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时报
我省将聘2万名大学生“社工”
招人不难留人难 平均年收入仅2.4万
时报记者 吕术艳 艾琴 实习记者 蒋岳峻
时报讯 2009年至2010年底,我省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2万个城乡社区工作者岗位,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这是省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定下的目标。去年,我省已完成招聘4000多名。但事实上,招人并不难,难在留人。
全省社工平均收入2.4万
2010年底,我省每个农村社区至少有一名大学生从事专职社区服务,条件好的农村社区可适当增加选聘名额。据了解,浙江省委、省政府规定,每个社区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不少于5人,规模2000户以上的社区按每400户配备1人;暂住人口较多的按暂住人口每2000人增配1人。
到2009年底,全省已有67.3%的街道建有社区服务中心,有近2.2万名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8.6岁。
招聘对象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生活保障待遇方面, 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含规模以上私营单位)水平,并根据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担任专职社区工作者时的身份,参加所在地组织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参照企业有关标准享受住房公积金。
2009年全省社区工作者平均收入为2.4万元。
不少社工去考公务员
“工资低,很多人纷纷离职,我在这里工作3年,社区走了4个人,有的考上公务员,有的进了事业单位。”王兆奇是武林街道灯芯巷社区社工,2006年从安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考上社工岗位。
灯芯巷社区以本地老年住户为主,社区工作是琐碎的,需要耐心。最初,王兆奇月工资仅1000多元,要靠家里寄钱维持生活。去年,工作涨到一年3万左右,这收入对要结婚的年轻人,压力还是很大。
“我正在考职称,即使做了最高级的社工,工资也只能维持生活。”王兆奇说,他也考过公务员,但没考上,今年还会继续考。
“我选择当社工,看重积累基层经历,未来平台较大。”黄建军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在公司工作过3年,去年考入拱墅区小河街道董家新村社区,“社区工作忙,工资待遇不高,留人比较难。但每个人心态不同,我还是喜欢这里。”
招人不难 留人难
“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担任专职工作者,既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又能提升城乡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素质。”省民政厅基政处处长陈建义说,去年全省已完成招聘4000多名,要完成新增2万名的目标不乐观,难在待遇上不去,社区留不住人。
今年1月,江干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37名,要求大专以上,年龄35周岁以下,吸引600多人报名,不少是研究生。“外面工作难找,社区工作者稳定,这两年待遇提高,政府对社区工作更重视,报名的人很多,招人不难。”江干区民政局基政科相关负责人说。
“能不能留得住才是头疼的。”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罗桐社区书记徐慧群说,2007年,社区招了1个,第二年考公务员走了;2008年又招了一个,去年又走了,“主要还是待遇低,去年7月1日待遇调整前,年收入仅1.5万,调整后,有2万元左右,但扣除各项保险后,每月拿到手只有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