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一位村民向记者展示村委会发的“鲁花”油。本报记者李强摄
本报讯 (记者孟祥超)今年2月,房山区长阳镇哑叭河村村委会向村民发放“鲁花”牌花生油作为福利。但村民发现该油的气味、外观均与真品存在差异,疑为假冒品。
村民称福利油气味刺鼻
多名村民介绍,村委会春节前向全村700余名村民发福利,每人米、面、油各一袋(桶)。其中,食用油为“鲁花”牌5S压榨一级花生油,每桶含量5升。
一村民说,该种油散发出如“豆腐”般的气味,加热后,气味有些刺鼻,油烟也很大。
3月20日,记者在该村民家中看到,仍有几桶村委会发的“鲁花”油,另有一桶其自购的同品牌花生油。当室温接近20℃时,“福利油”仍然凝固,颜色深黄,自购油则为透明的暗红色。另外,“福利油”的批号喷码显示为4位数字,而自购油为5位。
记者随后走访该村10余户村民,发现其家中“福利油”和自购油的对比特点与前者一致。
房山工商局未受理投诉
20日下午,该村村委会一负责人称,发放的福利品均是“业务员找上门来的”。他介绍,年前,3名男子前往村委会,推销了米面油三种货品,但目前他已经与供货者失去联系,他也无法判断油的真假,如果“今年用着不行,明年再换”。
记者多次与鲁花集团北京分公司联系,对方当日下午回应称,该问题应由工商部门负责。记者带去的花生油样品也未被“鉴定”。
在房山区工商局,几名工作人员称,按照谁投诉谁举证的原则,应由投诉者自行前往质量鉴定机构检测,或由该品牌的生产厂家出具鉴定结果。
同时,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花生油的“消费者”应为该村村委会,因此对村民投诉不能受理。
追访
鲁花称委托分公司鉴定
昨日,一不愿具名的村民表示,如果他们自行鉴定,相比与鉴定的费用和耗时,“还不如干脆把油扔了”。
山东鲁花集团总部负责该事务的一名人员称“我们(花生油)的批号都是5位数,4位数(批号)的(花生油)不是我们生产的”。
她表示,已委托北京分公司人员对该产品进行“鉴定”。但北京分公司人员则称,负责此事的人员外出,暂无答复。
哑叭河村负责人说,已将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提交至“工商局”。房山区工商局未证实是否收到材料,只称尚未受理该问题。
本报记者孟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