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开展跨界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4月07日15:46
人民网4月7日电 据香港特区驻京办消息,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今天上午在北京签定。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见证下,协议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包括:
一、跨界基础设施
(一)港珠澳大桥,按照国家已批准的方案抓紧落实。
(二)深港西部快速轨道交通,由深港组成联合专责小组开展前期研究,初步规划在深圳境内设前海站、深圳机场站,并在香港境内的香港机场及新界西北设站。
(三)广深港高速铁路,广州至深圳北段2010年建成,福田站段2012年建成,香港段2015年完成。
(四)东江流域水量水质监控系统,预计2011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五)开展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港口与香港邮轮的挂港合作研究,2010年完成。
二、现代服务业
(一)加强旅游合作,联合参加重要国际旅游展会及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继续以联合展台形式参加海外展销会,宣传推介“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借助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共同搭建展台,联合开展宣传活动。鼓励两地旅游协会、导游协会、旅行社协会等民间组织建立沟通联系机制。
(二)推动工业设计合作,成立粤港工业设计合作工作小组,支持举办粤港工业设计合作研讨会和粤港工业设计大赛,推动有关工业设计合作项目落实。
(三)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打造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推进两地金融人才交流与培训,争取金融从业资格互认,研究建设国际金融研究院的可行性。
(四)建设广州南沙国际影视城,发展集影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影视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品牌。
三、制造业及科技创新
(一)落实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广东省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操作指引》和广东省《关于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工作的指导意见》;履行《粤港关于促进港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合作协议》。
(二)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实施《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协议》;继续实施关键领域重点项目联合资助计划,启动粤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便利粤港科技合作项目经费跨境流动,降低科技服务项目交易成本;粤港联合在广东设立的研发中心进口研发设备、实验器材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可依法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园区和服务平台的建设;鼓励两地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积极参与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三)举办“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促进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与采购集团、商贸流通企业、零售商进行对接合作,开拓国内市场。
四、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通关监管和口岸建设
1、开展粤港部分口岸和有条件的进出境货运车辆查场在2011年前试点实施“单一窗口”通关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2、改造现有口岸。皇岗口岸改造工程,出境大厅2010年6月完工并开通;入境大厅2010年动工,2011年完工。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2010年3月底动工,2012年底前完成。
3、建设新口岸。港珠澳大桥口岸,采用“三地三检”模式,由三地政府分别负责兴建,珠海口岸工程已于2009年底动工,香港口岸工程计划于2010年动工,确保与大桥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广深港高速铁路口岸,研究探索实行满足快捷、大量客流需求的通关模式。莲塘/香园围口岸,争取在2018年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二)知识产权保护
1、完善粤港知识产权案件执法协作处理机制。在粤港保护知识产权合作专责小组框架下,广东省公安厅与香港海关就建立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协作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推动在建立联络官、情报交流、业务培训、案件协查、协助拦截涉案进出口货物等方面达成共识。
2、双方相关部门联合举行知识产权交流活动,包括在两地举行知识产权专题研讨会,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交流活动。
(三)法律事务合作
1、建立沟通机制,就涉及双方合作项目的立法建议相互通报及咨询。
2、建立司法鉴定技术、标准、程序、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学术交流机制。
3、探索建立粤港公证事务协调机制,就公证文书核查、公证法律宣传、工作信息沟通等开展合作。
4、建立粤港(委托)公证人交流合作机制,建立双方公证人员互访交流制度,定期开展公证法律事务培训。
(四)贸易投资促进
1、落实《关于建立粤港反倾销案件信息通报机制的合作协议》,完善手把手助广东企业投资香港指南和港澳服务提供者投资服务业操作指引手册。
2、联合举办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在海外举办或参加各类展会和相关贸易促进活动,举办广东企业赴港发展高级培训班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培训班。
五、优质生活圈
(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共同防治空气污染。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2002-2010年)》。研究2011年至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物管理计划,争取在2010年完成。加强对光化学烟雾以及灰霾天气与大气质量关系的合作研究。完善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
2、开展水资源保护,着手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质管理合作规划前期研究。落实《后海湾(深圳湾)水污染控制联合实施方案》及《大鹏湾水质区域控制策略》。
3、开展粤港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及海洋珍稀生物保育技术交流。利用现有环保协作与海洋资源护理交流平台,不定期交换粤港海洋交界海域海洋环境数据;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网络建设、实验室分析等技术交流。
4、建立赤潮等海洋事故通报协作处理机制,利用现有环保协作和海洋资源护理交流平台,及时向对方通报海洋赤潮等海洋灾害事故的处理情况。建立海洋灾害通报协作处理机制,建立健全海洋灾害应急交流平台和机制,及时向对方通报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处理情况。
5、开展联合专项执法行动,打击非法用海、违法越界采沙、破坏海洋环境等违法活动,打击跨界非法捕捞行为;进一步加强流动渔船管理,强化流动渔民安全生产和捕捞许可教育培训,共同做好渔业资源养护工作,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流动渔民的合法权益;举办粤港渔业执法部门交流会。
6、实施清洁生产伙伴计划。为800至1000家港资企业进行实地评估,为500至1000个改善项目提供核证服务,培育120个示范项目。对参与“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并在落实清洁生产方面有良好表现的港资企业,授予“粤港清洁生产伙伴”称号。
7、合作建设珠江口红树林等滨海湿地保护工程。建立双方有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红树林等滨海湿地保护科技及经验方面的信息交流,开展营造和恢复更新乡土红树林树种工程。
8、共同规划建设跨界自然保护区,共同加强对深港边界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重要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9、启动环珠江口跨境区域绿道建设,全长约400公里,分期、分段逐步推进建设。其主要节点包括:珠海太平山森林公园-黑白面将军山郊野公园-凤凰山风景区-中山五桂山森林公园-广州沙湾水道-海珠果树保护区-东莞水濂山森林公园-大岭山森林公园-深圳罗湖森林公园-塘朗山-默林森林公园-银湖森林公园-梧桐山森林公园-香港八仙岭、大榄郊野公园。
10、率先在香港、广州、深圳等大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引入电动车,共同促进电动车在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研发、生产、应用普及和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
(二)社会保障
1、广东省将对香港服务提供者到当地举办养老机构和残疾人福利机构审批权下放至广州、深圳市。香港服务提供者到广东举办养老机构和残疾人福利机构,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2、建立双方相关部门互访机制,2010年开始,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工及福利局/劳工处轮流主办。2010年开始,定期在两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员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活动,具体人员和时间由双方商定。
(三)治安管理
1、深化粤港警方高层及侦查主管工作会晤制度。深化粤港警方网上警务合作平台建设。
2、建立健全粤港警方在打击跨境严重暴力犯罪、黑社会渗透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组织赌博和卖淫犯罪等跨境犯罪的刑事侦查直接联络制度,拓展香港警务处与广东省公安厅及涉港刑事协作重点市刑事侦查部门的直接联络渠道,建立联络官制度。
3、建立跨境职务犯罪个案协查交流年会制度。广东省检察院与香港廉政公署合作编印《粤港两地防贪指引》,合作召开以两地企业为对象的反贪防贪研讨会。
六、教育与人才
(一)支持香港名牌高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内地教育机构试行合作设立高等教育机构。
(二)鼓励双方高校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粤港联合产学研合作基地,推进建设联合实验室、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联合科学创新园,支持两地高校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三)香港职业训练局所属专业训练机构为广东培训技工教育优秀教师。从2010年起,定期对广东省技工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四)共同推进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广东引进或聘请香港优秀教师、技术能手等到人才实训基地担任指导老师,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在2011年,在香港选择1至2所大型企业建立技师工作站,扩大广东省技师工作站规模。
(五)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建设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将学院发展成为集工业设计职业研发、培训认证、创意实验、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展览交流六大功能一体的国际一流工业设计综合培训学院和培训产业基地。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