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4日10:00,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段远源做客新华网。与网友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图为访谈前,嘉宾与主持人合影。新华网李非摄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 为更好地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华网日前推出了解读教育规划纲要系列访谈,今天是第三场,我们请到了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段远源做客新华网,与网友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段远源说,用清华学堂命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体现了清华大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理念。袁驷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给通才开辟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
袁驷说,所谓大学者谓人才之谓也,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根本任务”这四个字很重要,把这四个字拆开就是以人才培养为根,以人才培养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任,以人才培养为务,合起来就是根本任务,所以说大学的第一要务就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培养出大批的、各种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是特色人才。
袁驷说,人才培养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让教师以教学为责,以教学为乐,以教学为荣,对造诣很深的名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院士,从而让教师“有热情”、“有水平”、“肯投入”。
袁驷说,人才培养还需要好的“学风”。关键是要把“学”解决好,“风”自然就会正,学生要不爱学,这个“风”怎么能起得来?而且这些学生要在全校起一个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要从根本上科学调整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让学生乐于学,能学得进去,学生学习的自身动力上去了学风才能上去。
袁驷和段远源强调,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向“尖子”倾斜,而是重点发挥“示范者”和“领跑者”的作用,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嘉宾语录选辑 袁驷: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经过了百年以后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但不变的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所以我给梅校长加一句,所谓大学者谓人才之谓也。我们的大学要以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这也是清华这样的学校应该承担的历史和社会责任。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学校。大家都知道,想上清华大学是很不容易的,竞争很激烈,所以这也给我们很大压力,我们要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各种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是特色人才。在2009年我们提出清华大学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让目前已经在实施,已经取得成效的一些基础学科进入这个计划,成熟一个进一个。我们不追求功利,也不追求轰动的效应,我们追求实效。其实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也没有太新的东西而是从顶层进行一个整合,就像我们对软件进行了一个重新升级。
段远源:清华学堂是清华最早的建筑,同时清华建校之初的校名也叫清华学堂。它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也和人才培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清华学堂早期曾经作为学生的宿舍和教室。20年代清华开始建立国学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国学导师梁启超等就在此传道授业。很多学生当年都曾经在清华学堂学习过,包括我们国家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先生,他回忆在清华学堂的经历时专门写到清华学堂在他的心目中实际上是清华天堂。学校用清华学堂命名培养计划也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袁驷:我们要构建一个名副其实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概念空间上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物理空间上是我们非常漂亮的标志性建筑。之前这个建筑是行政办公的场所,现在所有的教务处教师搬到一个小楼里,要把这个建筑腾出来办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基地。有一句俗话单个馒头凉得快,过去学生分散在各个学院,现在我们用这样一个计划把他们聚集起来。从教学设计来讲,这些不同学科的学生在一起,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交叉学科的培养环境,比如学数学的学点儿物理,学点生物,学点信息,这样交叉学科的互相交流就容易实现。
袁驷:我们在清华学堂培养计划选人的时候标准很单纯,就是这个学生有天赋,有学术热情又肯投入。尽管未来同学们的发展,包括走向社会后可以有很多样化的选择,可以在方方面面都成为很优秀的人物,但是我们这个计划起码在目前的实施阶段目标很单纯,就是希望在优秀的学术人才方面先做一些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多样化的模式尝试,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很多著名的大牌教授、院士都投入其中,有些理论探索甚至到了很深入的程度:到底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应该是什么?到底是加速还是丰富?教师应有怎样的责任感?谢维和副校长当时就指出,原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工程师强调的就是对你的塑造和雕刻,是按照我预想的模式。而我们实际上培养的人才到底应该是怎么样?我们对此有一些有意思的探讨,这也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现象。(陈曦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