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3月25日07:02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往哪深入,怎样深入?总装某基地渭南测控站直面科技干部中存在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用身边典型回答好3个命题:坚守黄土塬值不值?科研成果难评奖亏不亏?个人发展受限悔不悔?

  毕业于清华大学、今年春节前刚分配到测控站的张玄,用“刻骨铭心”来形容教育的感受。他告诉记者:“记得大学毕业时,老师问我,你准备好了吗,我怯怯地说"差不多吧"。现在,如果有人问我相似的问题,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我已经走在与星相守的路上。”

  “黄土塬”情结——

  大路不走走小路

  坚守清贫值不值

  翻过一道道梁,绕过一个个弯,记者来到了镶嵌在黄土塬顶的测控站。放眼四周,麦田泛青波,农舍升炊烟,好一派田园风光。

  “我们刚来时感觉还挺新鲜,可时间稍长,也为这出门盘山道、手机没信号的生活条件所苦恼。最心疼咱们的"军娃",每天上学要在这十八弯上来回跑两趟,太不方便了。”说起这里的自然环境,不少官兵轻轻地叹息,尽管他们很少为此抱怨。

  在这个测控站,科技干部占多数,绝大多数毕业于军地名牌高校,学的是自动控制、通信工程、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知识和技术,谁就可能拥有更多的财富。从理论上讲,他们完全拥有率先致富的“入场券”。刚来黄土塬时,他们中不少人也曾苦恼过,困惑过,甚至动摇过。

  工程师章乐来自浙江青田,亲友中有不少人靠经商致富。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的他,冲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光荣,放弃了读研的机会,谢绝了亲人邀他一起创业的美意,毅然入伍当上了一名“牧星人”。

  日复一日机房值守的枯燥,一年到头两地分居的生活,并不优厚的工资待遇,也曾让他怀疑当初的选择。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好友举杯提议:“首先敬我们身边的航天英雄一杯酒,你们知道吗?神舟飞船上天后,连外国人看我们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尊敬。”那一刻,章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了航天事业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

  在这个测控站,有太多像章乐一样恋着黄土塬的航天人:工程师李卓越身怀六甲仍放心不下自己负责的专业,一天晚上她拖着沉重的身子来到机房,突然肚痛难忍,羊水破裂,被紧急送往塬下的医院。家在云南的李四虎,和妻子过了8年牛郎织女的生活。去年,他让妻子舍弃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随军来到黄土塬。亲人埋怨他:“这下你把她俩从米箩里拽到糠箩里了。”

  测控站政委张庆生介绍,在主题教育中,他们充分挖掘这些身边的教育资源,先后举办老中青三代测控人座谈会,组织“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星评比颁奖晚会,开展“星光闪耀照军营”故事会。引导科技干部重温老一辈航天人“十八孔窑洞建站,一台设备起家”的创业史,了解测控站执行88次重大科研试验任务屡战屡胜的奋斗史,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不少科技干部说,人生短暂,事业永恒。投身航天事业,让我们找到了人生成长的罗盘和情感的归宿,吃多大的苦都值!

  “无花果”困境——

  科研成果虽实用

  难以评奖亏不亏

  某系统组工程师刘建中,是组里年龄最大、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同志,也是公认的技术“大拿”。他先后取得了2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全部投入使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然而,这些成果在参评全军级奖项上并不占优势,被大家称为“实用却不得彩”,多成了无花之果。

  比如,一台担负备份任务的进口测角电脑发生故障后,因为机型太老,连生产厂家都无法提供维修服务。是刘建中从软件入手反复调试,最终让这台电脑起死回生。可是,这套软件又不是你开发的,怎么拿去评奖?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在执行神舟七号任务前几天,雷达测速测距数据出现跳秒现象,不能及时捕获目标。他带领人员反复分析测试,终于找到了故障的“罪魁祸首”,制服办法是修改系统监控台的软件。刻不容缓!刘建中白天连着黑夜干,连上小学的女儿骨折他都没时间到医院去看。他编制程序达上百万行,打印的稿子摞起来有半米高,最终赶在任务执行前让设备恢复了正常。

  需求是科研之母。一位懂行的专家评价:“刘建中干的活哪个都不是冲着获奖干的,可哪个都是执行任务急需的。这比那些中看不中用、一评完奖就刀枪入库的科研成果不知要强多少倍。”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些成果背后,凝结着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测控站,刘建中自主开展这些技术革新项目,和其他科技干部一样,既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也没有专门的时间保障。白天,他和同事们一起到机房值班。晚上即使加班再晚,第二天早上,他照样和战士一起列队出操。身在基层,常为缺少技术资料而犯愁,他就通过各种途径向研究所的专家和高校的老师请教,或到网上悉心搜索。

  在主题教育中,刘建中被评为测控站“献身航天的道德之星”,走上了红地毯。测控站站长张宏给他撰写了这样的评语:“计名要计国家名,计利要计国家利。刘建中身上集中体现了航天人特有的奉献观和荣誉观。”

  “天花板”现象——

  单位编制是铁规

  发展受限悔不悔

  从去年底以来,多家党报和权威网站围绕地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天花板”现象展开了一场讨论。所谓“天花板”现象,是指在干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便会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

  在测控站,由于高职编制少,科技干部如果不挪窝,想在部队长期干的愿望就可能落空。一位科技干部直言不讳地说:“我也想在部队干一辈子,可是眼看着发展受限,干着还有啥劲?”

  在主题教育中,今年面临转业的干部给大家作了生动的现身说法,他就是高级工程师、副站长王建峰。

  “今年转业工作安排推迟了,我感觉是自己"占便宜"了。你看,我又幸运地赶上了两颗新发射卫星的测控任务。”王建峰神清气爽地笑谈着,没有一丝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之态。

  王建峰说,党没有亏欠我什么,相反,我认为自己为部队做得还远远不够。记得我刚走上行政岗位时,第一次组织点名紧张得面红耳赤。今天,站在部队面前,不用拿稿子,照样能讲得有板有眼。再说,我参加了历次神舟飞船的发射任务,亲眼见证了20多颗新成员加入“卫星家族”。尽管割舍不下对部队的这份情感,但算算进步账、能力账和经历账,我非常知足。

  王建峰告诉记者:“我很赞同战士何祥美的一句话,打枪想多了会跑靶,得失想多了会走神。”

  身边的典型最能引发心灵的共鸣。不少科技干部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军队建设大局的高度,理性分析个人的进退走留,校正自己的成才坐标。工程师韩振兴说:“与别人比工作干劲,越比干劲越充足;比精神状态,越比精神越富足;比人生价值,越比人生越知足。”

  测控站组织各室队围绕“基层岗位怎么看、本职建功行不行”进行辨析,引导官兵明白一个道理:三尺岗台既承载着国家利益,也是个人成长成才的沃土。没有千千万万航天人在基层岗位的竭诚奉献,哪有祖国航天事业的宏伟大厦?

  在配合主题教育组织的歌咏比赛中,科技干部豪迈地唱响了属于航天测控人自己的歌:“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计名要计国家名,计利要计国家利。”祖国的星座见证着“牧星人”的坚守、奉献与价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