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 王家岭矿难救援谱写生命奇迹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7日17:42
节目名称:不抛弃,不放弃——王家岭谱写生命奇迹
主持人:罗旭
嘉宾: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救护处的秦怀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
编导:乔鲁京余文
短片1,不抛弃,不放弃——王家岭谱写生命奇迹
2010年4月5号,随着山西王家岭115名工人的成功获救,这个清明节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意义。截至到今天清晨,救援人员已经在井下陆续发现多位遇难者的遗体,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救援队就不抛弃、不放弃,救援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不抛弃,不放弃——王家岭谱写生命奇迹!用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的话说,这次王家岭救援创造了两大奇迹:第一是被困矿工坚持八天八夜,创下生命的奇迹;第二是决策科学,救援有力,书写了中国救援的奇迹。就相关问题我们首先请教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救护处的秦怀海处长欢迎秦处长,秦处长,我们都知道黄金的救援时间是72小时,但是在这次那么困难的时间下。为什么一百多名被困人员为什么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了至少179个小时?
秦怀海:之所以如此,首先是人的本能,求生的欲望,使他,迫使他们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间,进行互相团结,互相鼓励,然后采取自救互救的措施,维持了生命的。比如说他们互相分工有序,有的人做什么,有的人做什么,他们都有分工的。另外他们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间,他们吃树皮,喝生水,甚至吃皮带,然后利用一些矿灯,每个矿工都有矿灯,为了节省矿灯的用电时间,他们间断性开矿灯,互相鼓励还活着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一个,矿工在这种恶劣环境中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维持到五天多的时间,即将达到人体极限的情况下,我们的救援队伍打开了一条通道,使伤者,能够给伤者提供继续维持生命条件,比如说二号矿井打开以后,给被困矿工提供一些食物,提供一些通风,然后给矿工一些信心,使他们知道上面正在救援他们,他们生命力,自身的欲望,使他们更有信心来配合救援队伍,来去进行紧急的救援。
主持人:今天我们还请到一位专家,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清明节那天我相信您和全国观众朋友一起观注王家岭救援,当时您的心情是什么样?
王大伟:清明节这一天我是在外地讲学,早晨起来的时候打开电视,这个时候王家岭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关注的一个重点,一个焦点,所以当我们听到不断地传来好消息,井下先是9个,然后不断传来好多生命被救护的消息之后,真的感到很振奋。我记得当时我是流了泪了,所以说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主持人:我们现在也知道,获救的115名工人已经被妥善安置到医院展开救治,卫生部也已派出两队专家组前往参与救援。下面我们就来连线正在山西省河津市工作的、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主任王明晓先生,来了解最新的救治情况。王先生您现在是在河津市的哪家医院?
王明晓:我现在刚从医院出来,我们在河津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查房,把伤员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重点的伤员进行了查房和会诊,提出了诊断和治疗的方案。
主持人:现在被救工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怎么样?刚才您提到了给提供了具体的诊疗方案,那您提供了什么样的方案?
王明晓:从医学角度来讲,这次矿难抢救出来(这么多人)是一个奇迹。他们在井下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中生活了八天八夜,它所产生的很多问题,有些异常情况还没有表现出来,如果进入正常状态以后异常状态可能都会表现出来,我们正在进行逐个的筛查,发现异常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决。
主持人:好,根据您的观察,被救工人康复的情景,您估计怎么样?
王明晓:根据一上午看到的情况我认为我们要经过努力严密的观察、严密的针对性治疗,我认为还是很有希望的。
主持人:好,谢谢王主任,也请您对我们转达,秦处长,现在获救的矿工出现了一些病症,这些病症主要有中毒、肺水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秦怀海:这是由于因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还有一个是有毒有害气体的这种损伤,还有一种缺氧状态,相对缺氧状态,这几个主要的因素。可以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出现身体障碍。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这个低温状态,是指的这个井下的温度低,还是人的体温低?
秦怀海:这个处于低温状态,主要是低于正常体温,我们说的低温状态,就是一般体温,人体体温如果低于32度,人体处于一种低温状态。
主持人:他们在矿下,他们的体温是多少?
秦怀海:因为随着井深深度不同,那么下边的温度不同,但是井下温度都始终,一直是处于低温状态,因为这一部分人,王家岭矿难,他们的体温应该在20度到30度之间。
主持人:20到30度之间,所以人处在低温状态下,体温低温会出现一些病症。
秦怀海:对,那么这个低温对于身体造成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那么它可以造成身体各系统的损伤,比如说对于由于体温低,造成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分比)黏液增多,造成肺部感染,如果低温以后,可以出现导致功率性利尿,因为正常人情况下,体温要受冷的情况下小便比较多,小便一多以后呢,导致这种血容量不足。同时低温以后引起心率过速,心输出量的增加,体温继续降低,长时间体温下降,可以导致心脏骤停。另外再加上有害气体,有毒气体的这种损伤,它毕竟是一个老窑透水,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硫之类的东西,这样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还由于时间比较长,伤员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一种恐惧状态,他的代谢处于紊乱状态,所以这几个因素,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目前这种症状。
主持人:针对我们刚才说的这四个症状,中毒、肺水肿、血压心率失衡,包括电解质失衡,我们怎么来做才能最有效地救治他们?
秦怀海:对于这种多因素,也就是说复合伤,多因素造成病人的损伤,我们首先考虑到第一步要复温。
主持人:复温,恢复他们的体温。
秦怀海:对,恢复他们的体温,我们看到每个伤员出来以后,都用被子去捂着,然后回到病房也是一样,这就是一种复温的措施,复温以后根据每个病人,因为每个病人体质不一样,所以在这种环境中间,他们受损伤的程度不一样,然后我们根据检查结果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那么其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补液,提供能量,因为长期在下面饥饿,能量不足,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再做出相应的治疗,每一个病人,我们现在每一个伤员,我们都有一组医疗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
主持人:根据您的观察,这次王家岭矿难获救的这些工人,他们康复的时间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秦怀海:这个很难说,因为我刚才说了,因为每个伤员他的个人体质不一样,他受伤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他临床表现,有可能在今后这几天慢慢地表现出来,现在有的伤员已经开始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了,送到山西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了,所以就讲,至于病人什么时间能恢复,这可能要根据病人情况,但最起码情况下我们估计,伤员受伤以后,他的危险期至少在两周左右。
主持人:好,大伟老师,下面我们跟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这次透水事故,首先我们先把镜头回到3月28号那天的下午,我们回到现场去看一看。
短片2,3月28日14时30分许透水事故发生
2010年3月28日下午两点30分许,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和河津市境内的王家岭煤矿,突然发生透水事故,超过20万立方米的地下积水瞬间喷涌进入矿井巷道。当时下井工作有261人,其中108人成功升井,153人不幸被困井下。救援活动随即展开。
主持人:好,这是当时现场的情况,大伟老师,首先给我们来解读一下,什么是透水事故。
王大伟: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做预案,都要防患于未然,但是这个预案和防患于未然里边,我们最怕的,一个是水,一个是火,是吧,叫水火无情,在矿山建设当中,这两个东西更是大敌,所以我们说什么是透水呢,就是在矿山的建设中和生产过程中,是吧,由于防水的措施不得力,而造成的地表水、地下水,无序地渗入到矿井之中,造成人员伤害,造成物质上的损失,这个咱们管它,有专门的术语叫透水,这个透水可不是个小问题,一旦有透水,就会造成较大的事故,重大的事故,甚至特大的事故,每年由于这个透水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也是非常触目惊心的。
主持人:大伟老师,另外我们这边有一条最新的消息,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就在王家岭115名工人获救的同一天,美国当地时间5号下午的3点左右,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煤矿发生了爆炸,至少造成25人死亡,那么我们看到美国那边发生的是爆炸事故,而在山西王家岭发生的是透水事故,那爆炸事故和透水事故,在煤矿建设的过程当中,是不是都是很常见的?
王大伟:对,水火无情,这是煤矿里面的两个大敌,是吧,所以每次这个事情一发生,一个是透水,一个是瓦斯爆炸,那么它造成的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主持人:秦处长,刚才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被困人员的位置图,能不能请您再给我们具体讲一讲,这次被困工人在井下,他们具体困在什么样的位置,这给我们的救援提出了什么样的难度?
主持人:秦处长,刚才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困人员的位置图,您能不能结合刚才的位置图给我们讲一下,矿工所处的位置,给我们救援工作带来了哪些难度?
秦怀海:这次被困人员分别被困在回风巷道的尽头,和辅助运输巷道,那么这个矿井,因为在建矿井,矿井比较深,那么它有一个辅助矿井,我们能从辅井进去,辅井它是有一个斜坡,它的坡度在25度,长度达将近800米,由于这次透水以后,再加上属于老窑透水,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瓦斯,那么通过这个坡度以后,如果把大量的输水管道从矿井,然后接到井下、水面,难度相当大,而且在接的过程中间,肯定有焊接的情况,如果出现火花,容易导致次生事故的发生,所以这给我们下边的被困人员的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
主持人:但是刚才我们说到他这个位置,包括这些坡度,包括坡的长度,是不是为他们的生存也创造了一些条件。
秦怀海:它是这样,它是新建矿井,新建矿井有一个特点,它是不平整的,那么我们现在这些被困的矿工,都在一些比较高的位置,高出水面的位置,这是给他生存,生命条件带来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生命条件,否则的话,他没有这种生存的条件存在。
主持人:那么在透水事故发生之后,各方救援队也是迅速抵达王家岭,尽快排除井内的透水,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来看一下。
短片3,排水,全力以赴争分夺秒
事故发生第二天,救援急需物资迅速调拨,十多支矿山救援队、三千多人从各地先后奔赴事故现场。排除20多万立方米的积水成为救援的头号任务,在多台水泵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工作下,到事故发生后的第五天,也就是4月2号晚六点,水位下降了3.3米,排出水量达到6.6万立方米。由于矿井情况十分复杂,输水钢管和水泵都是依靠人力攀爬25度斜坡,才被运送到地下几百米深的狭窄空间里。
主持人:好,这个我们还得再请王教授给我们详细来解说一下,这次排水对于这次救援,您觉得是不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王大伟:对,现在里边的流水量是非常大,而且远远超出了事先的估计,刚才我来的时候,我听到这么一个消息,说现在瞬间,就是我来到演播室前,已经排了19万立方米的水,就是远远超出了当时预计的11万立方米的这个水,那么这是一个。
第二个,现在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就是它是水位下降以后,但是里面有好多小巷子,他们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像这些巷子里面的排水就更难了,因为可能水泵进不去,这是一个,再有一个是同时发现矿井里面,现在瓦斯的浓度已经不断地在上升了,那么在上升的过程中,它要超过一定的极限之后,那么底下的作业就更加困难,因为它有一个安全生产的一个最低的限度,那么现在已经远远超过这个限度,所以它的整个排水的困难,将会越来越大。我们真的为这些被救助上的115名矿工兄弟唱赞歌,由于他们顽强的生命力,由于他们不放弃的自警自助自救,那么才使得这个奇迹得以出现。
主持人:你说得太对了,就在我们在争分夺秒排水的同时,这些井下的工人兄弟,他们没有放弃坚持,他们一直在坚持,而且他们有组织地展开了自救,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短片4,被困工人一条心奋力自救
根据事后获救人员的回忆,28号大水冲来时,工人们用裤腰带奋力把自己挂在矿壁上,在水里浸泡了大约3天3夜后,有矿车陆续漂过来,几名工人奋力爬进去,挤在一起,互相勉励。在井下最初的几天里,他们吃皮带、纸张、木屑甚至煤块充饥,许多人不得不依靠喝尿来解渴。但就是在如此黑暗、艰苦的环境中,大家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
主持人:秦处长,我们知道在以往的矿山救援中,曾经出现过井下的工人吃木屑,吃煤块,喝尿液这样的情况,这次救援根据我们后来的观察,是不是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秦怀海:这次救援过程中间,通过被救人员的回忆,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们在一开始自带的食物,现在每个矿工都带一定的食物下去,在他食物吃完的情况下,他们就是吃,在这次被困矿工中间都吃水皮,因为中间有木桩,吃树皮,树皮吃完以后吃皮带,然后喝污水,然后还有吃煤渣的。
主持人:煤渣怎么能吃呢?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不了解这个事情。
秦怀海:煤渣它主要是这样,胃里面空的话,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对他的精神方面影响非常大,他吃了东西以后,他感到有东西在里面,对他下一步的从精神主观,从精神方面的作用能体现出来,那么他说有东西吃,他就可以坚持,为了生存他就能坚持。
主持人:他们吃的这些东西,对他们的身体可以保存一定体力,维持一定的生命力,但是对他们身体是不是也有伤害?
秦怀海:他们吃这个东西,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个被污染的这种东西,所以现在吃过以后,很容易出现消化道的症状,现在这种被救伤员已经开始出现,部分的伤员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比如腹泻,还有消化功能减弱,腹痛,这些症状都慢慢地出现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还有其它的相应症状出现。
主持人: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咱们井下的工人,他们使用的矿灯一般来说能坚持多久?
秦怀海:这个矿灯一般能坚持八个小时左右。
主持人:八个小时左右,大伟老师,这次我们知道,我们井下这些工人,在被困八天八夜之后,他们头上的矿灯,还能发出求救的信号,您觉得这次我们的工人兄弟,有组织的互相协助,最后获得了胜利,您怎么来评价,怎么来解读?
王大伟: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闪光点,除了我们要吃,要喝,要保暖,这些东西,工人们都做得极致地好,这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我觉得组织工作非常好,我现在看到的材料是,他们大概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体里就有一个骨干,是吧,就是一个组织者,这个组织者呢,往往是有经验的老工人,他会告诉大家怎么去办,在升井和获救的过程中,这些个老工人,所谓的骨干,他们是最后一个撤离灾区现场的,这个是非常感人的,这一幕。
第二幕,这里面一个小故事,就是他们上来以后,不是把眼睛都给遮了吗?为什么遮了,就是因为长期不见光,然后一见光,怕眼睛失明。
主持人:这有什么损害?突然的,在八天八夜以后不见光。
秦怀海:造成一种失明,是像雪盲那样。
主持人:是永久性失明吗?
秦怀海:有可能。
王大伟:我接着讲那个故事,他们不是都给盖上了吗?大家都不许他摘,除了戴眼罩以外,你看上面还有一个厚厚的毛巾盖在上面,这个一般咱们有经验的人,把他救上来的时候,都是要把脑袋蒙住的,然后盖上,然后这个小伙子老偷着,老偷着掀,然后人说你干吗老掀呢?他说这个对我没必要,他说那为什么没必要?他说我在里面是管灯的,他说我这八天老见光,就是回答你这个问题,他是管灯的,就是平时是把灯关掉的,谁要撒尿了,小王,开灯,他是专门开灯的一位,说明他们在这里面非常地组织有序,分工协作。
主持人:你管这个,我管那个。
王大伟:当然最后这个故事,估计可能不久就会揭晓了,但是他们自警自救的这个措施,从现在我们能够察觉到的,就感觉到真是太震撼了,他们做得太好了。
主持人:就在我们井下被困的工人兄弟,他们在坚持,在求生的同时,在他们脑袋顶上,钻孔的工作也正在同步地进行当中,我们回到现场看一下。
短片5,钻孔,打通生命通道
在十多台水泵开足马力排水的同时,救援指挥部又决定,从地面垂直钻孔,打通矿井巷道。4月1日早晨9点18分,2号钻探孔被一次性成功打通;4月2日下午两点10分,从2号钻探孔里传出敲击声,发现有生命迹象。从4月2日下午五点10分开始,几百袋营养液,以及纸笔电话等物品通过钻孔源源不断传到地下,为被困人员提供了生命的保障和求生的信心。
主持人:秦处长,应该说从现在看来,当时的钻孔非常地重要,至少让我们第一时间知道了,井下我们的工人兄弟还活着,对我们不管是关心他们的家人,还是我们参与救援的救援队都是莫大的一种振奋,我们知道底下的工人兄弟他还活着,从我们救助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钻孔是不是非常地关键,钻孔的作用到底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钻这个孔?
秦怀海:这个钻孔非常关键,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被困人员,那么由于被困人员已经坚持到危及生命极限的这种情况了,那么钻孔成功以后,能给他提供一些继续生存的条件,比如说输送一些能量,营养液,然后通风,供氧,同时给他提供一些救援信息,鼓舞他的士气,对我们救援人员来说,我们知道下面的伤员仍然生存,这样也鼓舞我们救援人员的士气,加快救援的速度。
主持人:是,大伟老师,我们看电视直播的观众都非常有感触,说这个孔打的位置非常之好,刚刚好打到我们被困工人兄弟的头顶上,他们可以敲击钻孔,包括地面他们在下面,根据您的了解我们一般钻孔有哪些讲究?我们怎么来钻这个孔?
王大伟:他这个钻孔一定是经过多少专家,在现场真正地认真的分析研究,最后做出的科学决策,据说打这个孔之前,有的专家不同意打这个孔。后来实践证明,这个孔是打了一个关键性的孔。
主持人:打对了。
王大伟:打对了,它不仅有营养液下去,底下的声音一旦传上来的时候,那是什么?那是当时救助现场最美妙的声音。你知道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主持人:不抛弃,不放弃,所以到了4月5号的时候,我们第一批被困井下的工人被成功地救出来了,我们一起回到现场,看一看激动人心的场面。
短片6,与时间赛跑,救援过程全记录
在井下情况稍有好转后,4月3日下午1点10分,救援先遣小组下井开始搜寻被困人员,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搜索,到4月4日晚上10点,救援队正式下井展开救援。5号凌晨0点35分,第一名被困工人成功升井,到5号下午5点,总计115名矿工安全升井,成功获救,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矿山救援史上的奇迹。
主持人:其实我们知道从打通,从这个钻通孔,一直到我们4月5号凌晨,第一批被困井下的工人被成功地救出,有将近3天的时间,听说在这3天的时间里面,有被困井下年纪比较小的矿工坚持不住了,失声痛哭,这个时候呢,就像刚才大伟老师所说的,年纪大一些的,年长一些的老矿工鼓励他,安慰他,甚至有人编出了,在某地曾经有三个工人,被困井下25天最终获救,您觉得这个时候精神上的一种互相安慰,对他们来说是不是特别重要。
秦怀海:这个精神方面的安慰特别重要,因为他处在一种非常恶劣的环境中间,他们生死未卜,所以特别没有经验的年轻矿工,他的情绪比较烦燥,但是这个烦燥结果会导致他体力的消耗,反而继续危及他继续生存的这种条件,这时候比较年老有经验的矿工,能够及时做好他的工作,使他安定下来,保存体力,这是非常有好处,有帮助的。
我们知道由于在这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例子,在国外澳大利亚曾经有一个矿工,在矿难发生后,在井下靠自己坚强的毅力,这种生存的欲望,人生本能的这种情况生活了17天,这个充分体现了病人的精神状况,对他的生存条件的影响。
主持人:事实上在回顾这次王家岭的救援,我们确实感慨于生命的坚持,我们那么多工人兄弟在底下坚持那么长时间,二位在看待生命坚持这个问题上怎么来解读?
秦怀海:这次救援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这次救援中间,除了矿工自身的坚持以外,与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这次救援事故,矿难事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故发生以后,很快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的批示,张德江副总理和骆林局长亲自到现场指挥,而且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永不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调集全国精兵强将,以及最先进的这种救援设备,集中力量进行救援,科学救援,科学决策,那么在这次救援当中,我们也看到了救援速度是惊人的,可以说在三天时间,要把这三个月的工作量,三天就做完了,所以这给下面的矿工创造生命的奇迹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王大伟:特别是这115名被救助的矿工,他们身上体现的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是吧,那么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坚持八天八夜,这体现的是什么?一个是对生存本能的渴望,但是更体现的,我觉得是一种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生生不息的,这么一种顽强的精神。
主持人:就在我们王家岭被困人员获救之后,国际各大主流媒体也纷纷予以报道,今天节目最后,我们就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另外在这里我们也想代表我们《天下天天谈》栏目,祝所有获救的工人兄弟早日康复,一切平安。
短片7,国际媒体高度评价王家岭救援
在王家岭上百名被困矿工坚持8天8夜最终获救后,国外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感叹中国创造了矿难救援奇迹。美联社的报道说:救援人员一直在争分夺秒地救人,他们眼含热泪,在现场相互拥抱庆祝;英国《每日电讯报》的题目是《奇迹发生,中国上百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法新社则称赞说:这或许是世界矿业历史上最令人惊异的救援行动。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