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的保障力。为解决高原边防部队生活保障难题,新疆军区依托农业新技术试验培训基地,在大漠戈壁创造出一幅现代“田园”画卷:养猪微机化管理,种菜“温湿娃娃”自动调节,保鲜电脑程序监控温湿度……事实证明,要提高保障力,就要学习运用科技、依靠科技,向科学技术要效益、要质量。
(刘明学)
3月上旬,记者踏着厚厚的冰雪,来到地处戈壁大漠的新疆军区农业新技术试验培训基地,走进一座座温棚、养殖场、保鲜库,看到最多的就是温、湿度计,基地领导给记者介绍最多的也是各类数字。
养猪:电子档案微机化管理
“我们这里主要是为全区部队提供种猪,这种种猪的最大特点是抗病能力强、生产周期短、瘦肉率高……”一走进现代化的养猪舍,基地养殖队队长杜军就把记者领进母猪舍参观,只见三排猪舍里的母猪有的躺着,有的趴着,肚子周围的小猪仔正在抢着吃奶。
记者看到,每头母猪的耳朵上都有一个黄色标记。杜队长介绍,为保证这些猪仔的品质,每头猪都有编号,并建立了电子档案,从出生时间、成长过程到疫情防治等,都一一记录在案,这样能确保种猪品种更纯、品质更高。微机化管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让他们“近亲结婚”,每头猪仔都能找到自己的“父亲”。哪头猪到了交配时间,什么时间产猪仔,该喂什么饲料,电脑都会自动生成,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一点也不用担心。
清一白色的小猪仔懒洋洋地躺在妈妈怀里,个个长得腰粗腿壮。杜队长指着《猪场超级管家》说,都是它的“功劳”。为了保证仔猪优质,母猪在怀孕期间,电脑会自动生成一个“伙食”管理单:前80天既要加大营养,又不能吃得过多;之后营养配方又有变化,并让母猪多运动、多采光,这样生下来的猪仔成活率能达到99%以上。
“我们从国外引进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新技术,在池内铺设锯末、谷壳等有机垫料,然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将猪粪降解为可供猪食用的细菌蛋白,构成猪消化道与猪舍环境的良性微生态循环系统。这种技术以发酵床为载体,排出的粪尿附在垫料上,经微生物迅速发酵降解,达到免冲洗猪圈,零排放,无臭味,从源头上实现了环保和无公害养殖。”基地李林奇主任介绍说。
菜棚:智能“温湿娃娃”调节指令
室外风雪交加,室内春意盎然。走进基地西北角的蔬菜温室大棚,让记者眼睛一亮:鲜嫩的黄瓜挂着露珠,一串串樱桃西红柿挂满枝头,红黄绿各色相间的菜椒长势喜人……
官兵们正忙着采摘蔬菜,分级装箱;温室外,停着等待拉菜的车辆。忙得满头大汗的基地李主任告诉记者,这是高科技农业设备带来的新变化。目前,该基地大棚种植实现了生长周期全程监测、温湿度调节自动控制、质量标准绿色环保。
记者看到,每座保温大棚里都悬挂着温度表、湿度计,安装了供水、供暖、通风、照明和自动卷帘系统,还有一个智能“温湿娃娃”。技术人员根据不同蔬菜所需温湿度和采光量,给“温湿娃娃”输入相应技术参数,“温湿娃娃”就会自动实施温度、湿度和采光量监测,适时生成各种调节指令。
在5号保温大棚,种植的是从山东寿光引进的优质高产黄瓜。记者清早走进大棚时,由于夜间通风口关闭,温棚里湿度很高,还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这时,只听“温湿娃娃”发出“嘀嘀嘀”的提示音,墙上的红色信号灯随即闪烁起来,紧接着卷帘机、通风窗自动开启。不一会儿,大棚就完成了换气过程,室内的雾气也很快散去。
基地副主任冯雪程介绍,黄瓜、豆角、辣椒等反季节蔬菜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以前,粗放式的种植费工费时,且产量和效益低,种一棚黄瓜6个人还忙不过来。现在,安装智能化设备后,一个人可以管理3到5座大棚,产量提高了2到3倍,产菜期延长了20多天。
据新疆军区联勤部军需物资油料处处长陈书耀介绍,目前保温大棚种植的蔬菜品种达20多个,每天能产新鲜蔬菜2000公斤供应边防连队。
鸡舍:喂料清粪实现自动化
走进鸡舍,记者看到四层五列70多米长的鸡舍架上,一只只蛋鸡正在不停地叨食。令记者纳闷的是,偌大鸡舍几乎闻不到鸡粪味。养殖人员告诉记者:“鸡舍的加料、供水、清粪等全部实现自动化,3万多只鸡,每天定时自动清粪,减少了鸡舍污染。”
“以前养3万只鸡,需要三四十人,现在只需3个人,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记者看到,舍外大雪纷飞,可管理员小张上身只穿着短袖衬衣,他指着挂在墙上的温湿度表告诉记者,蛋鸡生长适宜的温度是32摄氏度,这里有热敏探头,如果温度超过这个度数,就会自动打开风机进行通风,如果还不能降温,就采取开帘降温;如果温度低了,管理系统就会报警提升暖气温度,整个程序全部是电脑控制。
科学养鸡,效益倍增。“每只蛋鸡每天消耗饲料大约120克,只要把鸡的数量和需要饲料量输入电脑,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加料、喂料,一切全部自动化。”基地养殖队副队长于刚告诉记者,今年这个鸡舍日产鸡蛋2吨,明年我们的生产能力会翻一番。
保鲜库:电脑程序监控温湿度
“这么多蔬菜、肉品,一时处理不完怎么办?”李主任把我们带到基地新型保鲜库。
“这栋保鲜库占地500多平方米,由9个保鲜分库和1个冷冻室组成。”
保鲜库的库板用的是新型复合材料,隔热和保温性能好。保鲜库里,两台冷热压缩机正在工作,挂在墙上的温湿度表显示:温度2℃,湿度90%。
记者看到,水嫩的萝卜、翠青的卷心菜、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青辣椒等新鲜蔬菜,给人满眼春色。
“不同的蔬菜保鲜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这些菜在这里"过冬"两三个月了,看上去像刚采摘的。”农艺师李不学说,控制好温、湿度是蔬菜保鲜的关键,过去蔬菜保鲜技术跟不上,基本上都是吃一大半,其它不是烂了就是蔫了。现在好了,只要把各类蔬菜保鲜需要的温、湿度输入电脑程序,整个储藏室就会进入自动管理之中。在储藏着大白菜的保鲜库里,一棵棵大白菜按生长的姿态整整齐齐地码在制式的货架上,上面还裹着保鲜膜。这些蔬菜通过保鲜膜加保鲜库相结合立式储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蔬菜的水分及营养,根据不同菜种设定恒温后,普通蔬菜的保鲜期一般能达到6个月以上,可有效调节基层部队在蔬菜淡季的补充。
室外,滴水成冰,寒气逼人。战士们正将黄瓜、辣椒等蔬菜装进保温车,送往边防一线部队……
(压题照片由张万辉摄)
种菜有了土壤营养师
郭义闯本报记者梁蓬飞
雪花飘零,朔风凛冽,原本贫瘠的土地更显荒凉。但第二炮兵某通信工程团农副业基地蔬菜大棚内,却是生机勃勃:嫩绿色的黄瓜依藤轻摇,红彤彤的番茄坠满枝头……
在满眼翠色中,两名身穿白大褂的官兵显得格外惹眼。他们蹲在田埂边,戴着白手套,手拿试管烧杯正忙活着。
“这是我们培养的"土壤营养师",正在检测土壤成分呢。”该团后勤处处长钟恒权向记者介绍说,部队驻地土壤夹杂沙石、质地粘重、酸性超标,非常不利于作物生长。以往官兵不懂土壤“脾性”,误以为多施肥、选好苗,就能种好菜,不曾想忙活一季,收成却少得可怜。后来,在地方农业专家的建议下,他们用科技手段改变土壤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官兵吃菜难。
“为了改良这些土壤,我们团可没少下功夫。”该团农副业基地首席“营养师”、中级士官赵雁飞告诉记者,前年他和几名战友被派往地方农业学院学习土壤培育和现代种植技术,并以全优成绩通过结业考核。
“现在的土壤营养状况怎样?”记者随手抓起一小撮土进行检测。10多分钟后,赵雁飞指着检测结果说:“现在土壤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比例适中、含量适度,完全可以满足蔬菜生长需要。”
“营养搭配跟着蔬菜成长周期走,3天一小测,两周一大测,土壤养分缺什么补什么,种出来的蔬菜不仅新鲜营养,而且产量也翻了番。”钟处长欣喜地说。
小猪冬天睡上“电热毯”
马令本报特约记者石斌欣
“过节没花一分钱买猪肉,春节期间我们为基层官兵供应了28头肉猪。”沈阳军区某装甲团后勤处处长张兆玉欣喜地告诉记者:“冬天这么冷,养殖肉猪一点儿也没耽误,这多亏引进了地热电气供暖技术,让小猪们睡上了"电热毯"!”
这个团位于长白山余脉深处,冬季漫长而寒冷。今天一大早,记者一走进团养殖基地猪舍,顿感暖风扑面,墙上的温度计定格在23℃,10几头胖乎乎的小猪躺在圈里呼呼大睡,还有10余头在悠然散步、嬉戏。
记者不由想起前些年猪舍的冬日景象,每到秋季就杀猪会餐,剩余的则卖出去,猪舍里空荡荡的。
“猪要长得壮,首要是睡好!”张处长介绍说,为解决冬季养猪问题,他们借鉴地方养殖场地热电气供暖技术,对猪舍地面进行嵌入式改造,仅花1万余元就解决了猪舍供暖问题,而生猪出栏率却提高了30个百分点。
“电热毯在哪?”记者找了一圈,也没见到。张处长笑着指了指地面。
“这项技术很复杂吧?”养殖场管理员小李拿出“地热供暖解析图”介绍,用1平方米大小的地热苯板平铺在地面上,然后覆盖一层锡纸,再将15米左右的特制电阻线按照“电热毯”电阻线的排列方法,用胶带固定住,最后抹上水泥。“这次改造,猪舍一共铺了38块"电热毯",有效保证了昼夜温度达到22℃以上。”
雾灌带来种菜高效益
褚文杰本报特约记者杨鸿
初春的北疆草原,仍能见到厚厚的积雪。3月1日上午,记者在驻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的某边防团十连蔬菜大棚看到,几条长长的管子上喷洒出无数朵雾花,洒落在绿油油的蔬菜上,一片片肥厚翠绿的茎叶在雨雾中轻摇,煞是喜人。
“这种灌溉技术叫做"雾灌",它能够使蔬菜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提高水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边防连队种菜缺水难题。”连长陈晓辉对记者说。
这个团驻地干旱少雨,以前,连队只能在夏季靠老天降雨种植一些蔬菜,一到冬季,大部分连队的蔬菜大棚都搁置了。针对这一问题,团领导请种植专家考察论证,很快,“雾灌”技术在这个边防团推广应用。种植员刘佳一告诉记者:“漫灌仅仅湿地皮,雾灌却能渗透到底,正可谓"水分潜入叶,润物细无声"。”
大棚外-20℃,记者在大棚里却看到,各类反季节蔬菜生长旺盛,刚刚破土而出的不仅有黄瓜、番茄、茄子等常规品种,还有瑞士彩椒、荷兰香瓜等新品种,有的光生长期就能保持七八个月。
据该团后勤处处长刘新锋介绍,通过“雾灌”技术种植蔬菜,每个边防连队可节水30%-50%,一个冬天下来能节水几十吨,土地利用率也相应提高10%-15%。这项技术的运用,有效地统筹了资源,提高了种植效益,丰富了官兵盘中餐。
官兵四季吃上新鲜菜
杨军本报特约记者李国文
阳春3月,祖国西北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依然滴水成冰。然而,当记者走进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农副业生产基地时,数十座现代化蔬菜温室大棚内,红色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绿色的黄瓜……色彩斑斓。
这个部队驻地远离城镇,以前吃菜要到350多公里外的市场采购,菜运到时往往冬天是一车冰碴,夏天是一车烂菜叶。为解决官兵吃菜难,他们从180公里外拉来土,垫上黄土,掺上炉灰,拌上发酵的羊粪,改善土质。就这样,官兵在戈壁荒漠上建起千亩菜园。
为培养种植技术骨干,该基地与驻地高校、农科所、现代种植基地“联姻”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种植能力,保证每个基层连队都有两名种养“小能人”。与此同时,他们还专门聘请两名地方农艺师担任蔬菜种植技术顾问,解决部队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记者在这个农副业生产基地看到,美国西芹、以色列柿子椒、金针菇、荷兰豆等30多个优良品种,都在戈壁滩上“安家落户”。他们推广的反季节栽培技术,实现了蔬菜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品种多样的生产态势。近年来,他们还积极推广绿色无公害、富含营养的蔬菜品种,有机菜、环保菜、放心菜、营养菜纷纷走上官兵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