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白衣天使建功玉树灾区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4月21日07:32
  江河纵横、雪峰耸立、人烟稀少、高寒缺氧……

  平均海拔4200米的玉树,曾经是一个世人不太知晓的地方,人称是青海高原中的高原。

  4月14日,一场7.1级地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我军医疗卫生系统一场特殊救护战斗就此打响!

  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卫生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决策指示,按照总后勤部统一部署,建立了快速高效、军地联合、科学有效的救治机制,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救死扶伤、团结协作、连续作战,在第一时间展开医疗救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在玉树灾区再次展示了人民军队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快速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

  时间一秒秒飞逝,顽强的生命还在急盼救援的双手。

  大难当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地震当天,总后勤部卫生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全军抗震救灾医学救援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武警总部卫生部等有关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迅速建立了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与此同时,总后卫生部部长张雁灵立即与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取得联系,军地双方在第一时间建立抗震救灾医学救援协调机制,确保行动快、决策快。

  总后卫生部副部长陈新年介绍,灾情发生后,他们迅速抽调全军18支医疗队支援灾区,其中有许多知名专家,而且绝大多数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实践经验丰富。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竞速:

  地震10分钟后,处在震中的玉树军分区卫生所和武警玉树支队卫生所的医护人员随即展开救援工作,伤员源源不断地被抬进在院子里搭建的临时救援所。

  30分钟后,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医疗队、武警甘肃总队医院医疗队分别从西宁、兰州出发,其中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医疗队搭乘省长的专机抵达玉树,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黄金72小时,成为医疗队攻坚克难的72小时。4月15日凌晨,解放军第四医院医疗队救护现场,队员帐篷还未搭好,身边已围满了就诊群众。一句句“快救救我吧!快给我包扎一下吧!”的求救声让队员们顾不上吃一口饭、休息片刻,有的同志直到第三天才打开背包。

  关键词:联合

  打造军地协力救护新格局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平时如此,战时如此。

  有序、有效、有力地开展救灾工作离不开军民全力协作。地震发生后,总后卫生部借鉴汶川地震经验和“2009—卫勤保障”演习做法,整合军地多家医疗资源,快速形成军地联合救治力量,救灾工作呈现出军地联合、军民联手的新格局。

  4月14日,总后卫生部与国家卫生部取得联系,当天就形成了军地合作机制。

  地震后,玉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瘫痪,灾区群众医疗需求大,总后卫生部、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等密切协同配合地方卫生机构,在玉树州体育场建立以军队方舱医院为主体,军队、武警、中央和地方医院协同工作的中心医疗点,提高了灾区现场重症救治能力。

  玉树医疗资源缺乏,大部分重病伤员需要转移出去。总后卫生部得知后,指定驻西宁、兰州、成都和西安的10所军队医院承担灾区伤病员收治任务,预留床位1650张,筹措救治所需药材设备,做好收治各项准备。

  人民有困难,军队理当先。震后第4天,军队有关部门与地方医疗卫生部门联手,在玉树体育场等地开设两个野战方舱医院,两个救护中心,承担玉树州医院和县医院功能。同时组织军队医疗队对口帮助9个乡镇卫生院,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部长李小明说,我们这样做,是为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截至20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8支医疗队共救治伤病员14000多人次,手术300多例,其中7所后方医院共接收灾区后送的伤病员500多名,其中危重伤员77名。

  “这次玉树地震虽然面临着交通不便、高原缺氧和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等因素影响,但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从废墟中挖出的伤员送到医疗队后,无一例死亡,创造了高原救灾卫勤保障的新纪录”,总后卫生部综合局局长李瑞兴介绍说,这次参加救援的医疗机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得益于他们在汶川地震后专门组织研讨会,对部队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卫勤保障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得益于总后2009年组织的卫勤演习。

  关键词:科学

  把非战斗减员降到最低

  玉树是三江的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不及海平面的一半,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夺走人的生命。高原、高寒、缺氧,是这次救灾部队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部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确立科学的高原救灾理念。针对灾区医学地理环境特点,总后卫生部紧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卫生防病预案和疫情防控措施:

  让高原防病专家走进灾区。从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三、四军医大学,301、302等单位抽调一大批研究高原问题的专家深入救灾一线指导,并开设远程会诊通道,组织全军专家为伤员收治医院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各医院科学施救。

  “高原要关注感冒,高原救灾体力消耗大,需要多喝水……”4月19日,第三军医大学高原病防治专家组成员、专家高珏石来到武警某部驻地,就预防高原病的机理、预防措施及建立心理保护,给官兵上了一堂高原病预防知识课。

  总后卫生部紧急印制2万余册卫生防病常识手册、挂图发往灾区,指导救灾官兵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8支医疗队全部深入救灾一线部队开展高原病防治常识宣传教育,让官兵人人懂得高原的自我保护常识。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同时展开。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王玉民指出:“大灾之后重要的是确保无大疫。”针对灾区地处高寒、高海拔和鼠疫等传染病疫源地的特殊环境特点,总后卫生部选派了3支卫生防疫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会同灾区当地防疫机构调研卫生防疫状况,研究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救治、科学预防,是这次救治工作的一大特点。”总后卫生部医疗管理局副局长刘名华说。藏族伤员挲多地震中伤情严重,经紧急抢救后送往驻西宁的解放军第536医院,二炮总医院专家在北京与第536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挲多的伤情进行会诊,制定救治方案,第536医院现场医护人员按照专家的意见,对挲多进行了科学有效救治,使他脱离了危险。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