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邱贵兴:培养创新型人才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4月09日17:01
  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农工党中央共同主办的“中青年医师创新发展论坛”今天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邱贵兴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主题发言。

  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性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这些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5岁儿童中98%具有高度的创造性,而到10岁后,创造性将减至30%,到25岁后,创造性仅有2%。这提示我们,创造性的培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

  (二)有了创造性不等于创新

  创造性只是创新前提。创造性不等于创新,有创造性的儿童并不能创新。创新型人才需要通过系统工程全面培养,需要在制度上、体制上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适宜的条件。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改变教育模式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前提。创新型人才一定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作为管理者、教育者,需要尊重创新人才的个性,使其成为具有自由、独立个性的人,而不是作为工具、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人。我们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探索能力。

  二、如何才能创新

  (一)创新要有深厚的基础

  创新决不能凭空而来,它必须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之上,其中原始创新尤其需要长期积累。在此基础上,量变转化为质变,才能创新,创新离不开量的积累。有些人只想走捷径,不通过艰苦的工作,不去积累和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就想创新,肯定以失败告终。

  (二)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诚信的学术道德

  构建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诚信的学术道德是对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当前社会风气的浮躁和社会道德水平的倒退,造成了浮夸的学风,学风不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

  (三)提倡学术争论,促进百家争鸣创新不是一个人凭空想象就能获得的,它的源泉来自各种学术观点的碰撞交流,来自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开放的学术交流,激烈的观点碰撞,正是产生新概念、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的前提。当然,这种争论应当是纯学术的,不应掺杂个人的利益纠葛。在学术上鼓励争论,在生活中需要团结。正如孔子指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四)团结合作、发挥团队力量是创新的关键

  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如果只想自己出成果,不能团结大家,是不可能取得创新的成就的。创新能否成功,与学术带头人领导的的团队是否团结合作有着极大的关系。

  (五)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提到创新人才,大家往往关注他们如何聪明,只强调其高智商,却往往忽视了更重要的情商。情商包括理智(明智)和理性(明理),具体表现在工作生活中具有信心、恒心、毅力、忍耐力、抗挫折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智商反映了人的生物学属性,情商是人的社会学属性。智商高低固然很重要,情商却更重要。研究表明,成功人士的智商仅占20%,而情商占到了80%。

  当前的应试教育,更多地关注人的智商,努力发掘培养“神童”。然而培养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在关注智商的同时,更要关注情商。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现实生活中,一些大专家具有极高的智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性格孤僻、不合群,不能宽容人,不能与人合作,虽然聪明却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往往被大家敬而远之,成了孤家寡人,最终并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也不会作出很大的成绩。此外,有几个“神童”长大后能作出巨大的创新性贡献的?往往这些“神童”智商高而情商低,目中无人,结果长大后一事无成,默默无闻。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基础,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创新需要付出大量的,甚至毕生的辛勤劳动。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吹嘘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