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房价疯涨从改变心理预期做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0年04月16日09:30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引人注目的是,“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被放在了四条新措施之首。国家将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今年三月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再次“发烧”。各地土地拍卖价格不断创下新高,78家央企被勒令退出房地产市场,但剩下的大鳄们拿地时的豪迈劲头丝毫不减。一、二月时被压抑的刚性需求和投机需求双双出笼,房产成交量价齐升。在一种风声鹤唳的恐慌中,坐地起价和一夜生变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房地产的过热已造成百业不宁的后果:原先投放在其他产业中的资本要么已经“义无反顾”地进军房市,要么正削尖脑袋寻找进入的契机,在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带动下,中国的产业结构更趋失衡;原本安心而敬业的三百六十行从业者,要么因为先行买房而心中得意,要么因为错失良机而后悔不迭,每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都在心浮气躁地谈论房子。有些大学生甚至已不考虑就业问题,而是一毕业就东凑西借地买房,因为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也不过年薪10万元,而一套房子一年的升值空间远远超过10万元。 在买房者身上打主意能稳定房价吗
房地产市场怪现状:房价越高 增值空间越大
四记重拳彰显遏制高房价决心 投资性需求将受重挫
国务院闪电打出严厉遏制高房价“组合拳”
雅居乐陈卓林谈房价:全国跌了,海南都不会跌!
房价的过快、过猛上涨,犹如以百米冲刺速度跑马拉松,是断难持久的疯狂景象。对此,国家早已看在眼里,并且一直试图勒住这匹“野马”。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刚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中国经济承受力如何,谁都心中没底。决策者总怕下药过猛,给房地产市场以致命打击,进而拖累中国经济,所以总是选择温和型药方,边下药边观望。然而,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和开发商、投机客们的操作技巧总是被低估,先前的调控政策总被分化瓦解或者规避淹没,房价在调控中越涨越高。事到如今,失去理性的房地产市场如同一个越转越大的漩涡,整个社会都因之而渐渐失去原先的节奏和稳态。不过,当一件事情异常到路人侧目的时候,其拐点也就快要出现了。
国务院的四条新举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其力度也是近期的调控手段中最为刚猛的:把首套住房的面积和首付比例挂钩限定,再次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但不再给利率折扣,而且提高到了基准利率的1.1倍以上,而第三套房就已很难得到信贷支持。这套“组合拳”可能产生的效用有二:一是把那些资金实力不够、需要借助信贷的炒家限制住,使他们难以入市;二是寄望于使那些手握重金、不在乎贷款的炒家产生“不良”的心理预期,主动撤出楼市。毕竟,他们进入的目的是赚取差价,而不是“炒房炒成房东”。
不过,对于一个已经陷入上涨迷狂的市场来说,仅以信贷政策的变更抑制需求是不够的,如何增加供给也是一道必答题。这方面,现有的办法主要是大幅增加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这当然有助于解决部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只是这类住房明显带有公益和福利的性质,是全体纳税人对困难群体的呵护和补贴,它对抑制一路走高的商品房价未必有多大作用。鉴于城市土地的整体稀缺性,能够用于普通商品房建设土地毕竟有限,因而进一步激活二手房市场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房价的持续上涨已经造就了相当一批手握多套房源的职业炒房者,而社会中的富贵阶层也普遍以坐拥多套住房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如果能通过物业税或者其他持有税的开征,促使他们名下的房子入市,倒也不失为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
当前,楼市正处在多空争战的关键时刻,对后市的心理预期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国务院的四条新政显示了中央不达调控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希望市场中的投机需求和恐慌性竞购尽快得到抑制,助推房价回归理性。(评论员 李星文)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