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瞭望》:欧企眼中的中国机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22日14:11
  欧企眼中的中国机遇

  反危机期间,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而言将更加重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尚前名

  欧盟及其前身欧共体在西方对华关系中一直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尤其是1995年欧盟通过有史以来第一份全面对华政策文件——《中国与欧盟关系长期政策》报告以来,双方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中欧关系定位从“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而上升为“全面伙伴关系”,进而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这其中,经贸利益又是构筑中欧关系基础的重要因素。如今,在发达国家中,欧盟已经成为与我国关系最为稳定、成熟的贸易伙伴。在这一过程中,一大批欧洲企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眼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深重,但全球经济已呈现回暖态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中欧经贸关系对双方而言都十分重要。欧洲企业眼中的中国究竟是否还一如既往地充满魅力?他们对于中国将来的发展是否还充满信心?对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多位欧洲知名企业在中国的高管。

  中国机遇无与伦比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发展机遇。”谈到为何“钟情”于中国,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张志强的话里透露着喜悦,而这种喜悦来自于中国市场给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实际利益。

  在2010年1月底公布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中显示:大中国区净销售额4.29亿欧元,比第三季度上涨26.9%,年同比增长3.9%,超额达成业务目标。2009年大中国区为全球业绩贡献11%。“可见,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大中国区都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他坚信。

  具有同感的远不止一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世界知名的欧洲企业都将中国视为一个“聚宝盆”。

  “2009年,共销售超过9万辆汽车,比2008年增长38%。”宝马公司的一位高管向记者透露,2009年,得益于中国政府有效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宝马集团全球第四大市场,是2009年全球增量最大的市场,并且是宝马集团最高端的BMW7系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更让他们信心百倍的是,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造就了一大批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具有很强的消费力。此外,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随着道路建设和居住环境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旺盛。

  一个例证就是今年1月份,宝马集团首次实现单月销量超过10000辆,增长幅度超过100%。“虽然下半年的市场状况不很明朗,但宝马集团有信心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他谈到。

  对于上述现象,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毫不意外。他谈到,自2000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都超过了两位数。而随着国家“扩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将会越来越广。这无论是对于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而言,都是极大的利好。

  “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目光都投到中国来了。对于将来,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市场跑得更快。”谈及未来,SAP中国区总裁张烈生的观点同许多欧企管理者的看法不谋而合。

  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在对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对未来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在过去的2009年中,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中国经济的表现尤其抢眼。中国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一股中坚力量。

  强调合作双赢

  BP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的。从一个小小的办事处,发展到今天共拥有4000多名员工,实现总投资47亿美元,BP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变,也亲身参与了中国红红火火的经济建设。

  陈黎明向记者坦言,回顾BP所走过的历程,一条贯穿其近40年商业活动的主线就是:合作双赢。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的国际警戒线,为满足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许多中国能源企业正在加速开发海外资源。对于此种明显的竞争,BP采取的应对之策是:与中国能源企业展开更加有效的合作。最近例证便是2009年6月,BP与中石油联合取得了鲁迈拉油田的作业权。这是伊战后首次油气项目招标的第一个竞标结果。

  在陈黎明眼中,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对国内企业还是跨国公司而言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出国门,他们中有很多也将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例如在能源领域,国有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他们将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既相互合作又互相竞争的格局。这有助于促进良性竞争,增加供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后危机时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发展机遇。”

  张烈生的感受同样真切。他谈到,SAP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与中国企业合作。这二十多年间,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见证了一大批优秀中国企业的成功崛起,以及其中有些企业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见证了中国发展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并且向全球创造中心迈进。

  “非常欣喜地看到,我们提供的IT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了众多中国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继而实现了面向管理创新的现代企业的成功转型。当然在助力客户不断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成长为中国IT行业举足轻重的知名企业,并有幸助力超过2600多家客户的成长。”

  他表示,在为这些成绩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深知SAP中国的成功取决于客户的成功和中国的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们不断挑战自我,努力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视野清晰、思维清晰和行动清晰,并帮助中国企业转型,以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欢迎中国企业成长

  近年来,中国企业成长迅速,“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然而却有部分国家将此视为一种威胁,并想方设法排挤中国产品,遏制中国企业成长。对于此种现象,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和欧企高管们均表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外资企业对此唯一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欢迎。

  “这些并非客套的恭维。”梅新育表示,这些欧洲企业在中国都有许多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发展不好,他们要想发展也将会面临许多困难。

  这样的观点在采访中也得到了印证。几乎所有受访的欧企高管都曾向记者表示,外资企业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长期承诺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用爱立信中国高级副总裁赵钧陶的话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我们在这里的成功就在于我们从来没有把中国简单地定位成一个赚取利润的市场,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坚信,只有中国发展好了,市场繁荣了,我们的客户成功了,我们才有可能持续成功。”

  他以爱立信自身的经历充分证明了一点——开放的竞争环境对企业而言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从19世纪成立之初,爱立信受限于瑞典本土市场的规模,就开始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到1900年,爱立信的销售市场就已经遍布全球。正是这一个多世纪的全球竞争将爱立信历练成为一个一流企业。

  “历史已经证明,越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就越能催生优秀的企业。排挤限制、封闭市场表面看来是保护了本土企业,实质是损害了企业的长远竞争力,会阻碍产业进步,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他向记者坦言,如果说贸易保护主义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那么今天全球主要经济体之所以能够相对迅速地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走出来也正得益于各国之间开放的、全球化的合作。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中国伙伴的成长抱以十分欢迎的态度,并且还着力帮助中国企业快速成长。”他向记者介绍,1997年爱立信在跨国公司中率先成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意在满足中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对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们不仅和国际知名大学合作提供商业管理学位课程,还有一系列针对行业发展阶段特点量身订制的技术类课程。如今,从爱立信中国学院毕业的学员已经在中国通信产业的各个领域成为骨干。十多年来,我们的学院对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素质、管理经验,拓展产业的国际视野、促进中国与国际接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体现了爱立信“核心中国”的战略,即以共同成长、打造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出发点。

  反对技术封锁

  近来,这样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在少数国家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久拖不决之时,欧洲企业对华投资却往往呈现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像磁悬浮列车、空客飞机和核电站等项目已成为中欧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当前,在中欧贸易中,机电产品占进出口总额的近60%,高新技术产品占近30%。我国自欧洲引进技术的数量和金额均列首位。欧盟也因此连续多年保持我国累计最大技术供应方地位。

  “从我们自身的经验来讲,真诚长期地承诺于中国市场,把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进到中国是在这个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针对上述状况,宝马公司上述高管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之所以有这样的表态,可能出于两个原因。”梅新育向记者作了分析。

  首先,相对于美国而言,欧洲并不具有当世界霸主的野心,因此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实际的经济利益,而不像美国那样希望通过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维持其霸主地位。

  其次,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附加值越高、竞争力越强。“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中国人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中国制造"和外国产品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不拿出些"硬货"出来,那他们的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将会逐渐缩小。”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