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潘石屹:微博影响远超博客 纸质媒体会消失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3月27日10:06
  据《经济观察报》李翔报道,

  经济观察报: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微博的?

  潘石屹:你可以到我微博上查一下,我想我是用的最早的人之一。在新浪微博刚上线测试的时候他们邀请了一些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时候写得并不多。

  经济观察报:那么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它是一个对外发布信息的有效工具?

  潘石屹:一开始新浪介绍这个产品的时候,说只能写一句话,而且是随时随地的。我觉得人的思想和观点不是一句话能表达的,如果没有前后语境会比较唐突,所以开了一两个月也没怎么用。可是我对新东西总是很感兴趣,慢慢地就开始习惯使用了。

  他们的微博版本也修改了很多次,第一次修改是可以贴照片和视频。第二次加了黑名单功能。因为网上有好多人是没事找事专门骂人的。黑名单功能不一定采用,但它至少可以有威慑作用。所以我觉得微博还是个比较干净的平台。

  另外,我发现网络时代的特点是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写上一篇很长的文章,几千字、上万字,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很少会去看,大多数人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很少的文字把观点表达清楚,所以微博140字的限制也是限制你要精练,不要罗嗦,这样也给看的人节省一些时间和精力,所以我觉得这个方式还是很好的。

  经济观察报:你通过微博获取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

  潘石屹:这两天我跟一些年纪大的领导聊天,关于北京出“地王”的事情,我问他们消息来源,他们都是看报纸和电视。我心想我都不看报纸了。这就完全不一样,上网的人了解的信息非常及时、信息量非常大。而看报纸得到的消息可能就是前一天的事了。其中微博的信息又是最快的,比如什么地方发生地震,下大雪,从天气到经济什么都有。

  尤其这次全国两会,我不能想象两会期间没有微博和网络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我比较关注的有新华、京华两会、东方早报和凤凰卫视的微博。信息量特别大,任何一个委员和代表们提的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是哗众取宠,马上就会反映出来。

  有一天我跟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起吃饭,他们一般不怎么上网,也没什么人开微博。我跟他们说,你们在会上的讲话,五分钟之内全中国就知道了,微博的转发是非常快的,他们听完后也吓一跳。如果是报纸、电视的话,回去还得编辑,领导还要审,而微博直接就出来了。经济观察报:你自己通过微博发布过什么重要的信息吗?

  潘石屹:一些重要的信息都是通过微博发布的。我很少接受平面媒体的采访,因为我觉得耽误时间,你坐在那儿跟他聊一两个小时,写出来的话只有两三句;两三句可能还不是你的话,他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所以有时候我特别苦恼。有的时候记者不喜欢用引号,好像下面都是我说的话,其实好多观点甚至跟我说的是相反的。有了微博后,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手机信号,我都可以通过微博发出去。包括常规的公司情况、我们销售业绩、对外公告,公告挂出去一秒钟后,我的微博就可以发出来了。

  经济观察报:你的微博使用习惯是什么?

  潘石屹:随时随地发。如果在办公室尽量用电脑,因为电脑打字快,屏幕也大。我的iPhone(手机上网)手机随时带着,碰到问题,有什么想法随时发。不然等到回来后就忘了。

  经济观察报:我知道新浪对用户的使用习惯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他们是怎么跟你沟通的?

  潘石屹:没有什么沟通。这个习惯是慢慢形成的。他们常说我像是新浪微博(https://t.sina.com.cn)聘的推销员,老在推销这个产品,实际上我都不认识他们的工作人员。

  经济观察报:对微博的使用会减少你使用博客的频率吗?

  潘石屹:会。博客写的字比较多,还有一个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的问题。微博最好的地方就是,人家对你感兴趣他才看,不感兴趣就取消对你的关注。这种被动传播就特别要求准确和质量。博客发出去,别人是否愿意看,有什么意见也没有反馈,但是微博发出去后所有反馈特别清楚。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微博这种方式会对媒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

  潘石屹:我觉得影响非常大。从中国来看,微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原来的博客。因为中国手机普及很快,普及率非常高,这就有了一个硬件基础。而微博正是基于手机。你若用电脑,还要有互联网的限制。所以我认为微博基于手机的发展很有前途。经济观察报:现在很多人利用微博来进行营销。

  潘石屹:在微博上,我的原则是绝对不打广告。广告分两种,一种是直接的,我销售一座房子,房子面积多大,多少钱,这是直接的。第二种是间接的,你的美誉度、知名度提高后,人们就会主动去看你的房子。而我觉得微博的最大敌人就是打广告,如果你不断地打广告,别人就不关注你了。人家关注的是有价值的、有启发的信息。谁还用粉丝的方式去关注广告的话,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经济观察报:之前SOHO中国做过一个博客群,而且非常成功。以后你的公司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吗?

  潘石屹:会用同样的方式做微博。我觉得在这上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新周刊》,《新周刊》微博的受关注程度和趣味性都非常好。微博不光是个人可以使用,也可以是机构。像你们《经济观察报》就可以做一个,所有记者可以共享,有信息就发出去,反馈回来一篇稿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而且这是大家的观点,不是一个人写出来的。微博的出现对平面媒体提出的要求更高,你有没有归纳能力和发现能力去发现知识和智慧。所以我觉得报纸还会存在,但是不会以纸的方式存在,应该是以互联网、微博等群体的方式存在。这样也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最关键的不是你通过何种介质传出去,而是你有没有思想。

  经济观察报:但是这样就没有广告了,而广告是目前媒体最重要的盈利模式。

  潘石屹:我认为传统的广告方式会被淘汰。广告是原来信息不发达的产物,但现在有了互联网,每一个人都成为主动体了,他可以搜索。未来的消费不是被动的、填鸭式的传播,而是主动的搜索信息。商家一定要卖东西,人们一定会想要消费,都可以通过搜索来完成。肯定再也不会是天天给你推销,给你打广告的方式,这种方式一定会过去的。

  二

  经济观察报:微博对你身边的朋友影响大吗?

  潘石屹:影响很大,我动员周围的人和朋友尽量开微博,第一个是我老婆,她在香港、英国长大,尽管回来十年时间了,但接触的还是个小圈子,关注的点也还是这个小圈子,包括来家里做客的人。我说你只要开了微博就会对中国社会有深入了解。动员一两个月后,她就开了,开完之后她说跟她原来了解的中国完全不一样。她现在也有二三十万的粉丝了,觉得非常好。

  另外,我觉得国家领导人也要开,因为等到下面官员给你传递信息的话就晚了,他可能老瞒着你,只传递好的。你不如开一个微博,这就是了解最全面的、最底层的信息的方式。

  另外,我动员小孩也开,现在老师给布置一篇作文,与其让他死板地写,还不如开个微博让他在上面写,写完后整个的语言还是现代的、鲜活的。让一个五十岁的老头教作文,我有时候看了都觉得好笑,因为怎么还是文革时候的语言,不鲜活、没有吸引力,而网上的语言是很有吸引力、很鲜活的。你写作文不就是要表达这个时代的特点吗?经济观察报:你平均一天发多少条?

  潘石屹:看碰到什么事情,如果没碰到事情可能发两三条。但前几天北京拍卖“地王”时候,我一天可能发十几条。因为又有新东西出来,别人又评论了,可能就是五分钟发一条。

  经济观察报:我看到在微博上你说你把任总(任志强)“害”了?

  潘石屹:他是一个比较执著的人,年级也比较大,不会用电脑。最早我动员他开了个博客,他开始说不会写,我说不用你写,你写在纸上交给秘书,打完就挂在网上好了。后来他开了博客后还觉得挺好。原来媒体一采访就丑化他,至少博客上是他自己写的话,也还是有很多人骂他。

  后来我又跟任总说,现在还有一个好东西,比博客更好,别人骂你你觉得过分的话可以把他拉入黑名单。结果我教了他一个月也没有教会。我告诉他拿手机写就行了,他也写了一些,但因为用得不熟练就没有感觉。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把密码丢了,找密码又折腾了一个月。

  现在他终于学会用手机发了,但他从来不看评论,也不关注别人。刚刚写上瘾了,他的微博又让黑客给黑了。被黑是很紧张的事情,因为黑客在上面不知道以你的名义写什么东西,我对这方面就特别小心。新浪网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说:很对不起,我们技术没管理好,让黑客给黑了,现在正在恢复。这时候我正在任总旁边坐着,他说黑就黑吧,他不在乎。我说不行,少林寺网站被黑了,释永信还专门跑到北京来危机公关,你不能不重视啊。

  过了正月十五,任总到亚布力开会,通过手机不断发微博,结果新浪又把电话号码给改了,当时给每个人发了个私信,但任总不上网,也从来不收私信,他还按原来的号码发,结果一条都没收到。等到他回来之后,才知道新浪电话号码换了,他气坏了,说换了电话号码也不打电话跟我说一声。所以他把存下来的东西又重新发了一遍。

  任总真正写微博上瘾是最近四五天,夜以继日地发。因为他觉得微博的影响力太大了,领导也给他打电话,拿“地王”的老板也给他打电话。他就觉得这个东西好。他主要是通过周围人的反映感觉到微博的力量非常大,至于别人在他微博上说了什么东西他不知道,也从来不看。经济观察报:像你这种非常善于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的人,你身边的人怎么评价你?比如任总。

  潘石屹:任总不能够体会在网上跟别人交流,向别人学习,把别人的智慧汇集过来的方式,他不能理解。他天天看着我拿手机和相机来回跑,我估计他不会理解我。

  经济观察报:其他人好一点?

  潘石屹:只要上微博的人,就好一些。因为你跟别人说微博是说不清楚的,短信、MSN、博客,它都像,但也都不像,就是一个“四不像”。所以你一定要让他写,他有粉丝,去关注别人,转发别人的东西,同时讨论一个问题,才会明白。

  三

  经济观察报:您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写微博?

  潘石屹:只要你跟别人、跟外界有交流就需要。除非是修行的人,要出世,不让外界的信息干扰他。微博就是个社会,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是不同的圈子,所以你要跟社会交流。你要不要说话?要不要听别人说话?只要你想说话,想听别人说话,微博就是最好的办法。

  经济观察报:现在“微博女王”是姚晨,博客是徐静蕾,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潘石屹:先入为主吧,像徐静蕾进入博客比较早,另外她也天天坚持,同时她长得也漂亮,本身也有吸引力,又有才,既演,也导,也写字。

  经济观察报:现在有一种观点,即微博可能会让人的思维方式变琐碎,缺乏宏观思考能力,并且注意力分散。

  潘石屹:我觉得不会,反而使人更丰富。人的思维都是琐碎的,琐碎的东西越多,才会有一个宏观、整体的判断。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全都摸着了,整体的概念就有了。如果信息量不大,只摸着一部分,一定就是瞎子摸象。其实对于未来和未知领域来说,我们就是瞎子,得一点点地摸,掌握得多才好。

  经济观察报:实在无法想象,以后我们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都是“微博体”的,都是不超过140个字。

  潘石屹:这有什么关系,优美的唐诗哪有超过140字的?那时大家都写唐诗。再过几年时间,都是“微博体”,这就跟唐诗一样,而且未来的时代一定是精练的,繁杂的东西没人看了。经济观察报:你的博客上转过我们对黄亚生的访问,像这种需要严肃思考的话题,微博上可以实现吗?

  潘石屹:很容易实现。你可以多写140个字,好几个140字就把层次分开了。另外这140个字还可以附一篇文章,比如附件、图表都可以挂上去。最重要的是,未来一定是群众的智慧,未来的网络社会一定是反权威的,不只是你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说。黄亚生可能写140个字,下面评论可能上万,这就丰富了,再也不是一个人在写一篇评论。网络是消灭权威的,以后就没有权威了。

  经济观察报:你什么时候开始对传统媒体失望的呢?

  潘石屹:大概前几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吧。采访时谈了一大堆,还拿着录音笔录,最后只写一点点,要不就胡乱写,我觉得太歪曲了。你一提这个问题,我脑海里就有几个人的形象,他们写的时候都不带引号,把别人的话、他自己的话都变成我的话了。这就不是有效率的,别人觉得潘石屹是不是胡说八道,说的东西也没有深度,没有智慧。

  经济观察报:主要还是自身的体验?

  潘石屹:现在都追求环保、低碳,我记得几年前我的桌上还放一大堆报纸,什么汽车版、美容版,我从来不做美容,当然也就从来不看。一些东西看完之后就扔了,这得损失多少树啊?还要排版、印刷,全是浪费。

  经济观察报:所以在你的未来是没有纸质媒体的?

  潘石屹:应该是没有。一些报纸可能会存在,可能越办越好,但不是以纸的方式存在。未来一定是这样。

  网人网事网络职场网络 人物网民百态争鸣·法治人物关键字

  IT招聘: 聘网编聘工程师

  ·

  ·

  ·

  ·

  ·

  ·

  ·

  ·

  人物 CEOCTOCFO

  ·

  ·

  ·

  ·

  ·

  ·

  ·

  · (来源:新华网综合)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