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惠渠赵家沟村附近的两座山体被铲平非法卖土,73岁的侯金福上前制止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冼扬 摄 |
泾惠渠目前担负着灌溉重任 |
本报咸阳讯(记者 冼扬)泾阳县境内的张家山深沟里隐藏着泾惠渠首大坝,该渠是在历史上著名的秦国时期郑国渠的基础上,经过历朝历代修扩建而成,流经泾阳、三原、高陵等6县,惠及140万亩良田。但在渠道赵家沟村附近,开山卖土、破坏渠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开山卖土排水设备遭破坏
泾惠渠依山而建,从两座山的中间地带穿过。3月8日,记者在泾惠渠管理站渠道北侧赵家沟村附近看见几十辆大型自卸车,正排队拉运土方,两座山头已被铲平,原本用于护渠的钢丝网被推倒在地。73岁的村民侯金福一边拿着放羊鞭子,一边阻止铲车装土。侯金福说,这些山是他们世代安家生活之处,从去年开始,有人便在这里开山卖土,村民多次阻止未果,现在两个山头都挖完了。渠道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说,由于此处开山取土,渠道原来的排水系统已遭到完全破坏。而类似这样的恶意破坏,在附近还有3处。
3月9日,记者在管理站下游两公里处看到,渠道两边高高的土坡已被挖去一个缺口,13辆大型货车等待装土。在该处不远的地方,渠道(地下通水道)上面垫了高高的土路,渠面成了道路,拉土车在上面往返拉土。
该管理站副主任钱育工说,他已在张家山水库区工作了18年,深深体会到这条渠对下游百姓的重要性和依赖性。他目睹了附近个别村民为了追求个人私利,恶意破坏渠道两边的自然环境,给渠道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
泾惠渠惠及145万亩良田
据历史记载,引泾灌溉始于公元前246年战国时代秦朝修建的郑国渠,当时引洪灌溉4万顷(约合今天的1155万亩)。汉代在同一峡谷修白渠,宋代修丰利渠,元代修王御史渠,明代修广惠渠。清代引泾困难,只能从峡谷引山涧泉水,名龙洞渠,清末灌溉面积仅两万亩。这些灌区均为郑国渠的继续。历代引水口遗迹至今尚存。上世纪20年代末,由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了泾惠渠灌溉工程,当时计划灌溉面积64万亩。1966年,渠首大坝被冲毁,后在原基础上修建了新坝,现在,灌溉面积达145.3万亩。
泾惠渠从上游张家山处将泾河的水引流而下,就像一根动脉分支成若干个血管,分布在泾阳、三原、高陵、富平、阎良、临潼乡间地头,成为一条关系民生的重要之渠。在泾阳永乐镇,80岁的村民王军虎说,祖祖辈辈靠这条渠过日子,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这条渠是基础。
据泾惠渠管理局工程处副处长王利科介绍,因管理局没有行政执法权,水利工作人员对这种现象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每年管理局都要投入近千万元对渠道清淤。
村民反映执法部门监管不力
昨日,记者将上述私自开山卖土的行为举报给泾阳县国土资源局。该局土地稽查大队队长刘战宏说,此处卖土没得到土地部门批准,属非法行为,此前并不知此事。该局矿产资源管理站站长黎伟说,从现场来看,破坏的程度比较大,他们去年8月份曾制止过一次,还竖了铁丝网,但并没能有效遏制。
从赵家沟拉土必经之路泾阳县王桥镇,居民张年丰指着几十辆拉土而过的大型货车说,每天上百辆拉土车在大路上跑,为什么土地执法部门却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