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联合早报:中国重新蓄积改革共识与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15日15:01
  中新网3月15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15日刊出署名文章说,中国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共识的重新凝聚是前进的重要一步。在金融危机后的第一次“两会”,一些变化不仅限于姿态与气象,还包括具体做法。政府的政策宣示以及各方相应掀起的讨论与回应,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社会与政治体制改革重新蓄积能力,改革氛围重新建构的过程。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14日落下了帷幕。本届的主题是鲜明的:即在后危机时代中国要如何转变增长方式,改变原本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开展一种内需与出口较均衡的发展模式。

  转变增长方式的课题在中国其实谈了十几年,然而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以及国内经济仍面对着的重重不确定因素,使原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以更迫切的态势逼视中国。此时,制约转换增长方式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得到了系统性的论述,民生与经济的关联被正式确认,经济体制改革的不足受到更充分的认识,社会体制改革议程隐然浮现。

  因而,劳动者报酬、房价、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国企角色与高管的高工资、中小企业发展、政府转型、权力监督等具体问题都成为本次“两会”上的热议话题。而且社会舆论与发言的委员与代表,基本都有相当高的共识。

  政府的目标即使只是政策性的宣誓,其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些在本次“两会”中呈现的变化不仅限于姿态与气象,还包括具体做法。一些地方政府与官员,可能在舆论推动或者说民意压力下做出表率性决策。

  也许做出具体表现的只是少部分官员与人大代表,而且承诺在转化成行动落实时很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然而政府的政策宣示以及各方相应掀起的讨论与回应,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社会与政治体制改革重新蓄积能力,改革氛围重新建构的过程。

  政协以更独立的态势扮演自己参政议政的角色,社会大众与舆论界监督与批评政府的热情日益高涨,这是大势所趋,不会为个别官员的意志所转移。尤其在当前改革再次明确了以改善民生事业为依归时,改革议程有望得到更大的社会支持。

  中国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共识的重新凝聚却是前进的重要一步。何况,中国需要这些改革。(韩咏红)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