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1日、22日,本报连续报道了赌风在农村蔓延的新闻(详见本报2月21日6版《农闲打牌赌博只为“自娱自乐”?》、2月22日4版《读者各抒己见论农村赌博》)。近日,早报网网友“鲁莽”也以自己亲人的经历,痛陈赌博之害,呼唤年近80岁的老母亲戒赌、回家,并希望大家一起关注农村老人赌博现象。
母亲出生于1932年,没上过一天学堂,一直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她20多岁时嫁给了父亲,之后接连不断地生育了我们7个姐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困苦,才把我们兄弟姐妹抚养成人。
目瞪口呆:
78岁老母迷上赌博
1994年父亲过世后,母亲一直是一个人在家居住。直到2002年我的儿子出生后,在大姐们的劝说下,母亲终于离开老家,搬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与我同住,帮我照看孩子。
2005年,我儿子上幼儿园了,母亲终于得以“解放”,有了闲暇去“赶圩”。
我们这里3天为一圩日。每当圩日,街头就有10多个大小赌博摊,赌注为一元起,上不封顶。当时母亲因为闲来无事,就常去观看。没想到看多了,她也开始赌了起来,而且一赌就无法收拾了。
母亲刚开始玩“赌大小”时,一个侄子提醒过我,我笑着说:“母亲为我们儿女辛苦了一辈子。她没有文化,不能读书看报,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要她玩得开心就好。”
这是我的心里话。我相信,母亲是有自制力的。我怎么也没想到78岁的母亲会深陷赌博,难以自拔。而这一切,就真实地在我的眼前发生。
心如刀割:
赌博让老人夜不归宿
妻子开了一个店铺,卖货时用一个小纸箱放钱。因为每每发现钱少了,妻子便一再追问儿子和女儿是不是谁拿了。两个孩子都说没有拿。妻子问多了,两个孩子也有委屈,所以每逢这个时候,我就说是我拿了。
其实我根本就没动过那些钱,我只是想着家丑不可外扬——因为我已经几次发现是母亲趁我们不注意时拿了钱。当然,她不敢拿多,每次就拿10元左右。
这时,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我把这事告诉了大姐和小妹,拜托她们去劝劝母亲,别再赌了。
没想到,母亲知道此事后,一句话不说就回了老家。大家好说歹说把母亲劝回来之后,大姐开始想办法帮母亲戒赌。她每个圩日就请母亲帮她看货守摊。但只要一收摊,母亲就直奔赌摊而去,有时甚至一宿都不回家。后来,母亲也不帮大姐看货了,每到圩日,天一亮她就去“赌大小”了。
如今,身在外地的二姐每次给我打电话时都问:“老妈现在还‘赌大小’吗?”我据实相告:“改不了啦!”
痛心疾首:
呼吁关注“留守老人”
我后来才发现,现在,无论在家在外,一些农村里的老人聚在一起不是打牌就是搓麻将,而且都是现金兑付。但更严重的还是到村镇圩日的赌博摊上去赌。
我听人说,去年8月,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某屯一位70多岁老婆婆,卖一头肥猪得了800元。第二天恰逢对河的板兰街圩日,她就带上那800元到街上“买大小”,输到分文不剩才回家。
而板兰村某屯一位年近60岁的老人,总会风雨无阻地去板兰街赶圩,并不是要买卖什么东西,只是为了“赌大小”。虽然输多赢少,但就算输光了他也要蹲在一旁看别人赌、过干瘾,直到天黑庄家收摊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现在在偏远山村里,大都是些“留守老人”,他们居住分散,家里唯一的娱乐工具就是电视机。但这些老人都没什么文化,电视里说的普通话他们根本听不懂,所以感觉毫无趣味,只能逢圩日到街上走一走,碰上亲戚、朋友可聊上几句。但自从圩日被赌摊席卷后,这些赶圩的老人在贪婪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个个踏进了赌博的门坎,就再也无法自拔了……
老母亲染上了赌博的不良习气,这是我们作儿女的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是母亲的问题,还是我们儿女粗心大意所致。母亲,你叫我怎么相信,勤俭了一辈子的你,在如今儿孙满堂的时候,恋上了“赌大小”?
回头吧!母亲,别再让孙子们满街去叫你:“奶奶回家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