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到达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人民武警报》报道(王金兵 贾学明) 飞机的轰鸣声、闪烁的机灯由远而近,打破了机场沉闷的夜空。4月17日21时45分,从玉树灾区运载着重伤群众紧急飞来的飞机刚刚平稳落地,一直在这里焦急等候的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医护人员就飞快地奔向机舱。头部受伤躺在担架上已63岁的藏族达稚老人看见急步走来的武警医护人员,艰难地抬起身,看着同机躺在身旁已处于昏迷状态的30岁藏族妇女土丁拉毛,自言自语道:"孩子,坚持住,亲人来了!"前来紧急施救的武警医院外科严医生对轻轻搬动担架的助手说,快些,我们的亲人来了!灯火通明的机场上一个个白衣天使紧张地忙碌着……
轻些、再轻些!快些、再快些!不到10分钟内,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的医护人员就将接治的47名重伤群众小心翼翼地送上了警灯闪烁的武警救护车,风驰电掣的救护车载着受伤的病人和一颗颗焦急万分的心向武警青海总队医院驶去。不好,胸部重伤的刘贵明和腹腔血肿的土丁拉毛出现了休克,输氧、打针……随车的医护人员立即在救护车上展开紧急抢救,维持着他们脆弱的生命体征。怀孕两个月的才卓尕出现了流产征兆,医护人员立即在车上给她注射了保胎针剂。顿时,车载步话机里充满了与医院紧张的喊话声"准备手术"、"一切准备完备"……
与死神抗争,同时间赛跑!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22时30分,47名重伤群众到达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早已守候在住院部门口的医护人员立即迎了上去,小心迅捷地将受伤群众一一抬上推向了急救病房的担架车。快,危重伤员刘贵明、土丁拉毛直接进了重症监护室,孕妇才桌尕进了妇科特护室,其他伤员都分类送进了对应的医疗科,输氧、包扎、打针、取药……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急救、拍片、会诊,生命体征太弱的危重伤员刘贵明、土丁拉毛不能进行手术,专家组决定采取输液输氧、消炎止血、增加营养等紧急措施。专家时时关注着两人病情的发展变化,护理人员寸步不离,不时视情变换着临时的急救措施,经过医护人员一天一夜的全力紧张抢救,他们的生命体征逐步趋向平稳。在妇产科,医护人员虽然全力救治,但才卓尕腹中的胎儿还是未能保住,连续抢治、守候了两天两夜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流下了遗憾的泪水,才桌尕动情地说,真的很感谢您们!
CT检查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挂号处前面的"绿色通道"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小心翼翼将受伤群众转移到担架车上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在外一科、外二科,内科、手足显微科……所有的伤员都得到了紧急救治。消毒、清创、缝合、包扎、胸透、CT……一项不少、一个不漏,医护人员细心地工作着、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刚走出手术室,又走向另一个手术室;有的刚会完诊,又去查看另一个伤员。当夜,医护人员就为6位失血过多的伤员进行了紧急输血,为26名伤员进行了止血、清创、缝合、皮下淤血抽取等手术,给8名手、脚骨折和关节错位的伤员打上了固定石膏。
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每一位伤员的病情和康复情况,专家组不停地对4名危重伤员进行会诊、研讨方案,视情准备进行及时手术。这几日,对参与救治来自玉树地震灾区重伤群众的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是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他们个个都熬红了双眼,疲惫不堪……顾不上好好吃饭,只是囫囵地吃上些饼干;顾不上睡一个整觉,只能靠在椅子上打个盹。
足部挤压致伤被医护人员搀扶着去打石膏的23岁的女孩忠雅说,看到他们那么忙、那么尽力,就像亲人一样!"
51岁的土玉林地震中左手被炉火严重烧伤,医生和护士用了3个多小时才给他清理完创面。为防止感染,医生每天要多次给他进行严格仔细的消毒处理。望着一遍遍轻轻擦试、上药的医生和护士,这位坚强的康巴汉子眼睛不止一次地潮湿了……
72岁的索南卓玛、73岁的巴桑拉毛两位骨折的藏族阿妈,对天天搀扶、照顾她俩的年轻护士们,总是唠叨着"女儿(藏语),谢谢(藏语)!"
精心的救治、护理和爱心行动,让一个个受伤住院的群众感动不已,他们有什么话也愿意与医护人员聊,有什么需要也很乐意与医护人员说,医护人员总是和蔼地竭诚帮助他们,他们彼此的感觉就是一家人,心是连在一起的。
4月19日11时,当医护人员来到受伤较轻的5人病房查诊时,25岁的藏族小伙子唱起了那首"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声飘出了病房,传递着温暖、传递着感动、传递着力量……
仔细询问病情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受伤群众被移送至病房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专家会诊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认真回答群众提问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专家会诊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专家会诊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精心护理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