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消息

古稀挑水老人跪求政府修路 五年前交集资款(图)

来源:大河网
2010年03月24日10:31

  ●用过的水,收集再作他用

  太阳已经西斜,山坳里升起了阵阵炊烟,顾小侯开始做饭。75岁的顾小侯和老伴在一起生活,晚上做的是煮米炒土豆。

  老人拿出三个土豆,从屋里的一只水桶里小心地舀出一点儿水倒在一个盆里开始洗。不一会儿,盆里的水就变成红色,顾小侯把浑浊的洗土豆的水倒进墙壁旁的一个盆子里,盆里已经积存了一些洗脸水。

  接下来开始淘米,老人又舀了一点儿水,略能浸泡住米为止。随后,微白的淘米水又被小心地倒进墙壁旁那个盆子。

  半个小时后,顾小侯坐在院子里,开始吃饭。门前小路上不时传来车轮碾过的声响,拉水的村民一个个回来了。

  刷碗时,顾小侯用了一块布蘸水擦拭了几下,刷锅水仅有一杯那么多,这些水仍被倒进了那个盆里。顾小侯的老伴把这盆水端到屋外,倒进一个塑料桶里,沉淀后的杂质被他泼到垃圾池里。这些水,可以喂牲畜,可以洗脚,还可以洗衣服。

  在干得冒烟的空气里,顾小侯又送走了一天。

  顾小侯是陆良县城西北、海拔2000米的陆良县活水乡石槽河村的村民。石槽河村属于冬干夏湿高寒山区气候,年降水量为1150~1500毫米。但现在看来,这个数字要改写了,因为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

  ●水窖大小,成为财力象征

  顾小侯在做饭时,她的邻居胡书弘已经把一车水拉到了家门口,他小心翼翼地把水倒进水窖里储存起来。拉这趟水,花费了他两个多小时,水源在5公里之外的邻村。

  在胡书弘的记忆中,石盆子组因为海拔较高,附近一直没有水源。以前村中有一座水塘,村民和牲畜的饮用水全靠下雨后流进水塘里的雨水。到了1976年,村里投资把水塘的四壁和塘地用水泥加固。村子里一部分村民家有水窖,有的村民家是用水桶。

  五年前,胡书弘花费5000多元建了一座水泥水窖,可以存几吨水。下雨时,在邻居家屋檐下的水槽可把雨水引到自己的水窖里。

  在石盆子组,到处可见平房上、屋檐下有几根塑料管子延伸到一座水泥构建的池子里,这就是水窖。水窖在这里,已成为富裕与财力的象征。有的人家把水窖建得有三层楼那么高,储满水后可以用一年。如果谁家有一座大水窖,媒人给这家儿子介绍对象时,将成为炫耀的资本。这里的人,吃多了缺水的苦。

  ●忘了洗澡什么滋味

  每次走到水塘旁,胡书弘总习惯性地往那儿望一眼。以前,这座能容纳5000多立方米的水塘养育了村里的600多口人和600多只牛羊。而现在,没有一滴水的水塘像个椭圆形的怪物,露出可怕的面孔。

  水塘干涸了,他们还能花上两个多小时徒步5公里到邻村拉水,虽然水已经受到污染,但拉到家经沉淀还能用。为了节水,他们把积蓄的洗菜、洗脸水,用来洗衣服。前提是,衣服是脏得实在穿不成了集中起来洗。洗过衣服后的水,还可以喂牲畜。时间长了,身上脏得发痒时,可用毛巾蘸一点儿水在身上擦一下就行了。胡书弘家已记不清多久没尝过洗澡的滋味了。

  一水多用后,暂时尚能勉强维持生活,而村民赖以生存的庄稼呢?

  这里的农作物是玉米、小麦、洋芋,因为干旱,春作物几乎绝收,小麦长得不到一尺高,没有麦穗,村民含着眼泪拔掉喂牛。现在是种土豆的季节,可是村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裂缝的土地发愁,这些土豆种下,地热和地表的温度,可能将种子烘熟。

  村里的经济作物全靠烤烟,胡书弘的一个儿子和女儿在外地打工,他和妻子在家侍候几亩烟田,每年仅烤烟就收入五六千元。马上到了栽烟苗的季节,因为缺水,今年的烟叶也指望不上了。

  ●卖掉耕牛外出打工

  “以前干旱时,水塘最多干涸两个月,而这次是从去年7月到现在,水塘干涸了8个月。”胡书弘说。

  百年未遇的大旱,让这个本来就不通水的自然村雪上加霜。这里本就不富裕,很多房子还是土坯墙。每人仅有的8分地散在沟沟岔岔间,耕作不便。所以,家家都养有耕牛。

  胡书弘看到,村里的牛羊越来越少,都瘦得不成形,于是一些村民就把牛羊卖掉。组里的牛羊仅剩300多只。胡书弘家有两头牛,他正犹豫着卖不卖。

  水可以节省,牛羊可以卖掉。靠庄稼为生的村民今后如何度日?

  春节后,胡书弘发现,组里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是年轻人外出,干旱后,四五十岁的人也出去了几十个。在家颗粒无收,为了生计,从未出去过的他们含泪走向四方。因为没有技术,大多在建筑工地上。如今留在组里的只剩下老人和带小孩的妇女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