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特大凶杀事件。一名当过外科医生的中年未婚男子在55秒内,持刀连续朝正在等待学校开门的13名小学生捅去,造成8死5伤。新华社记者涂洪长评述说:“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校园本应该是清静之地、安全之地,最不应该发生流血死人事故。但这两起惨剧却偏偏发生在校园内外!这提醒我们,在校园特别是中小学内,未成年人比较集中,相对缺乏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意识和经验,这样的场所更应当安全警钟长鸣,安全保卫工作更要细之又细。”
涂记者的话当然有道理,学校确实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假如在学生进校的高峰期,学校有更严密的防范措施,或许惨剧就不会在校门口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至于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但即使该校的安全措施做得很细,也可能还是难以避免学生惨遭横祸。从报道可以看出,凶手郑民生当天出来,就是要行凶杀人且不针对特定对象。假如学校在校门口的防范工作十分严密,不给他留下下手的机会,那他也可能在离校门口远一点或更远一点的地方下手。
官方材料说,郑作案的原因有二:一是与原单位领导王某有矛盾,辞职后谋求新职不成;二是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心态扭曲,故意杀人。郑所在社区的居民也说,郑这样40多岁的男人,事业、婚姻都无成,房子也没有,又没有人给他温暖,他几乎就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失败者”。这种人一旦感到绝望,就很容易走极端。这些邻居呼吁社会应多关注这种潜伏着的“病人”,避免他们走上绝路,给社会带来危害。
可见,此案的发生固然与学校安全工作不到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郑民生的病态心理。这种病态心理注定了不在这一地点杀人,就在那个地点杀人;不在这一时刻杀人,就在那一时刻杀人。简单的防范措施(如在学生进校高峰期增加值班人员)是不顶多少用的,最彻底的办法应该是对像郑民生这样的“病人”进行有效防治。治,是指政府与社会都要关心像郑民生这种被社会边缘化的“失败者”,让他们的心理健康起来,阳光起来。
防,是指建设和谐社会,让更多人都感到温暖,尽量不让人被社会边缘化。当然了,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郑民生产生病态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恋爱失败。如今我国的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越来越远,将来找不到对象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其中又涉及当事人个人性格等原因,不全是社会原因),那是不是意味着将来由此引发的犯罪也可能会越来越多?可真要解决出生性别比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此案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但不应就事论事,而应看到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