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快速崛起“宝山效应”大扩散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10年03月17日07:24
  开栏的话

  2009年,在四川崛起危难、坚强奋进的不凡历程中,我省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他们为全省人民攻坚克难、从悲壮走向豪迈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今年是灾后恢复重建决胜之年。抢抓机遇,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突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更需要发扬无私奉献、奋斗拼搏的精神。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学习先进典型喜看身边变化》系列报道,重温英雄事迹,展现示范效应,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陈婷王小玲

  回顾

  “中国西部第一村”——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与汶川仅一山之隔,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造成该村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亿多元。

  “地震震不垮宝山村”。在村党委领导下,2000多名宝山人没有一个离开家园。全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一致、同心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尊重知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誓要“5年再造一个新宝山”。

  短短一年多时间,宝山村的发展速度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去年全村总产值超过1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家家户户搬进别墅式新居。在更高起点上,宝山村实现了“东山再起”。

  切片

  宝山旅游业在更高起点“重生”

  3月5日11时30分,宝山村村民李雪娇在家门口一边跟邻居聊天,一边等候客人。作为太阳雨乡村旅游酒店的一分子,从去年6月18日开业至今,李家已接待300多位游客。

  这一刻,村两委办公大楼会议室里,关于新温泉井的打井施工谈判正在紧张进行。宝山村党委书记贾正方提出要求:“本月内动工,今年旅游旺季前完成施工”。

  这一刻,宝山企业集团副总戴军奔波在山里,为宝山温泉酒店开展勘测设计。

  曾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宝山村旅游业正在快速重生,宝山村处处呈现勃勃生机:通往各景区和村组的道路大都已修好,正在绿化;回龙沟大峡谷风景区里,龙门寺正在修复;连接太阳湾风景区的旅游线路加紧施工;村里规划了10亩地,准备建集观赏和交易于一体的珍稀植物园……

  这是以产业升级换代为核心的一次重生:农家乐退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乡村酒店登场。“接待收入比以前增长了两倍。”李雪娇告诉记者。

  如今的宝山新农村旅游区,既是农民生活区,也是游客接待区,包括3个各具特色的山地农村民风民俗旅游区,村里成立了两个农业开发公司,专门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要在2-3年内让宝山村民富裕起来,今年是决定性的一年。”贾正方说,宝山人再次创业,仍然选择以旅游为中心。为此,宝山人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对全村旅游业进行重新规划,找到了新定位:山地乡村休闲旅游。

  在宝山人眼里,震后的宝山村旅游资源更丰富了。就说回龙沟吧,山宽了、河床抬高了,形成了一个大峡谷——既是观看地震遗址的好地方,又可以打造成西部最大户外运动基地。

  “这两年,宝山要拼命地干。”贾正方说,宝山村要当成都这个“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乡村典范,“通过旅游改善乡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重振宝山雄风,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延伸

  国坪村借力打造4A级景区

  隔一条湔江河,国坪村与宝山村毗邻相望。虽是近邻,两村的发展水平却相距甚远。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国坪村,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是成都的经济发展缓慢村。“5·12”特大地震造成村里95%以上农房倒塌,村里的经济发展如雪上加霜。

  “宝山村的快速发展对我们刺激很大。”国坪村村主任李平坦言,对于“河对岸”,村里的老百姓十分向往、羡慕,他们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村子也能快些发展,“我们村干部为此没少挨骂”。

  一定要找到发展路子!地震后,国坪村对全村干部群众思想意识进行“号脉”,梳理出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村掀起了学习教育活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定期列席宝山村党委会学习取经。思路很快确定: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深入挖掘资源,打造集避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4A级旅游目的地。

  驶过厦门桥,沿宽阔的彭龙路一路向上,从宝山村到国坪村村委会所在地不过几分钟。“现在的交通大不一样了。”村民陈文兴告诉记者,过去从宝山村过来要从上游绕七八公里,路面狭窄,大车根本进不了村。地震后,新建的乡村公路彭龙路、彭红路以及由厦门援建的跨江大桥顺利通车,为国坪村发展破除了交通瓶颈。

  记者到达国坪村时,村干部正与成都一家企业洽谈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宝山经验告诉我们,抓好项目运作是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李平告诉记者,去年他们主动出击,带着项目跑招商,先后与数十家企业洽谈,最终与四川民众等三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投资超过10亿元的“香草谷”项目今年将启动,将打造600亩香草园、400亩樱花园和四星级温泉酒店等16个子项目,村里还将利用地质资源、气候条件等优势,发展千亩核桃产业基地。

  返程时,记者在村口碰到接孙女放学归来的5组村民吴国良。吴国良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他说:“希望村里的项目能搞起来,大家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了。”按照时间表,香草谷、花溪南堤等三个项目下月就将进场。龙门山麓,一个全新的温泉旅游小镇将拔地而起。

  对话

  主持人:本报记者

  嘉宾:谢芝华(彭州市委常委、龙门山镇党委书记)

  记者:宝山精神给干部群众带来了什么启示?

  谢芝华:宝山村震后迅速恢复崛起,在龙门山镇、村、社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群众对干部的要求更高了:以前选干部,重在能做给群众看;现在,群众更看重的是干部能带领自己干事情、共同致富。宝山村的事迹见报后,我们在全镇召开了向宝山学习的动员大会。全镇干部群众纷纷以宝山为榜样,学身边人,学身边事,村与村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灾后重建推进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记者:具体采取了什么行动?

  谢芝华:用好宝山村这张“名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去年,龙门山镇抓住灾后重建机遇,确定了建山水龙门、五彩乡村旅游镇的奋斗目标,并就如何利用龙门山旅游资源和“宝山名片”,进行新的发展空间布局。今年,龙门山镇要加大实施力度,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尽快实现全镇旅游业的全面恢复提升。目前,我们已落实了3个旅游项目。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