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郑州中院原执行局长狱中感悟:对私欲缺有效节制

2010年03月24日10:37
  来源:中原网

  核心提示:“虽然我长期在司法部门工作,不能说不知法和不懂法,但对法律的理解却不深不透,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下,缺乏对法律的高度敬畏和对自己行为的严格控制。”曾任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的杨清泉说,“在一个日益健全的法治社会里,任何犯了罪企图躲避刑罚的侥幸思想都是徒劳的。”

  杨清泉档案

  2002年至2004年,杨清泉利用担任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职务之便,收受、索取拍卖公司经理张文杰的财物34万余元及字画两幅,为张文杰谋取利益。2006年8月15日,杨清泉涉嫌受贿罪被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同月28日被依法逮捕。2008年12月25日被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2009年7月7日送省第四监狱服刑至今。

  翻开杨清泉的履历,可以看到他的仕途一帆风顺:1969年4月1日应征入伍,从战士到团司令部参谋、连政治指导员;1982年3月转业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审判员、庭长等职务,最终的职务是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好好的执行局局长不当,为了几个钱宁愿坐监狱?”这是报社的一位同事在谈到杨清泉时说的一句话。我也有着同样的疑问。3月11日,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省第四监狱。

  “犯罪原因不同,但最终的结局都一样”

  “是《河南法制报》的记者吧?”在警官的带领下,一个身材颇为魁梧的服刑人员走进省第四监狱教育科办公室,还没有落座,他就迫不及待地说,“法制报我很熟悉,以前我在中院的时候就跟你们报社的许多记者打过交道。”从他的这一番话中,我马上判断出他就是我的采访对象——杨清泉。

  “警官跟我谈,说有记者要采访我,本来是想拒绝的,一听说是法制报的,就答应了。一直以来,法制报都是河南政法机关自己的报纸,我很认同。”杨清泉很认真地说。“你也曾经是法院系统的名人,媒体圈认识你的人很多。”我说。“哦。”他笑了,笑得有些尴尬。

  “我是2009年7月7日到省第四监狱服刑的,目前在监狱教育监区文教分监区,改造岗位是罪犯教员。我正在备课,3月14日,也就是这个星期天,我要上台讲语文课了。”军人出身的杨清泉快人快语,很健谈,但可能是因为警官在场的原因吧,他很注意斟词酌句,“语文教材是监狱针对服刑人员编写的,所选的文章很优美。我看,要把课文真正讲通、讲透,还需要下一番工夫。我会好好备课,积极查找资料,尽可能地把这项任务完成好。”

  “有点紧张,毕竟从来没有讲课的经历。”他笑着说,“我经过调查发现,许多服刑人员的文化程度很低,是文盲,更是法盲。正是由于这些,他们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据省第四监狱教育科科长常志有介绍,监狱对职务犯的教育改造主要是让他们摆正位置,有身份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他们的犯罪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进而认罪服判。“职务犯文化程度高,监狱就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做罪犯教员,协助警官做好服刑人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从官员沦为囚犯,职务犯们的犯罪原因不同,但最终的身份和结局都是一样的。”

  “拆除了防火墙,出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我从你的履历上看你是大学文化程度,是个文化人,而且你一直在法院工作,是个执法者。你既不是文盲,也不是法盲,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面对我的发问,杨清泉选择了沉默。屋里刹那间安静下来,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坐着。挂在墙上的钟摆“滴滴答答”走着,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现实是残酷的,教训是深刻的,这是我一生中栽得最大的跟斗。”过了好久,杨清泉幽幽地开了口,打破了沉默。“我从一个农村的孩子,被党组织和国家培养成一名履行神圣的法律职责的司法干部,可以说,在犯罪入狱以前我的人生道路还是顺利和平坦的。”他说,他是乡亲们眼中的成功人士,是他们教育子女的榜样。“对于政府、单位给我的待遇以及社会对我的评价,我也曾经很知足很珍惜。也许我的人生道路过于顺利平坦,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务的提高,赞扬的话听多了,自己也就有点飘飘然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了,交友的选择性也变化了。一旦自己拆除了防火墙,思想的抗病毒能力就会急剧下降,出问题只是个时间问题。”

  “虽然我长期在司法部门工作,不能说不知法和不懂法,但对法律的理解却不深不透,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下,缺乏对法律的高度敬畏和对自己行为的严格控制,错误地把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当做是人之常情,从而打开了犯罪病毒侵入的阀门。观念的偏差导致行为的扭曲,最终使我走上了犯罪道路。”杨清泉说,他的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不健康病毒感染而发生质变,行为上出现越轨是必然的,他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彻底改变了。

  在担任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期间,杨清泉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先后在母亲去世、子女结婚和节假日期间,收受他人红包、钱物、购物券共计人民币4万元;名人字画两幅和人民币20万元、10万元,累计34万元。

  “对个人的私欲缺少理性的有效节制”

  “你家里缺钱吗?”“不缺,我不需要用受贿的钱来养我自己。”杨清泉回答得斩钉截铁。“是不是官场有这样的‘潜规则’,这个钱你必须收?”“没有。”他很坚决地摇了摇头,“我的许多同事和领导都清清白白,走进监狱的人只是少数。”说到这里,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是有头朝老母,无面对神州。”这句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书法家傅山诗中的句子,杨清泉在此引用不知是什么意思,个中的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应当说,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操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意识。个人欲望、贪念是造成我个人走上犯罪的主要原因和根源。”接过警官递过来的水杯,杨清泉微微欠了欠身。下意识地捧着水杯喝了一口,他舔了舔嘴唇说,“我本人正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对个人的私欲缺少理性的有效节制,从而导致了思想上对道德、伦理、法律的蔑视,进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落了个‘可怜夜半虚前席’的下场。”

  “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以前没有想到;对于我的所作所为,我很后悔。”杨清泉说,“这真应了那句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个人需要技巧和智慧,但最不能缺少的是原则和信念,没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往往都会把自己搭进去。”他说,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人生道路发生了偏差,他忘记了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家中亲人的教导和期望,丢失了工作原则与人际交往中的鉴别能力。“我把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人民群众强烈反对的和国家大力打击和惩治的东西,认为是正常的,有些是可以接受的。不该去的地方去了、不该吃的吃了、不该收的收了,从而导致了超原则、超限度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与他人交往中,忘记自己的身份、工作性质和处世原则,而是一味相信,一味义气,满足于吃吃喝喝,缺少应有的防范心理和对他人心理和行为目的的窥视。”杨清泉说,这样的认识尽管是客观归罪,忽略了主观内因的作用,但对他而言的确是应吸取的人生教训。

  “人之所以犯罪,都是因为无知和愚昧”

  “由一名受人尊敬的国家司法干部堕落为一名为世人不齿的囚犯,从国家司法部门走进了矫治自己灵魂的监狱。”杨清泉说,高尚的职业和森严的高墙,光荣的国家干部和可悲的服刑人员,二者之间真是善恶之分、天壤之别。“犯罪的危害是严重的,教训是刻骨铭心的,面对铁窗、高墙、电网,遥想家乡的亲人,我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事实的确如此,在一个日益健全的法治社会里,任何犯了罪企图躲避刑罚的侥幸思想都是徒劳的。”

  “你在看守所里,有没有针对自己受贿的金额算出自己的刑期有多长?”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杨清泉选择了回避。他说:“我犯了罪,必须接受和服从法院对我的刑事判决。实际上,当我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真正认罪服法后,反而感到了一种轻松,因为我抛掉了往日的幻想和沉重的思想包袱,清楚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改造方向,增强了改造的主动性。”

  “监狱的一切对我而言又是陌生和无知的,随之而来的复杂心态也是无法形容的。是监狱干警的教诲,使我摆平了心态;是亲人的鼓励,使我萌发了上进的力量。我知道,现在的一切都是我犯罪的代价,除了好好改造,没有其他的出路。”杨清泉说,他觉得监狱对服刑人员提出的“把刑期变成学期”的要求非常好,“人之所以犯罪,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是因为无知和愚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修养。况且现在知识更新很快,如果不学习,就很容易和社会脱节”。

  “你知道杨林吉吗?”杨清泉扬着声音问我。“知道,我曾经采访过他。”我点点头说。杨清泉说,入狱后,因为身份的落差,杨林吉心理失衡了,人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看到杨林吉整日彷徨不定、迷茫无助的改造状态,监区警官及时对他进行了谈话教育。得知他年轻时曾做过多年文案工作,便将他调到了监狱小报编辑部,希望他能成为一名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小报编辑。”杨清泉说,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杨林吉彻底从迷茫中走了出来,他又重新找到了年轻时为心中的追求而笔耕不辍的积极状态。心态决定一切,走出心理困境的杨林吉一下子找到了精神寄托,心情也开朗起来,女儿来接见,也夸父亲看上去好像又年轻了好几岁。

  “杨林吉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还被评为省级监狱优秀报道员。这对服刑人员来说,是很高的荣誉。我愿意向他学习。”杨清泉满眼都是羡慕之光。

  ( 作者: 首席记者 赵蕾/文 记者 王富晓/图 )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