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外资化妆品如同“神话” 扭曲广告诱惑暗藏玄机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3月24日22:52
  中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2时40分报道,在化妆品领域,外资品牌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超过78%的消费者使用并会优先选择外资化妆品。那么,化妆品洋品牌真的比本土品牌好用吗?面对这个似乎显而易答的问题,业内专家却称“并不如此”。

  中国化妆品消费已出现明显的“崇洋媚外”

  业内专家指出,化妆品成分以及原料供应商已基本实现全球化,洋品牌与本土品牌在成分、技术上已经没有差距。目前“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个很热门的成分,根据检测,目前质量最好最稳定的EGF是中国产的,而该成分占了日本EGF80%的市场。“可以说,中国不差技术,也不差好的原料”。业内资深原料专家陈先生也指出,化妆品原料的价格基本大同小异,外资大牌的原料并不比本土品牌的贵,但价格却会比本土品牌要高很多。他举例称,CHANEL的Precision系列其中一个主要有效成分是“五胜肽”,而该成分也同样被佳雪、自然堂等本土品牌使用,但是CHANEL该系列的市场价格却比本土品牌高几十倍。同样的一个例子,伊丽莎白雅顿的一款夜间修复晚霜含有一种具有舒缓作用的植物提取成分,在本土品牌创美时中也有使用,“但两款产品的价格也是相差极大的。”

  一位专家对此感叹,中国化妆品消费已出现明显的“崇洋媚外”,除了早些年本土品牌因质量问题而落下的一些阴影外,更多的原因是外资品牌铺天盖地、无缝不入的宣传攻势。一句话概括:外资化妆品有被“神化”的现象。

  名为“高科技”实则花钱买报告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5%的消费者认为,外资化妆品在技术上更先进,主要依据是外资化妆品在宣传中经常会提到“××实验室证明”、“××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等研究报告。曾在外资品牌做过销售工作的王宝儿(化名)却告诉记者,化妆品领域存在着“验证宣传”的潜规则,所谓的实验室或研究报告大多是化妆品公司放出的“科技烟幕弹”,只是将广告用科学术语进行包装而已。

  含量不足0.00001%照样声称“纯天然”

  化妆品工程师土木(化名)指出,“纯天然”暗示消费者产品的成分并非人工合成,“但其实只要稍稍看一下成分表,就会发现大多数成分与植物无关,更不用说是所谓的有机植物了。”

  来自外国的皮肤专家还指出,没有研究可证明,天然成分就比人工合成的成分更有益于皮肤,实际上,许多天然成分也具有毒性,也会对肌肤形成刺激性。

  有机不等于无害别为宣传噱头买单

  在本次调查中,有18%的消费者表示喜欢外资的有机化妆品,理由是“它们更天然更安全”,而且“不含香精的味道很淡”。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国家并未对“有机化妆品”有明确的标准,而国外的有机认证证书也五花八门,不少品牌在其宣传资料上暗示其是有机产品,比如称“原料来自纯正天然的有机种植植物”等,大玩“有机”的文字游戏。

  一个瓶身两个SPF值易误导消费者

  在本次调查中,专家组还提出“洋品牌两个SPF值”的问题,并称这一做法是在钻法规的漏洞。虽然目前在法律上是合法的,但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果然比较普遍,比如碧柔亮采防晒乳液,其外包装上标注的是SPF30+,而瓶身上标注的却是SPF50+;理肤泉特护清爽身体防晒露瓶身上标注的是SPF50+,中文标签上的SPF值则是30+;资生堂安热沙防晒露瓶身上标注的也是SPF50+,中文标签上则标SPF30+。

  据了解,为了防止厂家虚标防晒指数、误导消费者,2007年我国重新修订了《化妆品卫生规范》,其中对防晒化妆品的SPF值要求最高只能标注SPF30+。专家指出,一个产品有两个SPF值是有点矛盾的,从当时的法规原则来看,应该是指要遮盖住洋标签上的SPF值,但由于没有明文规定,所以洋品牌保留原SPF值的做法算是钻了规范的空子。

  药妆不一定就更好

  调查中,有13%的消费者表示只会选择洋品牌药妆品,因为“它们有医药背景、更安全有效”。据悉,在药店销售的化妆品被不少消费者及品牌称为“药妆”。“药妆”概念源自欧美,是指介于药品和美容品之间,如去青春痘系列、含氟化物牙膏、去头屑洗发水、有助睡眠的芳香油等产品。但专家指出,中国的化妆品定义中并无“药妆”的说法,“药妆就更安全更有效”是被误导的观点。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