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徐永清,1979年9月入伍,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专业26年,带领科室攻关克难,在修复四肢晚期战伤及功能重建上取得突破,20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国医师奖”。
3月下旬,记者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附属骨科医院为兵服务记录本上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近年来,该科共补贴军队伤病员医疗费2000多万元,巡诊治病1000余人次,在总医院骨科主任徐永清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先后有1300余名部队患者康复重返训练场,36名重症官兵获得新生。透过这组数字,可以再现徐永清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服务边疆军民的感人事迹。
“医疗无小事,事事关人命,维护官兵生命健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去年11月,云南省军区通信营战士苏凌,训练中不慎导致骨折,住进该院骨科病房,一心想让徐永清主刀做手术。得知消息后,徐永清专门来到小苏的病房,承诺第二天就给他做手术。
手术很成功,小苏很感动。每天查房时,徐永清都要关切地询问小苏术后康复情况。有人不解地问:“徐主任,您是知名专家,何必为一个兵劳神费力?”徐永清严肃地说:“医疗无小事,事事关人命,维护官兵生命健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一个边防战士千里迢迢来住院很不容易,我们不能凉了他的心。”
徐永清对部队重症患者高度负责,对一般病情也不马虎。在他看来,边防官兵长年累月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温暖。这些年来,徐永清看门诊、做手术、搞科研、带研究生、抓科室建设、参加学术活动……一年到头没多少休息时间,每天找他看病的官兵络绎不绝。但不管多忙,只要官兵来求医,他从不推诿。近年来,徐永清先后主刀为100多名战士做过手术。
“只要能挽救战士的生命,花再大的代价也值!”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医生注定要与风险同行。
两年前的一天下午,随部队外出施工不慎被高压电流击倒的驻滇某边防部队战士小高,脖子和右小腿大面积皮肤坏死、胫骨裸露,导致严重骨髓炎,伤口部位不断流脓血。如果立即截肢,代价和风险都很小,但这样一来小高将永远成为残疾人;如保肢救治,小高的腿有可能保住,但也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并发症,风险太大。
“这个风险我来担!我们不能只想着个人声誉而不顾战士后半生的幸福。”徐永清坚持进行保肢救治。清创、植皮、移植皮瓣……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他凭着精湛的医术,终于保住了小高的右小腿。护送小高来院救治的部队领导和战友,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挽救患者生命,徐永清敢担风险,不惜代价。去年9月,驻滇某部战士李泽因车祸导致身上多处骨折,生命垂危。被送到昆明总医院骨科后,副主任汤逊当即带领值班医生会诊,精心研究救治方案。从伤情程度看,把战士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并恢复健康,不仅需要较长周期,牵扯科室医护人员大量精力,还要补贴一大笔医疗费。徐永清鼓励汤逊说:“你就放心地治疗,只要能挽救战士的生命,花再大的代价也值!”经过逾百天不懈努力,小李从入院到出院,医院累计补贴医药费达13万余元。
“健康连着战斗力,战斗力的指向,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
一次,徐永清带领医疗服务队赴云南边防部队巡诊时,得知团卫生队医生短缺、设备陈旧落后,战士平时训练受了伤、生了病,还要跑到驻地医院或内地部队医院治疗,十分不便。
“健康连着战斗力,战斗力的指向,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徐永清大胆提出:医院与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的边防部队卫生队实施结对帮带,着眼长远为边防部队培养一批“兵专家”、“兵医生”,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缺医少药的状况。
2007年初,驻滇某装甲旅卫生队医生游永刚被部队选送到该科进修。徐永清常鼓励他大胆做手术,术前帮助制定方案,术中在一旁当助手,术后指导总结临床经验,还指导他把临床病例素材修改整理成文,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上发表。为了让小游开阔眼界,徐永清经常带他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会议,使他在断指再植、皮瓣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回部队后成为卫生队有名的骨科专家。
近年来,徐永清带领科室帮助边防部队培养医疗卫生人才30余名,赠送医疗设备仪器20余台(套);编写的《军事训练伤防治指南》,使不少患有腰腿痛病的官兵得到治疗,重新活跃在训练场;探索的炸伤、撞击伤、冲击伤、电离辐射伤、生物武器伤等战创伤救治方法,为服务部队战斗力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