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地铁惨剧频发探因:安检措施缺失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1日16:34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莫斯科地铁是全球造价最高、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但地铁进站口却没有基本的安全检查仪器。安检措施缺失或许是惨剧频发的原因之一
本刊特约撰稿/陈君
3月29日,莫斯科那个灾难的早晨,达尼娅离死亡只一步之遥。
8点左右,在小学当语文老师的达尼娅正走下地铁一号线通道,她要在卢比扬卡站搭地铁上班。“突然,一声非常沉闷而可怕的巨响,四周墙壁都晃动了,以为是地震了。”她赶紧转身跑到街上,身后满是血迹斑斑、惊恐万状的逃生者。
警车迅速封锁地铁四周,直升机也在地铁站上空盘旋。达尼娅老师知道了这不是地震,“只是,比2012还要可怕”。但她当时不会料到,大约40分钟后,相隔4站的地铁文化公园站同样发生了惨烈爆炸。
俄通社塔斯社当天晚间报道,两名女自杀式袭击者分别在卢比扬卡站和文化公园站引爆身上的炸弹。时值上班高峰期,爆炸造成至少41人死亡,60多人受伤。
俄罗斯地铁惊魂再度上演,销声匿迹许久的车臣分裂组织浮出水面,宣称对血案负责。
混乱在当天下午结束
达尼娅没有到学校上班,“我害怕极了,站在路边好一会儿都走不动。我给丈夫和姐姐打了电话,幸好他们都没事。”
她看到,人群通过地铁通道向上跑,救援人员向下冲,撞到一起。从事故现场到地面,有一段又陡又长的扶梯,乱成了一团。一个警察帮达尼娅打了辆车回家。
达尼娅到家后,打开电视——一切比她目睹的还要糟糕。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中断常规节目,滚动播出地铁爆炸案救援情况。卢比扬卡站内烟尘滚滚,地上尸体和残肢横七竖八,急救人员忙着抢救伤者。乘客们跑来跑去,找不到出口,有的绝望地抱着头,躲在墙角哭喊。
女记者亚历山德拉·安东诺娃当时也在卢比扬卡地铁站,“我的耳朵差点儿被震聋了,就想尽快出去。但最开始我没想到这会是恐怖袭击。直到我看见浓烟滚滚,才知道发生了爆炸。”她原计划在这里换乘一列地铁,到文化公园地铁站,而那里正是第二次爆炸发生的地点。“我太幸运了。”安东诺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混乱在当天下午结束。17时09分,莫斯科市政府宣布,地铁1号线全线恢复通车。
在卢比扬卡站入口,警戒线和隔离栅栏被拆除,但现场还有不少警察在维持秩序。此时正是下班高峰期,乘坐地铁回家的人很多。
地下通道里,所有商铺都关门了,越往里走警察就越多。背着电脑和相机的记者本来担心可能会遭到阻拦,但警察只扫视了几眼就予以放行,在检票口也未看到增加安检系统。
站内扶梯已经经过清洗,但扶梯缝隙里还有大量的尘土和白色物质,显然是未清理干净的爆炸后遗留物。站台末端,靠近爆炸现场一侧,一群人围成一圈肃立着。靠墙摆着一张小方桌和两把黑色的椅子,方桌上有三个白色的金属小桶,小桶内插满鲜花。那是人们为祭奠死难者而临时设立的献花点。
此时的1号线地铁列车恢复平静。从卢比扬卡站到文化公园站有四站地,像往常一样只用了7分多钟。
初步调查显示,发生在卢比扬卡站的爆炸威力约为3公斤TNT当量,发生在文化公园站的爆炸威力与此相似。警方在爆炸残留物中发现有螺钉、钢筋碎片等增强杀伤力的物质。俄罗斯安全总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说,袭击者使用了“黑索金”炸药。
“黑索金”是一种爆炸力极强大的烈性炸药,比TNT猛烈1.5倍。该炸药非常不稳定,遇明火、高温、震动、撞击、磨擦能引起燃烧爆炸。
2004年,俄罗斯发生连环空难事件,一架图-154型客机与一架图-134型客机先后爆炸造成89人遇难,调查人员在飞机残骸中发现了“黑索金”的踪迹。
北高加索的仇怨
一个与车臣分裂分子有关联的网站3月29日宣称对爆炸案负责。之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说,警方在现场找到两名女性自杀式袭击者的残肢,她们在身体上绑着自杀腰带实施袭击。这两名年龄在18至20岁的女人与北高加索地区有关。
不少证据指明,她们属于车臣恐怖组织分支“黑寡妇”。“黑寡妇”成员多是车臣分裂分子的妻子或姐妹,其中,大部分人的丈夫在与俄政府军的战斗中死亡。她们总是面带黑纱,发誓为死难亲人报仇。
俄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负责人瓦西里耶夫也证实,两起爆炸是北高加索恐怖分子对俄执法部门最近在该地区采取的一系列反恐行动的报复。
近一段时期,俄当局加大了对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三个共和国非法武装的打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反恐特别行动,先后打死布里亚兹基、阿斯捷米罗夫、艾哈迈多夫等武装分子头目。据估计,北高加索仍残留着50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今年年初,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成立第八个联邦区——北高加索联邦区,并任命赫罗波宁为总统驻该联邦区全权代表兼俄政府副总理。
北高加索地区向来任命的都是有军衔的“将军州长”。赫洛波宁却一直是主管经济的文职官员。文人治乱地。赫洛波宁不仅要改变当地落后的经济现状,还要面对各个共和国已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家族利益,完成反恐任务。
只是多年积累的恨意并非朝夕之间就能解决。一方面,一些官员将反恐资金中饱私囊,以持续获得中央政府的反恐拨款。另一方面,北高加索地区失业严重,一些失业青年在重金的诱惑下不断加入恐怖分子队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应该是俄罗斯全面检计国家反恐战略、战术和政策的时候了。
去年11月27日,一列从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166次“涅夫斯基”特快列车行驶中发生脱轨,造成27人死亡、百余人受伤。这次事件是由自制爆炸装置引起的。“其实,这已经是警告了,是恐怖组织的卷土重来。”
针对传统恐怖主义的打击,俄罗斯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4年,属于高潮期。通过两次车臣战争和俄罗斯强力部门的清剿,近年来,北高加索恐怖势力遭到沉重打击。2009年4月,梅德韦杰夫宣布长达10年的车臣反恐战争结束,数万俄政府军撤离。
“此后,以安抚为主,放松警惕,俄方似乎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味道了。”王大伟说。
“我们的"抽检"也很严格”
爆炸案发生时,普京正在西伯利亚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视察。他迅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严惩犯罪分子。随后,他中断视察,提前返回莫斯科,到医院慰问伤者。电视画面上,普京脸色铁青。
俄罗斯政府新闻局宣布,普京下令向每名遇难者家属提供30万卢布抚恤金(1美元约合29.5卢布)和1.8万卢布丧葬费,重伤者每人补助10万卢布,轻伤者每人补助5万卢布。
但爆炸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愈合。“作为莫斯科人,我感觉在这里生活没有安全感。”达尼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俄紧急情况部心理救助中心已公布热线电话,对心理受到恐怖爆炸影响的人员提供帮助,截至3月30日已接到300多个心理求助电话。
莫斯科地铁系统始建于1935年,为全球造价最高、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如今,系统发展为12条线路和大约180个车站,覆盖全城,延伸至市郊,成为市民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运送乘客800多万人次。
莫斯科地铁近年来发生过多起爆炸案。2004年2月6日,一列地铁列车在莫斯科汽车厂地铁站内发生爆炸,造成42人死亡、250多人受伤。同年8月31日,莫斯科里加地铁站入口处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30人受伤。
相关部门随后加强安保措施,在每座地铁站部署警察昼夜巡逻和配备警犬嗅探爆炸物等。但是紧绷的神经没过多久又松弛下来。
韩国记者朴一石曾常驻莫斯科,地铁是他的常用交通工具。“上下班高峰期,发车间隔不到两分钟,非常便利,地铁站的繁忙程度不亚于东京地铁。”但莫斯科地铁进站口一般不设安全检查仪器,带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不用通过安检就可直接进站。
但俄警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有安检设施,但没有设在明处,不需要每个人都过安检设备。如果发现乘客携带可疑物品或形迹可疑时,才会要求接受检查,“我们的"抽检"也很严格”。
美联社援引俄罗斯安全调查机构发言人弗拉基米尔·马尔金的话报道,两名嫌疑人在列车上引爆随身携带的爆炸物,不知她们如何逃过安检。
血案发生后,分析人士纷纷对警方提出批评,指责他们麻痹大意,放松管理,要求对有关人员的渎职行为进行调查。
也有报道说,俄警方曾预先得到车臣恐怖分子要进行爆炸袭击的情报,并在一些地铁站加强了警力,“过去五六天,莫斯科街头一直有安全人员重装巡逻”,但终因重视程度不够,未能阻止惨剧的发生。
俄警察在民众心目中一直形象不佳。俄列瓦达分析中心最近对全国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警察无法无天问题非常严重。在回答是否信任警察的问题时,67%的人表示不信任。
今年2月,梅德韦杰夫宣布解除17名内务部将军的职务。这被媒体称为俄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警察干部调整。
3月30日,俄罗斯举行全国哀悼,下半旗向爆炸案遇难者致哀。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博尔特尼科夫表示,策划和实施爆炸的恐怖主义团伙可能还藏匿在莫斯科。与此同时,美国纽约地铁宣布加强戒备,中国上海地铁方面也已制定了近20类反恐预案。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