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李晓宜 |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在《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称,200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上一年同比上涨1.5%。随后,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全国城市地价监测组发布的研究报告却显示,2009年我国住宅均价上涨了25.1%。两部门的统计数据“打架”,引发公众热议。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相关调查(2581人参与)显示,54.6%的人认为,当下发布的统计数据普遍缺少相应解释。而当统计口径不一致时,“缺少解释”的数据不仅令人费解,还容易导致公众误读。
“很多数据在发布时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难免会引起误读”
调查中,对于“200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上一年同比上涨1.5%”这句话,受访者给出了不同版本的“解读”。39.2%的人觉得,这句话中的“大中城市”,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25.6%的人则认为,“大中城市”仅指直辖市和省会城市。35.6%的人觉得,“房屋”包括市区和郊区住宅;15.7%的人则认为,“房屋”仅指市区住宅。对于“同比”的说法,40.6%的人认为是指与上年同月价格的比较;9.6%的人则表示“是指本月与上月价格的比较”。有35.7%的人坦言,“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武汉某广告公司职员吴博,原计划在今年圆自己的住房梦,因此非常关注各类房价信息。当他在今年2月看到“上涨1.5%”的数据时,着实感到惊讶。“我上个月看中一个楼盘,价格是5000多元一平方米,但这月去交定金时,发现价格已经飙升到逼近8000元了。”为此,吴博查找了各种资料,希望能对这句话进行正确解读。
“原来‘同比’是指历史同期比较,比如2010年2月与2009年2月的比较。而我感受到的其实是‘环比’,像2010年2月和2010年1月的比较。”吴博说,最近这一个月房价确实存在很大变化,直观感受就是飙升。但2010年1月较去年1月的“同比”,其实变化没那么大。
“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面有金华吗?”浙江金华市民王胜,在看到这一数据时,特意通过“百度知道”发帖询问这一问题。王胜觉得,“很多数据在发布时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难免会引起误读。如果再离自己的生活感受相差很远,当然会让大家觉得缺乏公信力。”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还评出当前统计数据普遍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部分数据公信力不够”(65.5%)、“数据背后的采集计算过程不透明”(62.9%)和“只公布数据,缺少相应解释”(54.6%)。
此外,47.7%的人认为,当下统计数据中缺乏数据的审核及事后问责等保障机制;43.1%的人表示统计数据经常变动,可信度不高;36.5%的人认为统计数据的公开程度还不够。值得注意的是,33.6%的人认为,一些数据表述过于专业,普通人看不懂。
“通常越是与热点相关的数据,越容易有争议。但首先应该肯定,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有问题,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到统计部门身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统计调查技术研究所所长金勇进表示,统计局的数据往往由地方提供,在当前考核体系中,地方政绩恰恰与这些数字密切相关。“虽然《统计法》中有关于数据检查监督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只停留在文字上,‘谁去做’是个大问题。”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刘红艳(化名)认为,我们不能因为部分统计数据不符合一些人的经验判断,就否认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毕竟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能因为舆论压力而刻意回避问题,甚至制造一些‘民心所向的数据’。这样做就本末倒置了。”
发布统计数据应有为普通人服务的意识
“我们承认老百姓的统计知识还需要提高,但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具备这个素质。希望今后的数据能为普通百姓着想,多一些解释,别让老百姓自己去猜。”王胜说。
陕西省某国有金融机构职员严凌也认为,统计数据首先要“清晰易懂”。“除了一些过于专业的行业数据外,面向社会大众的数据,起码应该通俗易懂。”
好的统计数据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本次调查中,81.8%的人首选“真实可信”。此外还有“充分公开”(73.1%)、“来源明确”(72.2%)、“受到监督”(71.5%)、“清晰易懂”(64.8%)、“独立完成”(41.0%)。
去年12月,面临毕业的刘红艳,收到了来自北京某私企的录用通知,但她对这家单位不太满意,原因是“待遇太低”。她直言,她对“好工作”的定义就是“高工资”。而这家企业给出的年薪为3万多元,“离北京平均水平差太远了”。她所指的“平均水平”,就是去年3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职工平均工资数据”。该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4715元。
后来,刘红艳的导师特意找她谈话,说“年轻人不能一味关心工资待遇”。而当得知她的参照系数是“44715元”时,导师笑了起来。“导师说我很傻很天真。他说一些统计数据会有特定的口径和标准,不应作为大学生就业时的参考。”
刘红艳觉得,当下发布的统计数据应该有为普通人服务的意识,“首先要让大家看明白,再就是要符合大家的生活实践和基本判断。再细化一点,还要按照地区、学历等分别进行说明。这样才能对人们的决策产生实际的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中,55.1%的受访者表示在投资或消费时会参考国家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其中12.5%的人会作为重要参考,42.6%的人表示有时会参考一下。22.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22.5%的受访者“从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