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日记:祖国是维和队员的强大后盾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3月23日22:40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在苏丹这片红土地上,我们医疗队60名队员们已经共同度过了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大家和睦相处,相濡以沫,营造了“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记得刚到达苏丹时,我们充分体验了国内夏季都没有经历过的炎热与酷暑:没有风,明显有一种身处“热浪侵袭之中”的感觉,同时,也饱尝了联合国提供的别有阿拉伯风味的饭菜。也首次亲眼目睹各种肤色的人种:白人、黑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奇怪的感觉,有好奇、有兴奋、有担心,怕与其他外国朋友不好相处。到达瓦乌营区后,我们很快与第五批维和战友完成交接任务,并迅速展开工作,熟悉了营区和工作区的环境、地貌、器械、工作程序等。身处异国他乡,难免不思念祖国和家乡的亲人,这种思念深深烙在心中,但看到瓦乌的市貌、乡村的茅草屋、不太宽敞的唯一柏油路、源源流长的尼罗河畔以及当地的人们,深深切切地感到祖国的强大、国富民丰。也触摸到维和部队的重大责任、神圣使命,能够在远离故土的苏丹参加这次维和任务,是祖国给予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八个月时光,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精神和作风,展示中国军人的价值和勇敢,展示中国人民的爱心和友好,展示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善良,为所有维和部队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苏丹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高质量完成自己人生的维和使命,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有一次,在带队前往尼罗河拉水的途中,看到路旁修长的黑人跟我们招手,并对我们说着什么,感觉到苏丹人民的热情、豪迈,也目睹了长期的战乱给苏丹人民带来的灾难,使他们的身心受到难以形容的创痛和伤害,他们饱受饥饿的捆饶,苏丹大地上到处是比人还要高的茅草,而庄稼却难以寻觅。也看到零星的砖瓦房正在拔地而起,苏丹人民正在重建家园,深切体会了“和平与发展”对人类的意义,特别是对苏丹人民,有着更深的含义。在尼罗河边,看到河里洗澡的人群,在河岸上,一位20岁左右的黑人小伙子,要跟我们学中文,并告诉我们,这条河是他们的母亲河,他们吃的水就是尼罗河水,他们的生活用水是没有净化的河水,这样的水源对国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做为医务人员,更感觉到这样的饮用水必然对苏丹人民的身体带来不健康的威胁或潜在威胁。路上看到尼罗河大桥,当地人们都说,这是中国人民在六、七十年代帮助他们修建的,是中苏友谊之桥梁,是中苏人民友好的象征。所以,今天,我们来自中国的维和部队再次来到这片前辈曾经辛勤劳作过的地方,为苏丹人民再做贡献,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使他们从此远离战火的纷扰,从此走和平发展之路,逐步摆脱贫穷,将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我想,我们对苏丹人民的援助正是中国人民热爱世界和平、拥护世界和平的具体体现。
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要以“为祖国争光”作为自己最大荣誉,热爱苏丹人民,尊重苏丹的宗教礼仪,为苏丹的持久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临床上,利用在国内集训时掌握的医学英语专业知识为维和官兵提供一流的技术,确保高质量治疗伤病员疾患的能力,体现维和的强大责任,脚踏实地干工作,使生活制度井然有序。我坚信,我们维和医疗队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险阻,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为苏丹人民的和平和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