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成都实行错时上下班还是堵 效果4个月可能消失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0年03月25日08:00

  今年2月20日,成都市开始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错时上下班制度缓堵效果怎么样?昨日记者了解到,《中心城区错时上下班制度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报告》已经出炉。经过一个月的实际运行,中心城区的车速有小幅的增长。可按照目前的车辆增长速度,错时上下班的缓堵效果4个月后就会被完全抵消掉。

  错峰一个月 上班路上还是堵

  “最近这段时间,路上好像又开始堵车了。”家住东二环的刘女士,在位于红星路南延线的天府软件园上班,每天上下班开车经过红星路沿线,一直都让她很头疼。从今年春节后开始,成都市开始执行错峰上下班的政策,加之红星路沿线多个小路口都建起了人行天桥,红绿灯数量大大减少,这一度让刘女士的上班路轻松了不少。

  “以前,每天都是7点钟起床,错峰上下班后,我一般7点半才起床。”刘女士说,过去由于路上堵车,上午9时上班的她要提前两小时起床,洗漱、早餐完毕后,大概 8时出门,路上大概要花上50分钟,大约8时50分能抵达单位。而在错峰上下班后,她感觉路上的拥堵情况有所好转,“车子没那么多了,红绿灯少了,平时最难走的红星下穿以及科华路一线,也好走了。”她说,正因为如此,她把自己的闹钟往后拨了半个小时,让自己能睡得更好。

  然而,在错峰上下班执行了一个多月后,刘女士感觉7点半起床有点来不及了。“刚执行的一阵,效果确实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路上的车好像又多了起来,堵车情况又开始出现。”她说,有几次她都差点迟到,这个月甚至还因为堵车迟到了一次,“没办法,闹钟只好拨到了7点一刻。”

  跟刘女士有着相似感受的市民还有不少。家住在三洞桥附近的张女士也告诉记者,错时上下班后,交通情况改善并不是非常明显,而这段时间她明显感觉到羊西线又开始堵车,“就在今天早上,我被堵在羊市街路口10多分钟,车子根本走不动。”而在浆洗街附近上班的龙先生也表示,前段时间红照壁路口的堵车情况好转了一些,但最近一段时间,又有点走不动了。

  数据说话 错时上下班提速并不多

  “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整体有所改善,但仅仅靠错时上下班不可能解决交通拥堵。”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个月的实际运行评估,中心城区早高峰在8:20~8:40更为集中,但晚高峰拥堵指数整体下降,在早晚高峰车速都有所提高。

  据了解,此次调查选取今年1月11日~1月15日为“错时前”期间基准数据,3月1日~3月5日为“错时后”期间评估数据。早高峰数据采集时段为 7:00~9:00,晚高峰采集时段为17:00~19:00。而在这些时段,城市道路网交通运行的数据主要来自浮动车调查和人工现场调查两种方式。

  报告显示,错时前后早晚高峰时段基本上一致,但是高峰时段的车速有所提高、拥堵路段也有所减少。早高峰8:20~8:40出行更为集中;晚高峰拥堵指数整体下降,表现为路口排队长度缩短,等候信号时间减少,车速提高。同时,常发拥堵路段里程减少20%以上。早高峰常发拥堵路段由“错时前”26段、15.38 公里下降到“错时后”19段、11.73公里。晚高峰常发拥堵路段由“错时前”67段、43.10公里下降到“错时后”40段、33.94公里。同时,早晚高峰的车速都有所提升。“错时后”早、晚高峰时段三环路内整体路网的车速分别提高2.47%、4.26%。主干道提速更多,达到5.7%。

  “当然,提速得并不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速的幅度并不大,而且功劳也不仅仅是错时上下班。他认为,主干道的大幅提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在实行的过街天桥的建设使用,截至目前,一环路、二环路、南大街、蜀都大道、新华大道、红星路上已开放通行46座过街天桥。他表示,作为单一的缓堵措施,错时上下班不可能立竿见影,一下子就让市民感觉交通通畅了。

  高峰时期常发拥堵路段

  早高峰

  错时前 26段、15.38公里

  错时后 19段、11.73公里

  提速 2.47%

  晚高峰

  错时前 67段、43.10公里

  错时后 40段、33.94公里

  提速 4.26%

  未来担心

  新增汽车抵消提速 城区交通依然严峻

  “这样的提速效果,还正在被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吞没。”相关负责人表示,错时上下班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对路网提速、缓解拥堵的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可就是这样来之不易的提速,还在为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抵消。

  今年1月,成都市每日新增1389辆汽车,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成都市的人口与机动车保有量仍将维持快速增长势头。“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错时上下班带来的缓堵效果很快就会被抵消。”根据预计,照此速度,4个月内新增汽车所产生的交通流量将可能抵消错时上下班措施的缓堵效果,中心城区交通形势依然严峻。

  国内外城市经验表明,单一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作用有限,必须实施综合管理政策措施。“继续加强以控制小汽车为重点的交通需求管理,加快其他交通政策的出台实施仍旧十分重要”。

  成都商报记者 赵素冰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