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3528张牌,洗一遍,重新发。
3月初,重庆警方从副科到正处级干部几乎全被解任。涉及3528个岗位,重新竞聘。
针对“换血”之说,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曾告诉本报记者,“只是很正常的轮换”。市局宣传处处长承认肯定会有阻力。
为何要如此大规模换岗?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与打黑存在何种关联?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汪力认为,很难说打黑与换岗有直接关系。他认为,打黑是换岗的重要参考,但不一定是直接动力。
直到3月8日早上,蒋晓军(化名)才得知,要离开早已习惯的岗位。
当天,重庆市公安局内网贴出《重庆市公安局直属单位分局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文件规定,市局、各直属分局,除部分承担教学任务的科处级干部外,从副科到正处职领导干部全体解任,参加干部公选。
按照要求,身为派出所所长的蒋晓军,直到公选干部上任前,一直是“临时负责人”。
和所有被解任的科处职干部一样,蒋晓军在文件下发后的第二天下午6点前,与党委签订《机构改革解任期间履职责任书》。责任书明确,蒋晓军要严禁失职、渎职、消极应付,否则取消参选资格,另外还要接受再培训。
“不管未来在哪里,这段时间我都不敢懈怠。”签完责任书,回想起此前的细节,蒋晓军才意识到,大动作早有先兆。
蒋晓军记得,去年年底,王立军曾透露,重庆警方已在试点科处职干部公开竞聘。今年2月,王立军又在《重庆蓝皮书》中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今年公安系统要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调适,推动警力下沉,提升警务生产力。春节前后,重庆市局两次召开会议,最终敲定全系统推广干部公选。
蒋晓军说,春节前“大换岗”消息虽然满天飞,并未引起他的注意,“起初以为只是个小型、例行的干部公选”。
竞岗招警规模惊人
面向重庆2.3万名在职警察,每名警察可以同时竞聘两个职位
此次改革,大在规模上。
在2/3领导职位的基础上,重庆市公安局提出,占系统人员编制4/5的科处级领导职位全部公选竞聘,加上之前试点剩余的职数,总共为处职职位300个,科级职位3228个,共3528个。
这些竞聘,面向重庆2.3万名在职警察。每名警察可以同时竞聘两个职位,每个公选职位至少要有5人竞聘,经过组织调配仍达不到5人的,职位空缺,不再公选。
另外,所有警员必须阅读上述方案,并要在打印版本上签字,确保每人过关。
机构整合重组动作,也是大得惊人。
重庆市区内各辖区交警总队成建制划入分局,并设分局交巡警支队,“交警只管交通,巡警只管治安将会成为历史。”王立军曾如此表示。
交巡警合并后,重庆主城区交巡警将达4000人左右,每天有800—1000名交巡警路上巡逻。加上市区各主要道口安有的GPS和视频监控镜头等设备,合并后的主城区任一地点报警,交巡警能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而且规模不小:6—8台巡逻车,24到32名警力。
王立军给出的理由是:85%的刑案发生在晚上9点后,警方将把41%的警力放在夜间。
警方扩充,规模同样惊人。
3月18日,重庆市公安局发布招考通知,决定上半年录用3163名警察。另有消息称,重庆今年计划总共招收警力7700余名。在2010年新春茶话会上,王立军指出了扩充的原因:交巡警合并,警力严重不足。
蒋晓军表示,充实的警力暂时主要用于市区交巡警队伍建设,基层虽会加强,但与管辖区内的人口和面积仍不相称。
当然,整个改革的监督队伍也很强大。
重庆市局通报称,特别成立机构改革咨询监督组,专邀市纪委等部门专家全程监督,并抽调民警代表参与全过程决策运作。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已组建的咨询督察组“以数十计”,主要负责人是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杨增渝,直接向机构改革小组组长王立军负责。
换岗人数还将上升
市局直属单位满10年的普通警员也将交流轮换,这意味着换岗人数还将上升
王立军曾告诉本报记者,这次机构改革,“是很正常的轮换”,到了一定工作年限都轮换,和重庆市政府的公务员轮换并没有太大区别。重庆市局通报材料中也明确:任职到了6年期限,全部重新竞聘上岗。
方案虽未明确6年期限但规定,正处、基层正科正职干部在同一职位任满5年,或同一单位任正副职累计满8年的;副处、基层副科干部在同一职位任满8年的;在政工、纪检监察、法制、刑侦等热点岗位的处科级干部在同一职位任满4年,或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全部竞聘上岗。
消息人士透露,在市局直属单位工作年满10年的普通警员也将交流轮换,他们要么竞聘,要么下基层。这意味着,此番换岗警员人数还将上升。
不过,一名不愿具名的警方人士透露,3500多警员并非全到了6年期限。据他推测,此举还在于防止有些人在一地一岗任职过久。
警员见面不聊换岗
互为竞争对手的同事,夹在中间的警员,见面时很少聊换岗
面对调整,基层警员心态各异。
阅签过文件的基层警员黄文友(化名)决定放弃。
黄文友说,并非因为自己年过半百,也不是在岗不称职,而是每次面对电脑键盘时那僵硬的十指。而方案中要求,公选报名者,首先要过计算机技能考试。
“仅仅会上网看新闻是不够的,如果我连网上报名都要找别人打字,我就过不了计算机这一关。”黄文友无奈地说,“以前,我周围的同事都是些四五十岁的转业干部,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学历也越来越高,我这种老头子以后能去哪?”
通过资格审查、民主测评后,警员将参加集中闭卷笔试,成绩前5名进入面试,最后笔试和面试总分前3名确定为考察对象。笔试中,打过黑、读过书、下过乡的警员受到青睐,一次可获0.5到5分加分。
考察包括政治素养、工作业绩和群众认可度,重点考核包括在打黑等行动和日常活动中的表现。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最终任命人选,试用一年。
蒋晓军拒绝透露笔试内容,“死记硬背用处不大”,“重在实务”。他说,业务能力并不是考核的决定性因素,文强之前也是公认的业务标杆,“现在由政治素质和态度决定”。
“年轻的同事憋了口气,难得盼到一个往上升的机会。”黄文友介绍,而年纪大的警员,则感觉到很大压力。这些天,很多互为竞争对手的同事,或夹在竞争对手之间的警员,见面时很少聊换岗话题。
知情者透露,警方制定了内部规定,严禁警员散布不利于改革的言论。因此,在重庆,换岗话题很少被警员提及,虽然涉及他们的利益。
打黑下的必然换血
学界认为,改革的议程设置,很难与打黑中暴露的经验教训撇清
重庆警方一再将打黑与机构改革划清界限,市局宣传处长邓松多次强调,改革与打黑无关。然而,学界等人士表示,机构改革的议程设置,很难与打黑过程中暴露出的经验教训撇清关系。
重庆打黑期间,最尴尬的,莫过于数百名警察被查涉嫌犯罪,文强、彭长健、罗力等一些警界要员纷纷涉案。连打黑专案组也不能幸免,被称为“打黑支队”的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第一支队,旗下警员在打黑中纷纷涉案,最后支队被迫解散,一部分警员被控制,一部分分流到各派出所。
在打黑关键行动中,王立军不得不借助武警。这位局长怒斥涉黑警员:“打黑,打什么黑?比黑社会还黑!”
除去打黑暴露出的腐败问题,低效、人浮于事、警员文化素质低等,也足以令王立军感到头痛,让他更加迫切地感到政令畅通的重要。
在此背景下,换血成为必然。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