家的事迹。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的良好风尚。
二是注重教育。网上有个高三学生理想职业调查,结果与我的问卷调查基本相同。报考的文科生4207人、理科生3630人,热门理想职业前几位也没有科学家。热爱科学的教育要从中小学生抓起,要在灌输科学知识的同时,向孩子们宣传科学家的事迹、科学家的精神,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要加大科普教育工作的力度,普遍推开《科学》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感兴趣。要在中小学校设立多学科的科研小组,聘请科技人员做辅导员。要培养千千万万个高士其,出版一批又一批好的科普读物。要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科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是提高地位。让科学家成为受敬仰的人,要适当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让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让科学家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科研。从事科研的时间即使达不到过去要求的六分之五,起码也要达到四分之三,而不是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争取经费。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让科学家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提高,当然,要根据贡献的大小有所不同。让科学家能有个健康的体魄来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要让一辈子工作在科研一线的老科学家离开工作岗位后的生活水平不要大幅度地下降,使他们晚年也能宽裕体面地生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科学家搞好后勤保障。还要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当然也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监督,使他们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使他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始终不畏艰险地向世界科学技术高峰攀登!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