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日表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专家认为,可以预料,今后将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使低收入家庭减少纳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平。
社会事业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将出文件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近于沉重的话题。这几乎已成为一个不成文的社会共识。之所以沉重,不仅仅是因为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非常广,更在于近20年来相关改革虽然从没有停止,但显然远未到位。
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改革可谓真正进入了攻坚阶段。温总理在文章中透露,中央准备近期下发一个文件,进一步推动这项改革。
改革内容将主要包括: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地对现有事业单位分类进行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改制为企业;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要强化公益属性,继续保留。
温总理强调,今后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对此,汪玉凯教授建议,国家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化解社会的疑虑,必须组织高层次的、跨部门的、权威的事业单位改革机构进行方案设计、整体推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表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都是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也都和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把事业单位改革整体来考虑,既包括人事制度改革、养老制度的建立,也包括对公权力的制约。
吴江透露,编办部门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对事业单位性质进行统一分类,确定其行政属性和企业经营属性,并以此解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问题。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社会事业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在逐步走向纵深。温家宝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改革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
一个现实情况是,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包揽多,社会资本进入难。对此,温总理在文章中将各项社会事业区分为“基本”和“非基本”。“基本”部分由政府完成,而“非基本”的社会事业应交给社会和市场,政府需要履行的则是监管责任。
“现在看,政府办了许多应当交给市场和社会办的事。使用公共资源办高档服务,满足少数人的需求,会加剧分配不公和社会不满。”温总理这样表述。
温总理也指出,应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购买服务的机制。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都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不适合或不具备条件购买服务的,再由政府直接提供。
大社会不一定要大政府,政府也需要有进有退,对此,北京市社工委负责人表示,最先践行此次改革的是社区,因为那里是服务需求最强烈的领域。
北京落点 政府采购100个民生项目
目前,北京已经开始实行政府大批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此前北京市曾向居家养老中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券,老年人可凭券到指定的社区服务机构获得理发、餐饮等相关服务。
市民政部门介绍,今年北京市政府已确定利用财政资金和福彩公益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妇幼保护、法律援助、支教助学、生态环境、促进就业等10大类10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据介绍,大多数公益项目将由社会组织投入资金直接操作,部分有影响力的公益服务项目,政府将在评估后给予资金和资源扶持,并发展成为民办实事的长期项目持续保留。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郭爱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