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铁矿石价格,牟取暴利
必和必拓老板想卡中国钢铁业脖子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李晓辉
2010年铁矿石谈判启动后,凭借着垄断世界近七成铁矿石资源的优势,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三大国际铁矿石巨头的报价一路飙升,涨价从20%-30%到50%,再到80%-90%。他们不断坐地起价,态度十分强硬,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也一直在争辩和对峙中延续。进入4月以来,随着谈判的深入,各方压力增大。日前,中国钢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向外界证实,卖方已提出将2010年铁矿石基准价格上调将近100%。
国内很多大型钢铁企业的高层都在感慨,“想当年,是这些铁矿石供应商求着我们,要卖铁矿石给我们,可现在,是人家卡着我们的脖子,价格说涨就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位业界人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铁矿石资源稀缺;二是有必和必拓老总安德(Don Argus)的存在。”
和卖鸦片的东印度公司没有区别
4月1日,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矿业集团——必和必拓的董事长安德,正式卸任了,在此之前,他已执掌必和必拓近10年。
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是由澳大利亚的必和公司(BHP)和英国的必拓公司(Billiton)在2001年6月合并而成的集团。必和必拓在铁矿石产量规模上尽管略少于淡水河谷和力拓,但相对于后两者,它更加全面,综合实力更强。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评价说:“现在的必和必拓和当初贩卖鸦片的东印度公司没有区别,它无处不在,掌握着这个星球上数量惊人的资源,它背后不仅仅是产业资本,也是看不见的金融资本之手。”2009年,中国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553.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43%。而必和必拓仅2009年下半年的净利润就高达61亿美元(约合415亿元人民币),这还不算其没有公开曝光的石油资产等。
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必和必拓要感谢安德。1940年出生的安德,拥有50多年的金融管理经验。16岁时,他就进入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工作。在那里,他一直熬到了50岁,才成为了国民银行的CEO,并因带领银行走出上世纪80年代的经营困境而闻名业内。1996年,他加入必和公司董事会,3年后,升任董事会主席。在他的治下,必和完成了一系列的大型并购,公司不断扩张壮大。
从2001年必和必拓合并之日起,安德就是第一任总裁。一上任,他就立志要改变铁矿石供应商“不受待见”的历史,他果断地找到淡水河谷和力拓高层,强调为了“共同的利益”,提高铁矿石价格。在他的强硬态度下,铁矿石的价格由原来的一吨十几美元暴涨至2008年最高时的200美元/吨。
“最关键的人物”
铁矿石谈判每年一次,2003年是一个分水岭。2003年之前的谈判,基本处于买卖双方协商定价,价格范围也“好商量”;2003年,我国宝钢参加了长协价格(即在约定期限内都按照某个价格交易)谈判,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由安德主导的“涨价风潮”就再也没有停歇过。
安德在谈判中主要的两种手腕是:蛮横抬价和搅局。
在铁矿石谈判中,供应商一般会形成两个阵营。巴西的淡水河谷冲在最前面,和企业单谈;而必和必拓、力拓则捆绑在一起,合成一个阵营。必和必拓表面上一直充当“老三”的角色,而实际上,谁都知道安德才是“最关键的人物”。随着2009年7月“力拓间谍案”东窗事发以及淡水河谷采取的最后谈定价格策略,必和必拓更直接成为了铁矿石谈判桌上的“老大”。
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启时,安德公然挑衅,称“中国人应该和铁矿石界‘大人物’一起玩”;当谈判进入僵持阶段时,他“宁可不卖,也不能不涨价”的态度也从来没有改变过。
安德的蛮横还表现在明目张胆地对中国企业“挖墙脚”上。据透露,2001年必和与必拓合并之后,安德本想把力拓也拉进新公司,成为“两必两拓”企业。但一直到2008年,他也没能撼动力拓。仅仅一年之后,在我国中铝公司以195亿美元入股力拓的最后时刻,安德做了一次“搅局者”。一封封的请愿邮件传到了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电脑上,最终澳商务部采纳了安德的“建议”,认为“中铝入股力拓,会损害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这笔生意最终告吹。谁知,在“破坏”的同时,安德又宣布必和必拓与力拓的铁矿石业务合并,他的这一举动被媒体称为“终极版的挖墙脚”。
不仅如此,2010年3月18日,安德公然表示:“必和必拓能够在2010年正式敲定与力拓公司共建铁矿石合资项目的交易。”这显然是一次明目张胆的垄断,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合并,将占据世界铁矿石供应量的40%。安德以这种方式完全控制了对钢铁企业谈判的话语权。
作为“实际操盘人”,安德本人在铁矿石谈判中很少露脸,大都是他的CEO高瑞思对外发表看法。在仅有的几次与中国市场面对面的对话中,安德都态度强硬,摆出一副“以商业的名义,在商言商”的姿态。国内钢铁业人士普遍认为,安德的必和必拓在三大矿商中是最为“狡猾”的,“力拓间谍案”被揭出后,所有人都知道了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胡士泰,而没有多少人知道必和必拓在中国近亿吨的铁矿石到底由谁在代表并销售。
背后都有国际金融资本的身影
随着安德的卸任,铁矿石谈判的这轮“游戏”似乎就要宣告结束了。但业内人士分析说,一个安德的离去,只会改变铁矿石供应商抬价的方式和手段,其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根本意图并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这场“游戏”背后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巨大了,以2010年中国进口7亿吨铁矿石,120美元/吨的平均价格计算(实际价格已超过150美元/吨),每年我国铁矿石贸易金额都超过84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海运费等成本。如此滚滚财源,自然让国外矿业巨头们“欲罢不能”。
如果仔细翻看三大铁矿石巨头高层的履历,人们会发现他们都是清一色的金融产业出身。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格内利,有着多年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曾经在巴西最大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任职数年;力拓集团董事长杜立石,目前还担任劳合银行集团非执行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
4月1日接任安德位置的纳赛尔,不仅仅有在福特效力33年的背景,他还和安德一样,有深厚的金融从业背景,他是摩根大通私人股本部门One Equity Partners的合伙人,以及安联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不仅管理层大多是出身金融业,三大铁矿石巨头的背后都有国际金融资本的身影。早在2003年,摩根大通、汇丰、花旗、三菱,还有无处不在的高盛,这些国际金融资本都在三大铁矿石巨头企业持有大量股份,并在股东中占有重要份额。他们也是铁矿石供应商强硬态度的主要支持者。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预言,今年铁矿石价格的增长幅度将超过年初预期,或将翻一番。国内的经济学家都对今年的铁矿石谈判很不乐观,既然“涨价”已成为必然,那么“涨价”范围就成为中国方面唯一可以争取的空间。随着我国对铁矿石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场从一开始就有失公平的谈判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更加引人关注。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