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异地联动寻找烈士亲人(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3月26日11:28

  特等功臣金耳世烈士亲人在浙江平湖找到——

  烈士遗照成为最好礼物

  3月25日,本报寻找烈士亲人小组联系上特等功臣金耳世烈士的亲人了。

  本报寻找烈士亲人报道,引起了浙江嘉兴当地报纸《南湖晚报》的关注。该报记者叶丰收致电本报记者说,他也要参加寻亲行动。随后,他带着本报提供的烈士和墓碑照片赶往烈士家乡平湖市新埭镇。

  烈士亲人就在新埭镇

  叶丰收了解到,金耳世有一个叫沈林珍的弟媳妇和一个叫陈阿龙的儿时玩伴如今还生活在新埭镇。新埭派出所登记的信息显示,沈林珍家在旧埭村,却没有她家的电话。叶丰收赶到旧埭村时,旧埭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已经下班。

  叶丰收又去旧埭村村头的商店和小餐馆打听,终于在一家小超市打听到了陈阿龙家的地址。70多岁的陈阿龙刚好在家。老人操着一口地道的平湖方言问:“你们是为阿四来的?好啊,还是有人记着他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他了,应该记着他啊。”

  尽管岁月的年轮已增加了几十圈,陈阿龙的回忆却仍枝叶完整,脉理清晰。“我们都叫他阿四。他为人特别好,别看长得人高马大,说话却轻声细语。”在陈阿龙眼里,金耳世是一个善良和气、孝顺父母的“阿四哥”。在陈阿龙指引下,叶丰收找到了沈林珍的家。沈林珍是金耳世弟弟金瑞林的妻子,金瑞林四年前过世。沈林珍老人对记者的到来有些吃惊。她告诉叶丰收,儿子金晓春在附近的小厂里打工,是金耳世的亲侄,也是金耳世如今在世的最近的亲人。金晓春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旁白——在寻找烈士亲人过程中,被询问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一问三不知。前些年,村里的老一辈邻居都在世时,大家还经常提起金耳世。逢年过节,有关部门还会给金晓春家送些慰问品。看来,金耳世已渐渐被村里的年轻人淡忘,只有陈阿龙偶尔还提起金耳世的事。而这份遗忘正是促使本报倡导和组织寻找烈士亲人行动的原因。

  有条件一定来沈祭拜

  金晓春家还收藏着金耳世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和《革命军人立功喜报》。金晓春曾经搬过一次家,家里本来收藏着的一张金耳世当年的照片遗失了。他们看到本报提供的烈士遗照都很欣慰,说是终于可以面对烈士的照片进行祭拜了。

  金晓春一家的生活并不宽裕,他的妻子去年得了红斑狼疮,无法干活。母亲沈林珍年岁已大,双胞胎女儿大学快毕业了,正面临找工作的难题。金晓春从没想要通过伯父“特等功臣”的称号得到点什么,但他没有忘记伯父。每年清明前,金晓春都会跟女儿说一说金耳世的壮举,一家人会在心里默默怀念先人。金晓春告诉叶丰收,他知道金耳世长眠在沈阳,父亲金瑞林生前一直希望能去沈阳看看哥哥的长眠之处,为哥哥扫扫墓,但因路途遥远、经济拮据,父亲的心愿到死都没实现。

  金晓春的大女儿金佳凤学的是医护专业,如今正在嘉兴市区一家医院实习。她知道父亲每年清明都有去沈阳扫墓的念头,但她也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得知本报和《南湖晚报》正在帮他们想办法,金佳凤说如果有机会到沈阳扫墓,她一定去。

  旁白——这平凡的一家人,从没以家里曾经出过金耳世这样一位功臣而炫耀。而我们不应该选择遗忘,因为我们都受益于此。有人曾说,对待老兵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历史观,对待烈士更是如此。记者发稿前接到最新消息,扬子晚报社有意资助双胞胎姐妹赴沈祭扫金耳世烈士,体现了一个媒体的责任和情怀。

  本报高级记者伏桂明

  见习记者张舒太原传稿

  沈阳日报生活晨报燕赵都市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南湖晚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