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离婚!我再也过不下去了。”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2010年3月,刘依拨通了《法制周报》心理干预热线0731-84517148,向记者反映她和丈夫之间的问题。她说,自己3个月内被丈夫暴打了6次。而结婚时,丈夫李建龙根本不是这样,对她是万般体贴和呵护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对恩爱夫妻几乎走到分手的边缘呢?
“其实在这段婚姻里,丈夫却是受害者。”经过记者的牵线搭桥,长沙慧诚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李卫老师为刘依和丈夫进行了心理干预治疗。根据李老师的诊断,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李建龙一直都扮演着忍气吞声的角色,而刘依则不断鼓励、刺激丈夫以暴力来证明他的男子汉气概。
女强人要与“暴力丈夫”离婚
2010年3月底,刘依和李建龙来到长沙慧诚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刘依情绪激动、语速飞快,将对丈夫的不满发泄出来。而李建龙则只是沉默地站在妻子旁边,双手环胸而抱,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
“我要离婚!”刘依最后斩钉截铁地说。而李建龙表态:“她一定要离婚我也没办法,但我不想离婚。”要离婚为何不去法院,而是找心理医生?据李建龙说,强拉自己来见心理医生的正是妻子。
“你为什么要来找我?”李卫老师问刘依。“他是个窝囊废,不懂得心疼我,还总是打我。”刘回答道。原来,刘依夫妇在长沙开建材店已经有3年了。在这3年里,店里打理生意的一直是刘依,李建龙则窝在家里,很少来门店。(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有一次,我接待了一个客人,直到凌晨1时多。店子每天早上8时要准时开门,我让他去开门,他都不肯。这点小事他都做不到,硬是要我早起!”“更可恶的是,他不仅不做事,还动手打我,3个月已经打了我6次。”刘依情绪激动地说,而李建龙始终漠视前方,好像这事与他完全无关。
为了让刘依的情绪稳定下来,李老师决定给刘依做个意向(心理专业术语,是态度具有协调一致性表现的感受、情感和意志中的一个方面,属于行为的意志取向过程)测试,“闭上眼睛,想象下自己的生活状态,然后用画表现出来。”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刘依画了一朵太阳花,其中花瓣、花枝和两片树叶都明显往右偏。画到最后,刘依哭了。
“在我们心理学上的图画分析,偏向右边就是代表对过去非常怀念,说明她很怀念跟丈夫刚结婚的时候,那段美好日子,跟现在的生活相比,又觉得很痛苦。”李卫老师分析说。
环境改变让婚姻出现裂痕
这样看来,李建龙夫妇也曾有过一段幸福时光,但是什么导致他们现在如此痛苦不堪?这一切还得回溯到李建龙夫妇相识的时候。
2003年,刘依和李建龙还在老家益阳沅江县。李建龙是县城一家国营企业的骨干员工;刘依是个出生于偏远农村的家境贫困的女孩,在县城一家小公司工作。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开始恋爱了。一段时间后,李建龙向刘依求婚了。
当时的李建龙在刘依眼中是个完美男人:体贴、浪漫、脚踏实地。在她24岁生日时,李建龙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为刘依精心挑选了8份生日礼物,他说每样礼物代表着不同的情意,这让刘依感动不已。因为工作轻松,领导器重,李建龙每个月都有闲暇时间,为刘依制造一些浪漫惊喜,让刘依沉浸在幸福之中。
结婚两年后的2005年,刘依在长沙找了一份工作,她要求丈夫辞职一同去长沙奋斗。其实,对于当时的李建龙来说,他的业务水平在长沙找份工作没有问题,但天生喜爱安逸生活的他不愿背井离乡到外地奋斗。考虑到妻子的感受,李建龙还是答应了。
来到长沙后,李建龙夫妇进入同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由于在国营单位工作多年,李建龙完全习惯了慢节奏的工作状态,这让他对私企的快节奏生活应接不暇。于是,他开始出现工作态度不积极、对待上司不尊重等问题。(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相反,刘依一来到单位,就勤奋苦干,很快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几个月后,她就由普通职工升为部门主管。
同为夫妻,工作表现却相差如此大,公司领导纷纷找刘依谈话,让她多劝劝丈夫,工作努力一些。丈夫的“不争气”让刘依觉得没有面子,以至于李建龙的工作只能靠妻子刘依的关系才保住,夫妻俩的裂缝就在这种不平衡中逐步扩大。
来长沙两年后,李建龙终于准备辞职,而刘依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得到了锻炼,于是,她毅然和丈夫一同辞职,单独开起了门店创业。创业计划让原本只想安逸生活的李建龙备感压力,虽然他每天努力地看店、谈生意、应酬,但始终赶不上激情蓬勃的妻子。于是,周围的亲朋好友纷纷指责李建龙“游手好闲、不体贴老婆、吃老婆软饭”,而刘依也认为丈夫变得不再是以前那个让她敬仰的男人了。
于是,每晚他们就寝之前就是夫妻俩吵架的时段,刘依一次比一次凶地数落李建龙,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李建龙动手打了刘依一耳光。这记耳光让刘依中止了对丈夫的责骂。
改造丈夫失败陷入困境
“因为那一刻,我觉得老公终于有点男子汉气概了。”事后,刘依坦白说。这记耳光让李建龙意识到:既然在生活、事业中都无法征服妻子,动手打人就是他压制妻子的唯一方式。随着挨打的次数增多,刘依心中那份满足感逐渐被失望代替了,从而悲观认为丈夫对自己没有感情了,最终决定离婚。
“其实在这段婚姻里,丈夫才是受害者。”李卫老师分析。“自从来到长沙后,生活状态的改变却不是丈夫想要的。他为了这份情感一直在扭曲、委屈自己。他没有用好的方式与妻子沟通,或者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点,他只是觉得自从结婚后,老婆、同事、朋友都不认同他。后来开店之后,他又觉得只要能生活得下去就好了,但妻子是个成功欲望强烈、内心又传统的女人,她认为家庭以丈夫为主,丈夫必须要比她强,所以她想把丈夫改造成那样的人。”
但是,刘依改造丈夫的行动不仅失败了,还刺激丈夫以打人来征服她,造成他们的婚姻走向了绝境。“这个时候,即使他们离婚了,也不代表问题结束了,以后他们再婚,同样的问题又会发生。”在婚姻心理干预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李老师,最后让刘依作出选择,“你其实并不想和你丈夫离婚,你只是不理解你丈夫,这个时候你需要想清楚,是要一个事业上的助手,还是丈夫,别把丈夫与工作助手混淆了。”
李卫老师的话让刘依陷入了沉思,也让李建龙如遇知音。经过之后持续的几次心理干预,刘依慢慢改变了她对丈夫的看法,并试着接受丈夫对生活方式的想法和建议。他们最终和好如初。(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如今,李建龙在家里充当决策者的角色,而店中的具体事务不用他打理,这样他又有了为妻子制造浪漫的时间与心思。
针对像刘依一样婚姻出现问题的夫妻,李卫向记者介绍,一般来心理诊所寻求帮助的,90%其要求与内心真正需求并不一致。如今生活节奏过快,夫妻一方谁说离婚,对方耳中就只听到这两个字,而很少去寻找离婚背后的真正原因。而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是督促他们“照镜子”,方便他们看清内心那个真正的自己。(除李卫之外,其余人名皆为化名)
《法制周报》实习生 黄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