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进口商品中文标签欠规范 专家称不可拿来主义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01日09:11
  新华网天津4月1日专电(毛振华、倪元锦) 楼上楼下住的都是外国人,出门就是外国商品超市,街道两侧的店铺也都标注着外国文字,走在马路上仿佛置身于国外。

  这种外国人聚集区近几年出现在不少沿海城市中,在这些“城中城”里,存在店铺不标注中文名称、商品中文标签不规范等现象,引发了学者对于汉字使用及本土文化保护的担忧。

  进口商品中文标签欠规范

  天津市万德庄周边是韩国人聚集区。沿西湖村大街往北走,一直到万德庄大街,街道两侧布满了挂有韩文招牌的烧烤店、超市、电器零售店及美甲馆。在招牌一角,才有用较小字体标注的中文名称。

  西湖村大街上一家经营韩国食品的超市也不例外。招牌正中间标有韩文,如果不是旁边的“丰鑫超市”几个繁体字,普通老百姓恐怕难以明白。走进超市,老板正用韩语招呼两位韩国客人。

  泡菜、大麦茶、烧酒、特色糖果……清一色的韩国食品摆满了超市。价格方面,多数要比大型超市进口食品专柜略低。作为进口商品,超市里绝大多数商品在背面都配有中文标签,标注了商品名称、重量、生产厂家、经销商信息和生产保质期等。但像方便面、粉丝、饼干等袋装快捷食品,却多半没有标注。

  “反正我从来没进去买过东西,包装都是韩语,看不懂,买了吃着心里不踏实。”家住附近的孙大爷告诉记者。

  毕业于韩语专业的胡小姐是个韩国迷。在天津工作的她偶尔会去万德庄大街购买韩国商品。“万德庄这边韩国人做的泡菜很地道。我看得懂韩语说明,只要生产日期没问题,也会买一些著名品牌的韩国化妆品。”

  即便在周边的普通超市里,韩国商品也不难找到。离丰鑫超市不远,记者在一家小型超市里见到一种叫“安城汤面”的方便面。包装袋上文字说明全部使用韩文,单包售价为5.2元。除了仅能凭经验判断是方便面外,口味、生产厂家、保质期都无从辨识。超市老板看了大半天,也仅仅得出了“可能是辣味”的结论。至于进货渠道,更是讳莫如深。

  在附近一家专门销售韩国烧烤炉具的店里,记者注意到,该店出售的电器除用英文标注“Made in Korea”(韩国制造)外,说明书和外包装全是韩文,没有合格证。当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售后维修事宜时,店员解释:“没有发票,出问题拿过来就行,我们负责修理。”他还介绍:“店里经营韩国厨房用具快十年了,沈阳、青岛、杭州的很多韩式烧烤店都直接从我们这儿拿货。”

  国家语委:广告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

  进口食品包装上该不该贴中文标签?这一问题早有明文规定。去年6月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中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也规定,食品标签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天津市工商局市场处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0年4月1日颁布的《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中也明确,在我国销售的进口食品须附有正式的中文标签,标注国外的原产地和国内代理商。只有标签规范了,才能获得由国家检验检疫局颁发的《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进口商品必须要有中文标签,否则出入境检验不合格,也就不可能进入境内销售渠道了。”刘先生进一步解释。

  对于店铺招牌上是否应注明中文名称,天津市工商局注册处的李先生认为:“原则上商店招牌的名称要与营业执照上的保持一致,是否必须标注中文没有强制规定。”对门店招牌同样拥有管理权限的天津市市容委也表示,市容委只对招牌的样式、字体大小、使用颜色等招牌形式有规定,是不是必须要有中文,“说不准”。

  其实,国家语委在1998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中,就对广告中语种的使用有专门规定,“广告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如因特殊需要配合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时,应当采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

  进口商品使用过程中出了问题,如何受理维修是消费者关心的重点。在央视“315”晚会上,无论是惠普的“显卡门”,还是索尼、东芝、LG等厂商在显示屏保修上的霸王条款,无疑不暴露出进口商品质量监管的难题。

  天津市消协投诉部主任窦旻雨认为,选择合格证、防伪标识、发票等手续齐全的进口商品,是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先决条件。“购买进口商品时,要尽量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不能为了贪图便宜而选择网购或不具备资质的商家。”

  天津沃尔玛超市和平路店事业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超市采购进口商品时,一般由商品采购部负责,首先要审核对方的产品生产、销售资质,确定后才会采购。所有商品都必须贴上中文标签。

  专家:积极使用汉字利于本土文化保护

  伴随外国商品而来的,还有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在国内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外国人成片聚居的现象并不罕见。仅定居在北京望京地区的韩国人就有数万名。

  威海由于毗邻日韩,吸引了大批外企落户,不少日本人、韩国人常年居住在此。位于市中心附近的韩国城和各式各样的日式、韩式烧烤店,成为城市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对此,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读了4年书的王蒙蒙深有感触。

  “威海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韩国的味道。冬天,在其他城市里说起去餐馆,一般想到的是火锅店,可在威海最先想到的是烧烤店。在韩国城里,朝鲜族梳妆镜、小挂件、烧酒、修脚刀,只要你能想到的韩国商品几乎都能买到,但好像很多都没有中文标签。这里的摊主很多都是韩国人,从负一层一直到楼上七层,经营的全是韩国商品,置身期间就仿佛人在韩国一样。”

  她还提到了一个现象:“韩国城四周的店铺,招牌上一般会用三种文字标识店名:中文、韩文和日文。但有几次,我发现招牌上只有韩文、日文及英文三种文字,就是没有中文名字。”

  济南的摄影发烧友宋杨告诉记者,他最初购买的日本某品牌S5500款相机配备了汉语、日语两本说明书,让自己颇感意外。但在配备其他品牌读卡器时,却发现“说明书上英语、法语、阿拉伯语、日语一堆,就是没有自己看得懂的汉语”。

  据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骆剑飞介绍,美国的“唐人街”在英语使用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以我曾经生活过的马塞诸塞州波士顿唐人街为例,即使店员和顾客都是中国人,服务语言也是英语。所有的进口商品,不论原产国,全都贴有英文说明和条码。只有当我提出希望使用汉语时,店员才会改说汉语。中国醋、涪陵榨菜等基本只有华人购买的调料,说明也都被翻译成英语。”

  山东大学从事传播研究的唐锡光教授指出,文明只有互相交往才能提高。在文明交往过程中,要注意吸纳其他文化的长处,但更要保护好本土文化的独立性,切不可一味讲求“拿来主义”。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像沙发、吉普、可乐这类外来词如今几乎看不出外语词的痕迹了。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入侵变得越来越隐蔽。“只有每个人在生活中自觉树立起使用、保护本土文化的习惯,才能使中华文明永葆青春。”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