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英德监管部门介入 高盛“欺诈门”越洋升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0年04月20日07:34
  在美国证交会(SEC)4月16日对高盛集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其在次贷业务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有欺诈行为之后,事件的负面影响很快传导开来:在地理意义上,美国以外的英、德等欧洲国家已宣布对高盛进行调查;而在市场领域,“欺诈门”也很可能引起投行业界的类似诉讼的接踵而来。

  恰在此时,高盛近期的巨额薪酬计划又被西方媒体曝光,这在将高盛进一步推向风口浪尖的同时,也注定了这家全球知名投行将同时遭遇“道德困境”。

  欧洲国家“火上浇油”

  与高盛“欺诈门”在美国刚刚曝光便“一石激起千层浪”所不同,消息传到大西洋彼岸后,欧洲国家17日纷纷对此采取官方沉默的态度。但金融丑闻毕竟让人愤懑难消,18日,英国和德国就不约而同地宣称将对高盛展开调查。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表示希望金融监管机构介入,他表示:“高盛在这里的交易额数以亿英镑计。我希望金融管理局立刻调查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在我们与美国合作的同时,英国银行业自身也会考虑采取法律行动。”独立运作的英国金融管理局(FSA)公开回绝了布朗的要求,称政府不能命令其展开调查,而该机构也“永远不会确认或否认正在调查任何个人或者实体。不过有报道称,英国金管局也正与SEC频繁联络,尽管目前其仍认为调查高盛属美国内部事务。

  与此同时,德国金融监管机构也官方要求获知SEC起诉高盛的细节,并将在“仔细评估文件内容后决定是否采取法律措施”。此外,鉴于高盛因涉嫌帮助希腊政府隐瞒债务、以致加剧希腊债务危机,高盛在欧洲惹的麻烦还远未结束。

  CDO再成焦点词汇

  西方媒体认为,英国和德国金融机构因投资高盛的次贷业务衍生品遭遇巨亏,是两国迫不及待找高盛“算账”的重要原因。英国三大银行之一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就是金融衍生品的受害者。在收购作为高盛金融衍生品投资者的荷兰银行后蒙受巨大损失,苏格兰皇家银行84%的股份在金融危机中被英国政府持有;而德国工业银行因购买高盛的金融衍生品而损失达 1.5亿美元,导致德国政府累积注资高达约100亿欧元。

  能让多家对其实施投资的大型金融机构几乎血本无归,担保债务凭证(CDO)已再度成为人们关注却又难以理解的字眼。

  据美国媒体报道,CDO是次级抵押贷款的衍生产品,其衍生链条如下:贷款机构为了转移次级贷款风险会成立专门的产品管理公司即结构性投资工具(SIV),这些管理公司把其次贷产品打包以债券的形式卖给其它的金融机构,这些打包的产品就是CDO。而买下CDO的公司又可将这些CDO重新打包转手卖给其它的金融机构,这样的衍生结构使次贷风险被放大,在转移到美国金融领域各环节的同时,波及与美国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其它国家。

  在“欺诈门”事件中,高盛无需对最终不断飙升的次贷违约率负责,但该集团的错误在于,将这些CDO卖给了实施做空策略的保尔森对冲基金并向投资者隐瞒了这一关键事实。

  金融机构信誉再遭打击

  有了高盛“欺诈门”的警示,投资者和金融监管机构对全球其他投行是否存在类似问题的怀疑情绪也愈加浓重。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席检察官理查德·布鲁门萨尔18日发表声明称,其办公室已开始就高盛案件进行初步研讨;但“问题关键在于这是一起独立事件,还是投行和对冲基金狼狈为奸的惯有模式,刻意将所设计的有价证券卖给不知情的投资者。”

  而根据荷兰合作银行2007年6月12日在纽约高等法院提出的诉状,SEC和美国其他地方监管单位也将开始调查高盛在其它衍生产品方面的交易。“我们正深入研究这些产品和交易,”SEC执行部门主管罗伯特·库扎米表示:“我们正进行全面调查以了解当中是否有欺诈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无论高盛“欺诈门”是否仅是个案,全球金融机构信誉遭遇再度打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相当于在此前处于“愈合”阶段的全球金融行业的“伤口”处,重新撒上了一把盐。就在高盛焦头烂额之时,英国媒体又披露称,高盛打算向其员工支付高额薪酬,包括向伦敦的5500名员工支付6亿英镑。预计高盛目前所面对的这种被布朗称为“道德破产”的形势,将引发民众对大型金融机构“贪婪本性”的新一轮声讨。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