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伙三年变百万富翁
重庆崽儿出了本《发财日记》
最近,一个叫“老康”的重庆崽儿成了全国名人,他在网络上把自己“三年时间,从身无分文到百万富翁”的真实创业经历晒了出来。结果,几个月时间,就有百万网友潮水般涌入他的帖子,“老康”也因此在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草根偶像,还进入“百大名人榜”。
据悉,点击近300万的“发财日记”已于近日出版,名叫《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以下简称《发财日记》),该书即将登陆成都。
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本报记者 张一叶 范永松
语录节选
一个人的出路,是在工作中寻找的,而不是坐在那里想出来的。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昂着头走路时,你就得随时准备在地上趴着。
一个人要做出来点成就,最终得靠自己。朋友关系再好,也不能替代自己的努力。
最困窘时 经常连饭都吃不饱
昨晚10时,记者辗转联系到“老康”时,他正在沙坪坝宽敞的家里陪孩子。
“老康”是梁平人,毕业于万州一所中专的机械专业。之后来到主城,在一些汽配企业做业务员,一干就是10多年。
“老康”回忆,当业务员的日子,收入极不稳定。买不起房,30岁了还拖着老婆、儿子,寄居在丈母娘家里,过着非常潦倒的生活。他穷困潦倒的时候,“经常都吃不饱饭,早晨,就吃一碗面条。”不仅是自己,老康说现在自己身边很多有钱的朋友,一开始真的都超级惨。“比起现在很多抱怨自己买不起房的白领,不知道要惨多少倍哦。有个朋友穷困时,连一碗重庆街边的小面都吃不起,只能站在旁边看着别人吃。”
一度,“老康”失业了,不敢告诉家人,每天假装出去“上班”,出门就在街上到处晃,常常沮丧地坐在偏僻的角落发呆。有一次,丈母娘打电话,说自己垫了1500元钱给“老康”的儿子买了保险,让“老康”过两天回来把钱给她。结果,拿不出钱的“老康”,不得不从家里消失了一个多月,不敢回家见丈母娘。
笨拙致富 天天蹲建材市场调研
6年前,“当够了业务员”的他,想着自己干点事,开始从事建材销售。从身无分文到百万富翁,老康仅仅用了三年,这段经历足以刺激所有想发财的年轻人的神经,而老康却一直自嘲发财靠的是“最笨发财之道”,因为够笨,所以才确保了自己的发财之路。
老康说,“最笨”是希望年轻人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财富是慢慢积累的,不会一夜之间降临。而且,“行行出状元”,有人捡垃圾都可以成为百万、千万富翁,所以不要看不起工作。最不起眼的工作,你做好了,也能给你生财。
而老康的经历正是“最笨”的真实案例,在创业时,他想了解建材市场的生意状况,就整天整天地蹲在大渡口建材市场门口,一手拿一个本子,进去多少人,出来多少人,都买了些什么东西,全部记下来,“蹲的时间长了,记录的东西就显现出规律,赚钱的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这就是笨,没有半点取巧的地方”。但就是靠这些笨办法,老康总能挣到实实在在的钱。如今,“老康”已经在沙坪坝有了自己的公司,虽说公司只有十来个人的规模,但业务还是比较稳定,每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据该行业资深人士估计,年营业额千万以上,经营六七年的话,“老康”身家至少已上百万。
2006年,“老康”终于摆脱了“穷小子”的命运,买了13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又买了车,他笑称自己终于“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他很低调 出书连老婆都没告诉
采访中,“老康”很低调,拒绝透露姓名等详细信息,他说这都是拜《发财日记》这个书名所赐:“我最初的书名定为《一个穷男人的生存史》,但出版商为了多卖书,坚持把书名改为《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为这个,我差点和出版商撕破了脸,说我是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虽然夸张了点,我也能勉强接受。但说是‘发财日记’,我不同意。要说发财,很多人都比我发财,我根本不算个啥。我和出版社斗争了几个回合,还是没办法屈服了。”
尽管屈服了,但“老康”很怕身边的人知道是他写的《发财日记》。他说,估计别人知道后肯定会笑自己没有自知之明。所以,目前为止,他连老婆都没告诉,身边几乎没人知道他出版《发财日记》的事。
成书不易 出版社总编“五顾茅庐”
老康很低调,帖子在网络走红后,几十家出版公司联系到他,但已经“富裕”起来的老康,完全不被版税吸引。据了解,这本《发财日记》是他空闲时,在办公室里慢慢敲出来的,说是日记,其实是回忆。老康表示,书中故事不完全是他的真实经历,借鉴了周围一些朋友的生活,“当然,也有一些我的影子……任何作者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影子。”
为了出版《发财日记》,出版公司总编辑吴又告前前后后给老康打了100多个电话,亲自拜访不下5次,“把老康都弄烦了”,才说服老康同意出版。
因为书里涉及很多老康在重庆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他从未想过出版。老康表示,很多人都比他有钱,他觉得不太好意思出这样的书。“我最担心的是这本书影响了我的生意,我希望自己的生活保持和过去一样,我现在是一个生意人,不是作家。”但说到出书的意义,老康说:“如果有哪个落泊的重庆崽儿读完后能受启发,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比我拿多少钱版税要有意义得多!”
成都晚报专访
“超女”让老康振作
记者:是什么事让你决心振作?
老康:2005年,正好是超女最火爆的时候,我本人也看,她们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从山鸡变成了金凤凰。这个事情给我很大触动,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离成功并不太远,也许真的就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后来我把这些感受嫁接到了书的主人公身上。
记者:你觉得你的“发财之道”,重庆人和成都人都适合吗?
老康:重庆人都很有创业精神,我在重庆有很多经历类似的朋友。成都和重庆是一家,虽然有人说重庆崽儿冲动,成都男娃儿“假打”,但是两个城市的人都是实干型,这是创业很重要的一点。
记者:现在一些年轻人在城市边缘充当“蚁族”,对于他们,你想说些什么?
老康:首先,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在就业环境严峻的情况下,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的目标降低一些。我觉得工作还是很好找的,很多岗位缺人,就像我自己的公司,也很缺人。但关键是很多人觉得读了大学,有学历有水平,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放不下身段去做低档的工作。开个玩笑,路上做清洁的,为什么不能是大学生?你把自己的身段放下来,你会发现工作还是很多的。
本报记者专访
开始没有想过出书
记者:你学的机械专业,干的又是建材销售,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本红透网络的《发财日记》?
老康:最初也没想到要出书。大概在2008年底,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经济特别萧条。上网时,我发现网友们抱怨声很多,经常怨天尤人。我想,有空发牢骚,不如干点实事,于是,把自己和身边一些朋友的经历加工后,用连载的方式随便写了发到网上,想给他们一点启迪。没想到大概一个星期后,就有出版商开始联系我,想出书。
记者:《发财日记》都是真人真事吗?你自己的财富状况,在重庆处于什么水平?
老康: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但不完全是自己的真实经历,糅杂了自己和很多身边朋友的共同经历。有真实的部分,也有虚构成分。至于我自己的状况,充其量只是比普通上班族好点,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
记者:身边朋友至今不知道你出书,更不知道你现在已经非常走红,今后打算让他们知道吗?
老康:《发财日记》这个书名太夸张太耸动了,他们知道了好难堪哟,还以为我多发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