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文化城”项目引争议 民众忧鼓楼安全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2日17:42
近日,一篇疾呼“北京鼓楼危急!”的网络微博惊动了许多人。这篇微博称:“一个投资为5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地产项目"北京时间文化城"正打算立项兴建,或许已经立项,我未可知。此项目将在北京中轴线鼓楼区域占地12.5公顷,兴建公共广场、博物馆,以及楼房。”微博一出,引发了民众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鼓楼存亡的担忧,同时让人们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北京东城区政府提出的关于建设“北京时间文化城”的规划。
文化城项目今年启动
2010年年初,北京东城区人代会上,东城区区长杨艺文在代表区政府作工作报告时提出,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形成,今年将启动整体规划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由东城区国资委下属的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开发。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规划已经正式确定,并且进入前期设计、论证阶段,计划2012年年底竣工。
时间文化城项目将以北京钟鼓楼为核心,覆盖周边约12.5公顷用地,包括旧鼓楼大街以东、豆腐池胡同和张旺胡同以南、草场胡同以西、鼓楼东、西大街以北,以及鼓楼东南角的三角地块在内的区域。项目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开工前需动迁近千户居民,并将梳理周边宝钞胡同的肌理,同时还必须进行地下文物勘探。
建成后的“北京时间文化城”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广场部分将恢复钟鼓楼地区的明清历史风貌。按照规划,广场的北端将建设“北京——时间印记纪念广场”,包括圭表、刻漏、沙漏、浑天仪、水运仪象台、大明灯漏及新中国建国纪念钟等;东侧设计了“北京时间之印”纪念光带,反映北京城市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迁及城市计时技术的演变;南端建设“时间庆典广场”,包括太阳能时钟、24时时光柱和倒计时光带等。而地下部分拟利用加固钟鼓楼基础的机会,建设钟鼓楼博物馆,包括钟鼓楼历史博物馆、时间科普厅、历法发展厅、计时工具发展厅、世界著名钟表展示厅等几个主要部分,从多元化的角度介绍中国传统计时报时技术的发展演变和钟鼓楼的变迁。另外,地下空间还包含停车、餐饮配套、卫生间等大体量的空间。
政府主导的公益项目
东城区作为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拥有北京城1/3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出台后,东城区有1/3的地域面积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在这个区域里,反映历史文化的坛庙、王府、名人故居、四合院、胡同等都是皇城文化和老北京文化的代表。
东城区准备实施的“北京时间文化城”项目,正处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由于项目的实施涉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鼓楼,这引起不少民众对鼓楼安全问题的担忧,甚至引发“鼓楼为地产项目让路、将被拆迁”的猜测。
东城区为什么要实施时间文化城项目,项目的实施究竟会不会影响到鼓楼的安全,甚至需要将鼓楼拆除呢?记者与东城区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虽然肯定地告诉记者,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鼓楼一定不会被拆除,但是涉及“北京时间文化城”的具体规划方案,包括如何在这一历史风貌保护区开展文物勘探以及街区肌理如何梳理等问题,该工作人员却并未透露实质性内容。
3月30日,东城区区长杨艺文通过媒体与市民交流了如何处理好保护旧城风貌、改善民生和疏解人口的关系问题。在谈到“实现旧城有机更新”的问题时,她介绍了东城区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问题:平房区房屋质量普遍老旧,市政基础设施较差;人口稠密,城市承载压力过大,对历史文化景观造成破坏等。杨艺文特别提到了钟鼓楼地区的问题。她说,钟鼓楼地区在清代时,空间占地有1.4万平方米,现在由于私搭乱建的挤占,已经剩下不到4000平方米了。昔日这里是报时中心,有繁华的商业街区,现在都不复存在了。这给历史文化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这样一些问题,为了整体推进历史文化区的保护性改造,东城区决定先期以钟鼓楼为试点,适当恢复此处的历史文化景观,同时还将通过外迁居民的方式解决这一地区居住拥挤的问题。这是政府主导的公益项目,是以民为本的,不同于一般开发项目。在整个旧城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遵循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进行操作。
民众意见存在分歧
对于“北京时间文化城”项目,民众中间存在不同意见。在“百度吧”等论坛空间上,许多网友表达了对北京鼓楼安全的担忧。他们认为,在历史文化保护区,首要的还是应该进行原汁原味地保护。没有了鼓楼,拆除了胡同,迁出了长期生活于此的居民,北京的古都风貌将遭到严重破坏,北京将不再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个北京。有人甚至言辞激烈地认为,这样的工程是利用纳税人的血汗钱为政府官员打造政绩工程。
不过,也有不少街区居民对项目的实施表示赞同,并且认为这是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的一个良好契机。一位街区居民说:“我从小在这儿长大,如果这里拆迁,我也会不舍得。但是这些年,随着住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居住环境也越来越恶劣。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私搭乱建也很严重。”他希望那些坚决呼吁捍卫街区的人士能够换位思考,体谅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的心情。也有人表示,建成时间庆典广场后,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可以在这里举办全民庆典活动,增添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悟。
1924年,大清王朝的宫门永久关闭的同时,钟鼓楼也结束了它长达6个多世纪的报时使命。据城区的老人回忆,现在,只有在除夕夜,才能听到钟鼓齐鸣。对于钟鼓楼地区通过兴建“北京时间文化城”恢复报时的做法,鼓楼文物保管所原所长耿留军表示,目前已仿制了具有计时和报时功能的铜刻漏。钟鼓楼属于国家级文物,在其周边动土应该慎重。
如果“北京时间文化城”的规划项目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并且是件为民谋福祉的好事,为什么还会引起民众误解?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里面可能存在沟通不够的问题。民众需要的是透明的信息传递与及时的信息沟通。
本报记者侯丽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