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海玉树地震 > 青海玉树地震消息

北京120赴灾区 最担心缺乏治疗高原病经验(图)

来源:北京日报
2010年04月16日08:44
昨天下午两点,本市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医疗队一行96人从北京西站正式启程。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特派记者 王东亮

  “我们现在开一个党员会,所有赴玉树地震灾区的38名党员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昨天14时,刚在开往西宁的T151次列车上坐定,北京急救中心赴玉树急救队就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青海玉树地震,数百名群众遇难,数万名群众等待救援。我们务必克服困难,完成好抗震救灾任务。”说话的万立东皮肤黝黑,眼神炯炯,他是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是此行近百名急救队员的“主心骨”。

  “这回赴玉树抗震救灾不比汶川,自然环境更恶劣,高原适应性差,但这也正是考验我们急救队伍的机会。”刚选出的5个支部委员分好工后,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的万立东开始分析前方情况。

  “除了人的高原适应性,还得注意救护车,高原行车大家都没经验。”负责车辆的郭主任不无担心地说。

  负责医疗的支委也提出了忧虑:玉树是藏族群众聚居区,虽然外伤可通过查体了解,但还有可能存在沟通障碍,难以全面判断病情。

  “不要着急。问题我们一个一个解决。”万立东说。

  14时40分,在T151次加2车厢,几名司机摆开地图争论了起来。“214国道是西宁通往玉树的惟一通道,路况不错,12个小时完全能把伤员运出来。”一名中年司机说。“得考虑救灾车辆较多的情况,12小时恐怕保证不了。”另一名司机搭茬。“如果道路运输时间长,就得考虑病人的适应性问题。”又有人提出了问题……

  “我们都是年轻力量,现在也成立一个小分队。”15时30分,从党员会上“溜”出来的青年医生李坚韧召集平常总凑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承担起救援“主力”。

  “普通的伤员救治我们都没问题,地震伤害也都熟悉,但高原病我们接触不多,得请西宁的医学专家给我们上上课。”周佳经历过汶川地震救援,说起话来底气十足,但惟独对高原地区病人反应缺乏临床经验,而这也正是北京医疗队所有医生担心的。

  “我带了几本高原病和高原区救护的书,大家传阅一下吧。”心细的李炜亮从背包里拿出书,分给大家。

  “玉树海拔4000米左右,属于典型的高原,大家到达后务必注意行动要放慢,不要着急。”负责后勤和行政的何永年见到每个人都这样叮嘱:“我们是来救人的,不能自己先倒下。”

  “下一个问题,如何做好骨折救治……”21时,车窗外一片漆黑,而T151次列车加1车厢内,北京急救中心赴玉树急救队的会议仍在进行……

  北京120为玉树地震准备的特别装备

  装备 特别之处 用途

  奔驰全地形越野救护车 首次应用地震救灾 底盘可升高,适合山地行进,可同时运送4名病人,车载抢救设备一流

  瓶装液氧 1瓶液氧可抵50个氧气瓶,可重复灌装,补给方便 救治重伤病人,为内地救灾人员提供吸氧救治服务

  呼吸机 每车必备,配给数量超汶川地震 可救治呼吸衰竭、多发伤、缺氧重症患者

  氨茶碱(药品) 抗高原反应药品 缓解高原反应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静娅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