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9时许,福建莆田坠楼市长张国胜的追悼会在莆田举行。图/倪志刚 |
福建莆田坠楼市长追悼会举行 无党政机关参加
本报记者 倪志刚 陈立 福建莆田报道
昨天上午9点多,福建莆田坠楼市长张国胜的追悼会在莆田举行。在悼念大厅,记者没有发现一个来自有关党政机关的花圈,在追悼会仪式上也没有领导讲话。
无一党政机关花圈
追悼会在莆田福山殡仪馆举行,花圈密密麻麻地摆放在四周,绝大部分都是个人署名,而署名的团体只有几家企业,没有落款为当地党政机关的花圈。
据了解,事发后,当地政府部门曾下令不准以政府单位名义送花圈。
昨天上午9点6分,张国胜的妻子所乘坐的汽车抵达现场,由于她下车后情绪激动,最后是几个人抬着她进了大厅。
9点20分,主持人宣布遗体告别仪式开始,整个过程非常简单,默哀之后由张国胜的一位家乡人介绍他的生平,在提到他的死因时说“不幸离世”。之后则是由张国胜的姐姐致答谢词。仪式中没有领导讲话。
从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到第一批客人开车离开,时间大概10多分钟。
官方不愿回应任何事情
事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宣布了张国胜非他杀和没有受到调查外,其他信息均不再发布,对媒体也采取不回应的态度。
莆田市市政府远离市区,三幢办公楼呈阶梯状排列,3号楼在最里面。
门口警卫森严,要进入办公楼必须有里面的工作人员同意。而门卫如果知道访客是记者,就会告诉当地宣传部门新闻科长的电话,不过,这位科长都不会同意记者进入办公楼。而进出的官员,则对此话题颇为禁忌。
在昨天的追悼会上,张国胜老家漳州的一位朋友介绍说张坠楼的时间为8点10分。
据了解,出事的卫生间已经贴了封条。而据当地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介绍,当时张国胜摔在了停车位的水泥坪,而后扶到简易车棚。这位官员认为,失足摔下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窗户有一米多高,而楼下紧贴墙体的是绿化带中的松软泥土,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应该到不了水泥地。他分析,自己跳下的可能性很大。
有人透露,张国胜家在福州,事发的头一天晚上,张国胜还用车把妻子送回福州,第二天一早又赶回市政府上班。当天上午8点半,还安排了一场将由他主持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
学生时代是“好孩子”
在昨天追悼会上,张国胜老家的朋友周先生介绍他的生平时,说张国胜学生时代成绩优异,很听话,是个“好孩子”。
而他福建师大物理系的一帮同学也赶去为他送行,一些同学在谈到他时说他原来胆子不大,为人谨慎,怎么也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另一位同学则表示,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学校教书。
事发:
辟谣:
福建省政府新闻办有关负责人8日下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天上午发生的莆田市市长张国胜坠楼身亡事件,经公安部门现场勘查和调查,排除他杀。
网上传言张国胜因受纪委调查而自杀。福建省政府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说,经向有关部门证实,到目前为止,任何机关都未对他进行过调查或找他谈话。目前互联网上所谓“因受纪委调查而自杀”纯属谣传。[详细]
疑点:
记者查阅莆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现张国胜最后一次公开活动的时间是4月6日。这天,莆田组织收听收看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电视电话会议,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十几位莆田市级领导出席。但会议上都是市委书记发言,张国胜未发表讲话。
而据中共莆田市委机关报——《湄州日报》报道,4月7日上午,张国胜还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秀屿区调研土海宜居小区建设情况。
在张国胜坠楼前一个星期里,他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详细]
官员频频自杀:
探究背后成因:
评论:
抛开个案的曲折不说,“官员自杀现象”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有关部门预判不足,应对乏力,公布的相关信息模糊,存在较多疑点,不论主观动机如何,至少客观上效果不佳,有遮遮掩掩之嫌;二是公众对官方公布的“自杀说”,存疑者不在少数,更倾向将其与“内幕”、“腐败”等字眼联系在一起,部分媒体的挖掘报道正是这种公众情绪的折射。
在理想状况下,官员自杀事件可以公私分明,区别对待:涉及公共利益的,当深入调查并适时向社会公布结果;若纯属个人原因,则当尊重逝者,为逝者讳。但现实却是,信息的不透明和公众已经滋长的疑虑交互作用,正使此类事件混于一同,共处于悬疑状态。事实上,数年之前,舆论曾热议过一阵官员自杀现象,两相比较,传言依旧,悬疑依旧。
舆论当还原党政干部作为普通社会人的一面,关心其职业心理压力,呼吁必要之化解机制,客观理性地评价而非脸谱化、妖魔化一个群体。引而申之,对于任何一个职业、阶层,都当避免情绪化的“棒杀”,更多着眼考量背后的制度建设,以避免社会撕裂,这是成熟的法治社会题中应有之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