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一家站在自家完好的定居房前。一旁的她家另外4间土坯房已成废墟。雷阳摄
4月20日,跟着清理废墟、发放物资的救助人流,记者穿过玉树县城大片的城镇废墟,赶往70多公里之外的隆宝镇。
一路所见,大量农房倒塌。然而,就在翻过海拔4660米的红土山垭口时,映入眼帘的,竟是一栋栋几乎完好无损的嫩黄色平房,在周围大片山梁废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炫目。
我们走进隆宝镇措桑村,59岁的卓玛大妈正在几个孙女的搀扶下走出救灾帐篷。地震第七日,卓玛还未从地震带来的悲痛中解脱出来。经藏族司机久乃翻译,我们才知道卓玛早年丈夫去世,一个人在草原上把儿女拉扯大,这次地震又把她家4间老土房震塌了,住在里面的一个女儿压伤、外孙女离世。令卓玛大妈感到欣慰的是,住在老房子边上“黄房子”里面的其他家人都安然无恙。指着三间外立面涂成黄色的新房,卓玛说:“这房子是政府帮我们盖起来的,真结实!”
绕过一道山梁,我们又来到措多村。村前是河曲弯弯、青草发芽的隆宝河黑颈鹤保护区。几处“黄房子”和村中的红旗,展现出盎然生机。65岁的藏族老人更加紧紧拉住我们的手说,村里35户155口人,土坯房、小砖房全倒了,死了12人,伤了58人。可住在“黄房子”里的人全保住了性命。“这是政府给贫困户盖的定居房。这次地震,那些"黄房子"的人家没事。想不到,定居房成了"救命房"!”
从隆宝镇回到位于玉树军分区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我们向青海省有关部门的同志询问“黄房子”的来历。据介绍,去年夏秋到年底,青海省在全省启动游牧民定居点工程。国家安排补助资金1.77亿元,每户补助2.5万元;省级配套1.1亿元,每户补助1.6万元;州县配套1400万元,每户补助2000元;牧民每户自筹5000元,项目户均4.8万元。这些游牧民定居房屋,每户建设标准不低于60平方米。工程涉及6个县32个乡镇的无房户和危房户。其中,玉树县就有1724户。搬进定居房时,许多农牧民都说,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是一辈子最大的天福!
“黄房子”真的给草原牧民带来了“天福”。在这次大地震中,正是这草原风景一般的定居房,成了牧民的生命守护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