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外来语译名 创造和谐语言环境”座谈会现场。 |
NBA惹了谁?
网络波澜又起。
NBA这个被篮球迷们耳熟能详的词被央视“屏蔽”了,取而代之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这样的汉译名称。这一消息在网间迅速流传,很快就激起对NBA有深厚感情的众多网友的“义愤”。
当然,这还不是事实的全部。细心的观众随后发现,被央视“屏蔽”的不只有NBA,还有CBA、F1、WTO、GDP这样的外文字母和缩略词。
4月7日,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证实,国家广电总局一周前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外语及字母缩略词。
这就是说,连那些观众司空见惯的、已为很多人所熟知的字母缩略词也将从屏幕上消失。虽然央视有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观众的年龄、文化素质高低不同,很多观众并不能很容易搞明白NBA、CPI这些词,我们在播报新闻时用中文称谓,观众们就很容易明白了。”
但网友们对这样的解释并不接受:那些被“屏蔽”的高频字母缩略词已经成为大家日常语言的一部分,把它们换成汉译名称不但麻烦,而且会造成新的理解障碍。比如把Windows XP更换成“微软公司视窗操作系统体验版”,或把VCD称为“视频压缩光盘”,完全会让人不知所云。
众议声中,央视的解释和澄清似乎显得气力不足。
4月14日上午,“规范外来语译名 创造和谐语言环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员有国家语委、国家广电总局的官员,有在京几大媒体的代表,还有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座谈会一开始就是围绕时下的热点话题——央视“屏蔽”洋字母开始的。
来自国家语委的于虹处长发言之始,就举起一份近日的报纸。她从要闻版,翻到国际版、汽车版,一一点来,向大家证明,字母词不仅在网络上频繁使用,在我们的主流媒体上也经常出现。不仅是报纸,WTO、GDP这样高频字母词,在政府文件中也在广泛使用。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感叹:什么时候英美报纸的文章中嵌入汉字了呢?几乎没有过。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傅振国表示,英汉混用的情况,在各类书籍杂志中更为泛滥,甚至已经演变为年轻一代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时尚。“这话我都说过N多遍了。”“我们来PK一把。”等等。
这些让“80后”、“90后”陶然乐于其中的语言方式,在很多专家看来,却深藏着极大的危险。
“按照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英语侵入汉语的速度,按照中国年轻一代对英语的崇拜对汉语的轻视,按照我国知识分子目前对待英语侵入汉语所持的麻痹麻木的精神状态,不用300年,100年后,汉语将会消亡。”傅振国的话听来令人震惊。
汉英混用泛滥,是汉语的发展,还是慢性自杀?
针对傅振国的发言,一位媒体代表认为,不能说“英语入侵汉语”,不应该把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造成当下这种情形的不是外语入侵,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干的。
汉英混用泛滥的情形是怎样造成的呢?对这个问题关注了很长时间的傅振国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促使中外交流迅猛扩大,英语如潮涌入。我们在忙碌接纳中有一个“小小的疏忽”,没有将外来语完全汉化,翻译落后于生活,于是英语单词嵌入汉语中的现象开始出现。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新生事物从一出现就迅速传入中国,由于没有对应的权威准确、通俗易懂的汉译名称,从翻译人员到媒体记者,出于便利的需要,就直接用外文单词或字母缩写,急于接受新事物的公众就直接接受了这些外文单词,当这些词先入为主后,汉译名称就很难再为公众接受了。特别是那些频繁使用的缩写字母词,简洁易记,经过反复使用,深入人心,成为日常生活语言的一部分就是约定俗成的事了。
另一方面,过度重视英语教育,也是英汉混用情况泛滥的祸首之一。在全民学英语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人掌握了一点英语,一些常见的单词不译成汉语也看得懂。而且,运用汉语时夹杂一点英语觉得既有趣又时尚,甚至带点炫耀心理。
由此造成,在各种公开出版物中,不经翻译、直接将外来语嵌入汉语中使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不加制止,将有蔓延的趋势。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是欣然接受这种嵌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并且有意为之的。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对于这种蔓延缺乏足够的意识和警惕。
可是与会人员却对此忧心忡忡。那么,这种给我们带来便利和快感的语言方式背后,真的伏有什么严重的危险吗?
傅振国认为,英汉混用的趋势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只懂汉语不懂英语的人看不懂,只懂英语不懂汉语的人同样看不懂。最后,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悲剧:中国人只有学英语才能看得懂自己的汉语。
一种来自网络的反对声音则认为:语言需要发展,需要开放,需要与世界接轨,不应该排斥外来词进入汉语。
于虹说,外来语进入母语,要经过向母语的转换,成为母语的一部分。英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很难融入汉语的方块字体系,简单地嵌入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一种语言是否有生命力就在于其能否接受新事物。汉语不能接受新事物,表达新事物,就会沦为只能表述过去的低端语言,最终会被时代抛弃。于虹表示,简单嵌入字母词虽然简便,但长此以往就会使汉语降低甚至丧失表达新事物的能力。
由此看来,专家的感时伤恨自有深意所在。
央视被误读了吗?
2010年3月12日,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梁衡,全国政协委员赵启正、江绍高、詹国枢、黄友义做客人民网,就“英语植入汉语,怎么看,怎么办?”这个话题畅所欲言。几位政协委员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一份保持汉语纯洁性的提案。
在座谈会上,提案发起人之一黄友义表示,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傅振国。
傅振国有感于汉语面临的危机,曾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发博文呼吁,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他感觉得到的重视还不够,于是,又向有关部门发函,以期引起重视。
2010年1月30日,星期六,上午11时10分。傅振国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
“我是教育部袁贵仁啦。”
袁贵仁?傅振国一时有点发蒙。他很快反应过来,原来是上任不久的教育部部长打电话给他。
“你的来信和文章,我刚刚看完。”袁贵仁在电话里说,“你谈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会把它交给我们的郝平部长,让他研究一个办法,然后给你一个回音。”
通话不过短短的两分钟。放下电话,傅振国兴奋不已。
几天后,傅振国应邀到教育部,专门就这个问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意见。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保护汉语的纯洁性从民间的呼吁向官方的作为慢慢转化。
可是,为什么傅振国的博文在网络上得到众多支持,而央视的做法却遭到网友质疑呢?
国家广电总局官员解释,网友对央视的做法有很多误读。比如,规范汉英混用,不是完全“屏蔽”洋字母。不用字母缩略词,也并非就是一定要用长长的全称,我们也有英超、西甲这样的简单易懂的国外赛事的汉译名称。此外,电视台规范洋字母的使用,只是内部的限制,不会限制到网民在网络上使用洋文。
此次座谈会探讨的一个重点是:翻译与记者的社会责任。与会人员谈论最多的,则是媒体在保护汉语纯洁性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傅振国认为,在出版物上和媒体上出现的汉英混杂,对搞乱汉语的影响力是远胜于互联网和日常交流的。因为这既是向大众传播,又起着示范作用。因此,规范字母词使用,媒体和出版界应该首先承担起责任来。
这一观点得到与会的媒体代表一致认同。《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刘国昌介绍,他们已经在内部出台规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规范字母词的使用。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在出手规范字母词在公文中的使用。据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透露,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指出公文中字母词的使用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要求行政机关规范使用外来语言的汉语译名,强化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可见,政府也在努力担当起自身的责任。
那么,翻译落后于生活的问题怎样解决呢?除了提高翻译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翻译水平外,傅振国等与会人员还建议,应该尽快组建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翻译规范委员会,一有新词出现,立即组织翻译审定,进行权威发布。
有法无罚的尴尬虽然谈的是媒体责任,但有一个问题却被反复谈到:如果媒体不负这个示范、引导责任,该怎么办?
依法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依的是什么法?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通用语言文字法》)开始实施。
其中对外国语言在汉语文出版物上的使用只有一条,即第二章第十一条: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解释。
按照这条规定来看,媒体和其他出版物上大量单独使用外文字母,明显是违法的。可为何却能长久泛滥?
傅振国认为,《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外国语言的使用只有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没有明确的罚则,缺乏操作性,又没有指定配套的法规或规章。
2000年7月3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家在作语言文字法草案说明时,说到:外文的使用情况很复杂,法律只能作原则性规定。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定配套的外文使用管理法规或规章。
可是十年过去了,这个配套的法规或规章一直没有制定出来。如何规范英汉混杂的问题一直面临有法无罚的尴尬。
为了解决这种尴尬,今年两会期间,赵启正、黄友义等委员在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就明确提出了修法的意见。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也纷纷建议,修改《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配套法规,已经是时候了。
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母语。维护母语的纯洁性,公众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与会的领导和专家都认为,对公众不能硬性要求,只能用引导、示范的方式,让公众理解英汉混用对汉语的危害,提高规范使用汉语的自觉意识。
于虹介绍,在这一点上,国外公司比我们更自觉地尊重中国的语言规范。比如,兰蔻、施乐、可口可乐、奔驰这些外国品牌的汉译名称,比我们某些公司的欧化品牌,不但更符合汉语习惯,而且更受中国公众的欢迎。
对于央视做法的质疑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样做会给我们原本适应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与这一麻烦相比,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和生命力,应该更能让国人心里的天平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