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透视战争形态的主体性变迁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4月15日06:50
  未来战场的对抗形态,到底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一课题,凝聚着关心作战研究的人们的注意力。

  前不久,军委胡主席提出,“要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回答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未来战场形态的种种猜测和预判,也告诉我们,应当把军队建设的注意力转移到体系作战上来。

  根本动因:作战体系自身运动与外部环境的响应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支撑力”。自20世纪中叶开始的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精确制导技术、隐形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为武器装备的更新和发展注入了“信息能量”,武器装备的结构和效能发生质的变化,作战体系的侦察监视、态势感知、指挥决策、控制制导能力显著提升,作战形式由传统条件下的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这就为基于信息系统作战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军事理念超前发展的“牵引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群的本质属性,它在战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历代军人自觉地对作战经验进行梳理、归纳,进而形成系统的作战思想、原则、方法等理论成果。在军事实践中,先进的作战思想和方法通常能收到更佳的作战效果,并推进实践的发展,有时作战思想的变革甚至能够引领作战体系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后,美俄等国军队的作战思想都逐渐从消耗战发展为机动战,作战目的由歼灭战转变为控制战,作战理论也由线式推进、近距离接触的平面作战理论,转变为“防区外打击、远距离攻击、节点瘫毁、体系破击”等信息化作战理念,这就从理论上为战争对抗的主体由传统的作战系统转变为新型作战体系,起到了牵引作用。

  体制机制相对滞后的“摩擦力”。军队体制机制变革具有沿袭性,相对于装备技术发展、作战理论创新和作战能力需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没有战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必定会遇到传统观念、传统体制和利益调整的阻力,成为军队战斗力要素创新发展最难以推进的环节。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对体制机制改革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未来战争的胜负。二次大战中,德国大力变革军队组织体制,建立了与闪击战相适应的新的体制机制,从而在战争初期确立了优势,而波兰军队固守旧的体制机制,悲壮地以骑兵冲击坦克。战争史表明,相对滞后的体制机制导致了作战能力低效生成,从而迫使人们去思考如何变革体制机制以适应体系作战。

  逻辑起点:作战体系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及其运行规律

  作战体系的本质内涵。作战体系是指以信息系统为主导,各种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按照一定组织结构相互联系,并遵循相应机理运动发展的整体系统。它由指挥体系和信息化装备体系两大部分构成,包含实时感知、高效指挥、精确打击、快速机动、全维防护、综合保障等具有不同功能的要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以信息和决策为主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渗透性、联通性和融合性,通过诸军兵种力量单元、作战体系诸要素的互联互通,对作战体系进行优化和系统集成,进而使军队的作战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实现作战行动的高度协调和作战效果的精确高效。作战体系的子系统种类繁多,结构框架具有层次性,各子系统关系紧密复杂,涉及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要素,与外界有着频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开放、复杂的巨系统。

  作战体系的运行规律。传统作战系统构成要素较少、结构简单,只能实现组织结构的合成化和作战行动的合同化,战场上更多的体现为同类要素之间的分散对抗。而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则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特色,具有体系运动的一切本质规律。在信息系统的链接作用下,作战体系表现出结构网络化、功能涌现性等不同于传统作战体系的特性。作战体系结构是一种以作战单元为基本模块和节点的分形网络,具有逻辑空间的多极性、物理空间的多域性和结构功能的互补性。逻辑空间的多极性,就是将多个层极的武器系统连为一体,如多个地空导弹营可以组成地面防空火力网阵。而不同功能系统用网络连接起来能形成新的功能,如航空兵、地空导弹、雷达、电子对抗等可以组成区域防空网阵。通过对作战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可以构建兵种作战体系,直至构建多军种联合作战体系。物理空间的多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作战单元呈全域、分散、星点状的不规则配置方式,并通过网络连结为一体,动态中聚集作战效能;另一方面,网络连接满足体系作战能力生成对物质、能量、信息等多维领域各要素、各系统的需求。结构功能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要素和不同的系统可以分别实现相同的作战能力,承担相同的作战任务,即使某一要素或某个系统遭到破坏,体系的功能仍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补充或修复,整体不会受根本性影响。

  作战体系的鲜明特征。作战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复杂性首先源于作战主体行为的复杂性。作战主体是由人指挥和操控的,对作战态势和敌方威胁具有激励响应和自适应机制。其次,作战体系的复杂性源于作战主体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不仅有赖于单个作战主体,更取决于相关作战主体之间的融合与交互,从而产生整体作战功能的涌现性——在电子信息系统融合下,各构成要素的主要功能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实现了效能性协调耦合,它所产生的效能不再是单个要素功能累加之和,而是呈现出“1+1>2”的效果,作战能力成几何级数跃升。但同时,体系功能的涌现性也决定了体系遭受攻击的脆弱性。如果一些联络度很高的节点如信息、指挥、控制等遭到破坏时,整个体系的内部结构将受到损伤,体系的作战能力也将呈非线性的急剧衰减,甚至瞬间湮灭。美军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实施的“斩首”行动,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体系作战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演化进程之中,它是根据使命和作战任务而动态构建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武器系统,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建制单位;武器系统也是由已有、在研、待研等处于不同阶段的众多系统构成,已有的武器中会有良好、故障、损坏等不同状况;使用武器的人也有熟练与不熟练、健康与不健康等不同状况;无论是作战人员还是武器装备,都必须在良好的后勤、技术保障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是一个基于任务需求、多种力量综合作用、多类系统异步共存的协同演化过程。

  实践环节: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的优化和创新

  作战体系构建的基本点是以信息为纽带,以网络为基础,对各单元、要素进行系统集成,作战体系的优化必须着眼系统集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自身的改进和创新最为关键,这是制约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瓶颈”。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横向上对各武器装备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交互性和联动性,根据战场环境和特定的功能需求,实时无障碍的联通与组合。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和信息化组织规则及运行机制,将各相关的子系统融合成为多种力量综合使用、各军兵种密切协同、多种武器系统优势互补、各作战要素紧密融合的整体,实现组织结构的内在耦合和作战行动的实时联动。当前,进行系统集成关键是要加强试验部队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改造和试验,在充分吸收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促进作战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作战体系构建的着力点是实现减少信息控制层次,利于信息快速流动的信息流程网络一体化,作战体系的优化必须着眼无缝链接。信息化作战体系中,信息流程的主导形式是减少信息流动“递阶”层次,在纵向流动的基础上,更注重信息横向流动的信息流程网络一体化,以确保信息有序、合理、快速流动,实现信息流动“横向一体、纵向贯通”的目标,其基本模式就是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正在发展完善的C4ISR系统。在优化作战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软件和硬件的关系,促进作战平台与指挥信息系统的有机链接。当前,人们比较关注作战平台的发展,而对作为软件的指挥信息系统关注不够,尤其是指挥系统态势融合与辅助决策能力、情报系统与作战平台的有机链接能力发展较慢。构建和优化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体系,必须摆脱机械化时代重平台、轻信息,重硬件、轻软件的思维模式,紧紧抓住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控制系统这条主线,将作战体系内的诸系统无缝链接、有机融合。

  作战体系构建的关注点是单元、要素具有“代偿性”和信息系统具有“冗余度”,作战体系的优化必须着眼体制优化。构建作战体系必须着眼于具备较强的防御能力,防止体系的单元、要素被彻底损毁、信息流被阻塞中断。首先是组成系统的单元、要素在功能上要具有一定的重叠区,在数量上要具有一定的备份,使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替代、补偿功能。其次是作战体系的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冗余度”,即当信息系统部分节点、传输通道受到干扰破坏时,能够自动查找出问题,并通过自动寻找备用传输路径来保持信息畅通,迅速修复故障,恢复功能。传统的指挥体制是“宝塔形树状”结构,信息流程长,横向沟通性能差,抗毁能力弱。因此,构建作战体系必须以“结构链”规范“数据链”,“数据链”支撑“信息链”,便于形成信息快速流动的横宽纵短的扁平网状结构,以减少指挥层次。

  作战体系构建的目标是瘫痪敌方体系和对具体目标实体摧毁的有机结合,作战体系的优化必须着眼于体系破击。由于网络化作战体系中的各个作战单元、要素都具有一定的“代偿性”,信息网络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体系结构具有功能互补性,所以整个作战体系在地理和物理上没有绝对有形的中心,摧毁一点而瘫痪一面、摧毁一面而使整个体系瘫痪的现象很难发生。但恰恰由于作战体系的网络化特性,也为破坏敌方作战体系的整体性留下玄机。例如,通过对诸如指挥控制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等战场节点和要害目标的摧毁与破坏,则会在短时间迅速削弱、降低敌作战体系的整体功能。因此,信息化作战的基本战法是瘫痪敌方体系和对具体目标实体摧毁的密切配合。构建和优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必须着眼通过发展信息作战力量,实施有效信息对抗,瘫痪敌作战体系的“支柱”——“信息链”,斩断敌作战体系的“神经”——“数据链”。同时,通过位于多维空间机动打击力量的立体攻击,重击敌作战体系的“中枢”——“指挥链”,截断敌作战体系的“命脉”——“保障链”,从而达到体系破击的目的。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