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我国经济形势

首季中国经济形势剖析:“亮点”背后看难点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15日20:19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题:“亮点”背后看难点——首季中国经济形势剖析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刘铮、王宇、任芳

  一季度中国国民经济“大账”于15日“出炉”。经济上行、物价稳定,一系列重要数据向人们描绘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然而,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极为复杂的环境,调控政策面临多重选择的难题。要步入新一轮可持续的繁荣期,有关方面仍待付出巨大的努力。

  经济增速上了台阶,内需情况不容乐观

  11.9%,今年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令人眼前一亮。这一增速,不仅一扫去年同期6.2%的低迷,而且比上一季度的10.7%又上了台阶。

  “经济增速一季快于一季,回升势头进一步发展。经济开局良好,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判断。

  按照通常情况,接近12%的经济增速属于“偏快”。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如此的增长从何而来?

  “经济增速确实比较高,有政策刺激的结果,但这是建立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基础上的,不能单纯看这个数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强调,目前经济发展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此前一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仍极为复杂,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在显现,决不能掉以轻心。

  “不应该过早乐观,更不应该过早作"过热"的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当前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存在不确定因素,而去年基数前低后高也容易造成今年增速前高后低。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出口形势可能并没有预料得那么乐观。虽然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速超过两成,但与危机前水平相比仅略微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是负值。

  内需情况也不乐观。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指出,虽然投资和消费的增速在一季度继续提升,但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速有所下滑。中国经济正亟待稳定、内生增长的接续力量,而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水平还待提升。

  “不要被一个现象,掩盖了另一个现象。要全面判断,避免忽视潜在的问题。”张立群强调。

  此外,高耗能行业反弹给人们敲响了结构调整警钟。一季度,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高于产值增速13.1个百分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价格水平总体温和,楼市价格大幅飙升

  如同一枚硬币总是有两面一样,在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的同时,通胀预期和压力正不断积累。

  2.2%,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同比涨幅让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3月份的CPI环比甚至出现了下降。

  “CPI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总体上基本稳定。”李晓超说,在一季度CPI上涨中,翘尾因素拉动了1个百分点;低温雨雪天气因素使鲜菜鲜果涨幅加大,食品价格对CPI上涨拉动了1.64个百分点。

  张立群认为,通胀并不是眼下迫切的威胁。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当前需求并没有持续过热,工农业产品供给充足,价格很难大幅上涨。虽然货币偏多,但贷款正在逐渐缩减。

  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胀的压力仍在积累。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在显现,强化了通胀预期,特别是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比较突出。

  “去年新增贷款达到9.6万亿元,创信贷投放史新高,货币供应量增速达到30%以上。这对未来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上涨,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说。

  而危机以来各国央行普遍维持低利率所形成的全球流动性充裕局面,也强化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国内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向下游CPI传导可能性增大。

  此外,充裕的资金还影响着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的走势。去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价格上涨超过60%,楼市价格大幅飙升。在一些热点区域,房价一个月上涨超过10%、一年上涨超过100%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都加重了通胀预期。

  祝宝良认为,房价等资产价格虽然并不在CPI中,但其上涨与通胀预期的增强,互相推动、互为因果,成为加大通胀预期的一个突出因素。

  在经济还没有实现全面复苏之时,通胀预期的不断上升,使得处理物价问题变得相当棘手。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只要应对得当,将来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从目前看,CPI控制在3%的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和压力。但经过扎实的工作,经过共同的努力,还是能够实现的。”李晓超说。

  调整压力不断上升,调控难度不断加大

  经济增长依然依赖政策,高耗能行业生产和投资出现反弹,通胀预期不断上升,正处于恢复期的中国经济,面临如此复杂的局面。

  “去年我们是全力保增长,因此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实现这个目标。但今年目标不是唯一的,这样调控的难度就非常大。要兼顾,要根据时局的变化而调整。”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

  姚景源说,现在复苏的基础还要巩固,宏观政策总的方向不能有变化。同时,灵活性和针对性要增强,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随时出台应对政策。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结构调整不但不能忽视,而且应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当前,政府投资要保持在建项目如期完工,民间投资要破除壁垒尽快启动,消费要最终担当起经济发展的“主攻手”,这都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政策力度。特别是企业发展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猛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新问题,仍需要国家加大支持的力度。

  “短期政策是解决不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长期问题的,必须尽快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长期存在的问题,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方面。”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醒。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当前,要坚决贯彻落实近日发出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在钢铁、水泥等九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消费热点,抓紧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

  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做好金融调控工作”的表述引人关注。人们注意到,今年一季度,信贷在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的同时,月放贷量出现逐月缩减,对房地产等特定领域的信贷正在收紧。

  祝宝良指出,现在的通胀预期主要来自前一阶段货币信贷的大量投放。在保障经济发展必须的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应当不断进行微调,适当在某些领域进行缩减,比如应当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

  “不管形势怎样复杂,政策的最终指向是尽快把经济引入新的增长轨道,进入更加协调、可持续的繁荣期。短期看,政策要增强相机抉择,应对新问题。长期看,要主攻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才是长远之策。”张立群指出。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